难道是昨晚大女婿拿剑抵在皇帝的脖子上,逼皇帝下了这道立储诏书?!
大有可能啊!
那么,礼亲王、镇南王、王首辅他们个个都是萧无咎的帮凶,都是乱臣贼子!
楚敬之突然间就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感。
这时,薛寂念到了的圣旨的最后:“布告中外,咸使闻知。钦此!”
这道传位圣旨念完了,几乎是下一刻,群臣齐声高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喊声整齐划一,震耳欲聋。
在萧无咎接旨后,众人这才起了身。
礼亲王清了清嗓子,看着萧无咎急急又道:“无咎,本王已经让钦天监算过了,今日正好是良辰吉日,趁热打铁,本王这就开玉牒,将你的名字记上玉牒,告祭列祖列宗。”
也正是因为要开玉牒,礼亲王才临时让礼部的人将萧无咎与楚明鸢接到了太庙,打算一鼓作气地把该办的事都办了。
想着,礼亲王有些嫌弃地白了镇南王一眼,觉得他这事实在办得不漂亮。
这都三个月了,他竟然都没把萧无咎的名字记上玉牒!
一众宗亲簇拥着礼亲王、萧无咎和楚明鸢进了太庙前殿。
而其他外姓人都毕恭毕敬地等在前殿外。
平日里祭祀太庙的仪式极为繁琐,主持祭祀的人得提前斋戒沐浴三日,但今天,事出突然,礼亲王也顾不得繁文缛节,只想快点定下储君,免得迟则生变。
祭祀仪式在礼部以及太常寺官员的主持下,走得飞快,左宗正顺王亲自请出玉牒,由宗令礼亲王亲手执笔。
先在玉牒上镇南王嫡妃尉迟锦的名下,添了嫡子——顾渊,表字无咎。
接着,才将“顾渊”的名字改到了先帝的名下,成为今上顾灏的九皇弟。
礼亲王一笔一划,写得极慢,心中也是唏嘘:先帝膝下本有八个皇子,一场“坤月之乱”,皇子相争,死的死,残的残,只剩下过继给顾策的顾灏安然无恙,捡漏当了十九年的皇帝。
先帝怕是怎么也想不到他千算万算,这皇位终究还是花落别家……
礼亲王缓缓地落下了最后一笔,又仔细地检查了一遍,如释重负。
一颗心也定了。
这是对现在的大裕最好的决定!
礼亲王一撩衣袍,带头跪在了蒲团上,将修改好的玉牒供奉到了神案上,与萧无咎等人行了三跪九叩之礼。
如此,萧无咎便改名“顾无咎”,正式认祖归宗,楚明鸢也以太子妃的身份记上了玉牒。
约莫半个时辰后,礼亲王一行人簇拥着顾无咎与楚明鸢从前殿出来。
王首辅先给新太子行了一礼,正色道:“殿下,皇上重病不起,依太祖令,当由储君总领朝堂,代天子监国……直到皇上康复为止。”
说到最后半句时,王首辅的音调陡然变轻,话尾变为一声叹息。
他也在礼亲王、萧宪的陪同下去宜春园见过皇帝了,看到了皇帝疯癫自残的样子,心知皇帝是康复无望了,也就是苟延残喘而已。
甚至于连三位皇子也出现了心悸、恶心、失眠的症状,太子妃说得不假,这“乌香”之毒实在歹毒,摧毁的不只是人的躯体,还有灵魂。
“首辅说得是。”萧宪一副内举不避亲的做派,笑眯眯地说,“如今皇上重病,吾等为臣者也是忧心不已,但这太子的册封大典耽搁不得,得加紧。”
“卢尚书,你说是不是?”
说着,萧宪看向了右手边的礼部卢尚书。
“说得是。”卢尚书忙不迭应诺,心里叫苦连天。
按照《周礼》,宣读传位诏书只是立储的第一步。
接下来,要由钦天监卜筮良辰吉日,确定太子的册命典礼,在吉日前,皇室还要举行各种告礼,告圆丘、告方泽、告太庙。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在金銮殿上举行册命皇太子的典礼,百官拜服。
正常情况下,所有的流程走完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但现在无论是礼亲王,还是太子,都不愿再等三个月。
第278章 顾渊明明是乱臣贼子!
从太庙出来后,楚勉之特意与楚敬之上了同一辆马车,想和长兄谈谈心。
“大哥,七天后就是太子的册命典礼,这也太着急了吧。”
“我瞧着,礼亲王恨不得明天就让太子登基,莫不是皇上……不太好?”
这也是楚敬之心中所担忧的。
从皇帝昨日在皇陵中昏迷到方才颁旨立储,才隔了不到十二个时辰,大裕朝就彻底变天了!
楚敬之这会儿是既怕皇帝康复,与新太子清算旧账,又怕皇帝突然驾崩,有什么人跳出来指责新太子弑君夺位……
“老二,你别口无遮拦的!”楚敬之没好气地斥了弟弟两句,“小心给侯府惹祸!”
楚勉之只能赔笑道:“大哥,这里只有我们兄弟两个,没外人。你放心,弟弟我这点分寸还是有的。”
他殷勤地给长兄斟茶倒水,楚敬之心神不宁地接过了茶。
“鸢姐儿真是好命,我记得她出生那会儿霞光满天,喜鹊登枝,当时母亲还找一位道长给她算过命,说她是金尊玉贵的贵命!”楚勉之激动地一拍大腿,双眸灼灼发亮,“果然!咱们侯府算是飞出了一只金凤凰。”
“这娇姐儿的八字就不行了,哎,难怪古语说,‘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这庶女就算鸠占鹊巢,变成了嫡女,最终还是原形毕露……”
“大哥,你听我一句劝,最好尽早与娇姐儿断绝父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