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做贤惠女(快穿)(127)

作者: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确认童生中了之后,接下来就是要准备接下来的秀才试了,要是中了那可就是秀才了,张家所有人的心都是火热火热的。

但是与此同时,一个新的问题,也悬在了张母的心头,那就是银子。

张母约束着整个家里节衣缩食,家里的地多、收成也多,自然不至于现在就没有银子了,但是张母瞧着逐渐瘪下来的钱袋子,心里就发慌。

这么多年,她也不过就是存下了一百多两银子,这一次考试就要花去十两银子,后面小儿子还要继续读书,真是想一想都愁后面要怎么办。

而且,这份钱里可是还有自己老两口存着的养老钱。

虽然对小儿子抱着很大的信心,但也不能保证肯定能中啊,自然就不能全花了。况且,就是中了,还有之后的举人试又该怎么办?

不管怎么算,家里的银子都是不够用的。

不过,秀才试近在眼前,张母也顾不得心疼那么多,又是拿出五两银子给了张父,这次还没忘记嘱咐张父要省着点花。

还是上次的三人行,比起上次的忐忑不安,这一次张家所有人都在默默祈祷着一定要中。

结果却并未如人意,事实上,瞧见张礼彬回来之后那垂头丧气的样子,众人心里就有了猜测。

果不其然,等到结果出来,果然榜上无名。

张家所有人都大失所望,家里的气氛也逐渐恢复了平静,张礼彬本人更是消沉了不少。

这时候差不多也到了农家春播的时候,张父带着家里其他人都在为春种做准备,看见小儿子还是这个样就有点看不下去了。

“小彬,一次考不中而已,你这个年纪就靠中了童生已经很好了,你要做的是继续努力,争取下一次考中,而不是这样颓废下去。”

张礼彬有点受挫还有点茫然,他在书院一向受夫子看中,考试前,夫子跟他说,他考中秀才应该问题不大,但是结果是,他落榜了。

想起书院里原本不如自己的同窗这次反而考中了,张礼彬的心里就很是没底。

他压根就不知道怎么去书院面对夫子、面对众多同窗,便任由自己消沉下来,仿佛这样就可以逃避即将到来的丢脸现场。

此时听到父亲的话,张礼彬方才醒悟过来,他的机会还有很多,一次失败并不可耻,他还有继续考的机会。

多年读书下来,他只会这个,不继续考,还能干什么呢?难道跟爹和两个兄长一样去下地吗?他都不敢想象,便也坚定了继续努力的决心。

于是,张礼彬在家消沉了半个月,终于在张父的鼓励下重新打起了精神,准备重归书院。

只是,这一去,再回来,带回张家的却是一个惊天大雷,准确的说,是两个。

--------------------

第71章 第四个世界

张礼彬进镇上书院已经好多年了, 现在的夫子就是教了他好多年的,姓秦,师生关系一向很是亲密, 夫子也一向看重他。

在这次考试之前, 秦夫子说了他中的可能性很大, 但结果却是没有中。

张礼彬恢复精神后回了书院,秦夫子却还是很失落,张礼彬隐约知道是为什么, 之前,他偶然见过夫子家的小闺女秦姑娘,彼此都有好感, 之前两人心里都有了意向,结果却不如人意。

看好的女婿飞了, 秦夫子不是不沮丧的, 但是他也是科考路上走过来的,知道一次的失败不算什么,因而,也没有想要打断这段缘分。

只是,之前的许下变成了定亲, 随之而来的,是要将未来女婿送去县城的书院攻读。

因而才说, 张礼彬待回来的消息是两个,一个是他想要求娶书院夫子家的千金,二是他要去更远的县里书院求学, 那里的师资和环境都更好。

两个事其实也是一件事情, 因为去县上书院的机会就是夫子为他争取的。

然而, 这两件事的影响在张家的影响却是不亚于一道惊天炸雷。

小儿子自己解决了婚事, 对象还是书院夫子的女儿,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随之而来的聘礼却又成了一个大问题,他们只是农家,秦夫子却是镇上人家,想来,要不是看中了小儿子的才华,也不会轻易将女儿下嫁。

可是,这也不代表张家就能亏待了秦家闺女,尤其现在张礼彬还需要夫子照料。

在张礼彬回家禀告父母这些事后,张父张母也发愁啊。

家里没钱是一方面,花的方向不对是另一方面。

老两口可以光明正大的说自己偏心小儿子,毕竟小儿子是读书人,未来也可以光耀门楣的,但是同样的婚事,相差太多了,也容易被人说嘴。

三兄弟之间的情分消磨干净了可不是什么好事,最重要的是,他们老两口逐渐老去,小儿子还需要两个兄长支撑,不能早早就把人得罪了。

老两口商量了一下,还是决定将事情讲清楚,省的真的生分了。

张礼彬回来的当晚,张父张母就召开了一家大家庭会,这在以父母为天的时代实在是很难以想象的一件事情。

张父将这些情况说完后,张母又出来缓和气氛:“你们爹刚才说的你们也听到了,这关系到你们小弟以后到底能不能考中,我们张家能不能改换门庭,你们是怎么想的。”

下面张家小辈坐了一排排,听见这一番话,不禁面面相觑。

冉佳仪和李红英正坐在一处,两人境遇差不多,此时心里正忐忑着,不由得交头接耳起来。

冉佳仪有试探李红英的意思,“红英,你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