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做贤惠女(快穿)(1054)

作者: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冉佳怡以为,自己的死去应当就是任务的结束,结果却并不是。

她就如灵魂出窍一般,依旧存在于这个世界,看着自己的躯壳躺在床上失去了气息,身边的人不论真心与实意,俱都掩面哭泣起来,当然,其中哭得最伤心的也就赵母和两个孩子。

李彦清面上也是哀戚,可浮于表面的伤心叫人一看就觉得虚假,尤其是在赵母的衬托下,更显虚情假意。

冉佳怡突地就想起了上辈子的攻略者,那时恐怕也如自己这般旁观,其中区别,不过自己为着帮助她人、平等交换,而攻略者则是为了掠夺。

人死不能复生,丧事该办的还得办,李家这一场丧事办得很是低调,赵母派了得力的管事和嬷嬷来帮忙,赵家的故旧、李家位数不多的朋友以及与原主有交情的人纷纷上门悼念。

冉佳怡去后,赵家作为娘家无需守孝,只是上下皆换上了素净的衣服以表心意,而李家上下却是要守孝的。

两个孩子得守个一年,这一年在李家度过着素衣、食素食,而李彦清倒不必如此久,只需遵循个三个月,期间,衙门的上衙还得继续去,只是不再外出做客、参加宴会诗会之类的。

李彦清仿佛并没有放弃立自己的深情。人设,明明没有多伤心,可依旧装作一副伤心欲绝的模样,也或许是伤心失去了一个来钱渠道以及管家好手,全然不顾先前谣言已传遍了京都。

冉佳怡就这般瞧着他做戏,白日里在外面对着外人一副苦瓜脸,回来后依旧小妾姨娘温香软玉在怀,好不快活。

只是他却忘了,李府也不全是他的李府,可以说,除去李彦清和几个小妾身边贴身伺候的人,其他大部分都是原主从赵家带过来的,即使原主已经去了,可赵家依旧高高在上,还有嫡出的小公子,下人们自然也忠心耿耿。

前世是原主去的突然压根没想到这一茬,下人们见姑爷所作所为也没有阻止的意识,还想着这或许是好事呢。

这一次可就不一样了,生前冉佳怡将自己的态度表露得鲜明,下人们知道她不喜姑爷,姑爷行径更是可恶,免不得帮他宣传宣传。

两个孩子困在府里出不去,可下人们却得维持府里运转,正常走后门进进出出,消息传得也快。

李彦清还以为自己的伪装初见成效,却不知道自己看不见的角落,他在府里的所作所为早已在周边院子里的下人间传遍,下人们又传到主人家,没多久,就成了一场笑话。

大家都不是傻子,自然清楚他的目的,不免更多几分不屑,要想借人势总得做真点,又贪图享乐、又希望赵家全力帮助,天底下哪有那么美的事。

等消息传到赵家人耳中,一个个皆是气得不清,只赵母提前打过预防针,还安抚了几句,打消他们去找麻烦的心思。

三个月期限一过,随着李彦清这个主子的孝期过去,李府一切逐渐恢复正常,也是这时候,他才意识到,妻子的嫁妆被封锁,对自己的影响有多大。

--------------------

第515章 第三十六个故事

李彦清并不觉得用妻子嫁妆有什么不对, 夫妻本为一体,只这些官宦人家要面子,他往日在外也不曾多说, 时日久了还真当做理所当然, 如今没了, 才觉其重要性。

守孝期过去,家里的饭菜得恢复荤素有度、衣服得新做两身鲜丽的去去晦气,妾氏那里得送送首饰, 几个孩子偶尔也得奖励一番,桩桩件件都要钱,而他, 没有钱,确切点说, 是没有自己的钱。

他是一家之主不假, 可没钱的一家之主,在下人们面前自然没多少权威,尤其面对妻子娘家的旧人。

不可避免,他又打起了妻子嫁妆的主意,当然, 心底免不了抱怨几句,大户人家出来的千金就是心眼多, 生前表现得再大方也都是装出来的。

再如何,李府到底是姓李的,卖身契不在自己身上也没人敢明目张胆违逆自己的意思。当然, 李彦清还是要脸的, 也不敢白天做什么, 只趁着夜深人静的黑夜, 带着身边忠心的仆从,悄悄溜到了妻子的嫁妆库房。

砸肯定是不能砸的,便找了那细细的铁丝,一点点的撬锁,只要能进去,一切好说。

也是凑巧,看门的婆子正好睡着,一点没察觉到不对,等拿了一箱子金银再悄摸退出来,全程竟然没有人察觉,李彦清窃喜不已,随后花钱也大手大脚起来。

凭是如何有钱,总得有个来处,这一来二去的,李家的下人们还没起疑,赵家有下人见了道奇怪,悄悄禀告了主子,事情绕一圈到底败露,是李彦清怎么也没想到的。

俗话说,捉贼捉赃,赵家也不是无脑之人,使了原先赵家的下人打探一番,又让进了库房细细查看,事情便彻底暴露于人前。

赵家人那叫一个气啊,女儿/妹妹生前最后一刻想着的还是两个孩子,为此不惜与李家撕破脸面也要保全嫁妆,如今就被那厚颜无耻的偷偷盗用,用的还是这种下三滥手段,价值丢尽了颜面。

这事却不能不管,否则等日后两个外甥长大,要娘亲的嫁妆却只看到一个空空的库房,又该如何。

且那姓赵的在外面标榜自己如何深情不悔,私底下却干出这种事,尤其叫人不齿。

气愤之下也顾不得许多,当即几个兄弟带了几个下人气势汹汹上门,就开始教训前妹夫。

李彦清那叫一个憋屈,他这才花了多少,半个库房的东西,一个小箱子值当什么,竟然巴巴上门来教训自己,不过是看自己区区一介五品小官无权无势罢了,偏他碍于赵家威势还不能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