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做贤惠女(快穿)(143)

作者: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张母这次闹上门来,却是四房的小孙子也要开蒙了,家里没银子,只能来借。

说是借,其实大家心底都知道不会还的,两房都强硬的拒绝了,把张母气的够呛,却也没法子。

最后只听说是秦夫子看在女儿的面上,免收了小外孙的束脩,一门父子在一个学堂读书,也是在村子里闹了个大笑话。

张父张母愿意供着自己疼爱的小儿子和孙子,大房二房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坚定不在这花项上帮忙,只是都做好了以后给二老的养老准备。

冉佳仪看到之后,只得感叹一句何苦呢。

张礼彬那么大男人,又是秀才,干点什么不能养活一家老小,偏偏要拿一家老小的生计死磕。

张父张母也是,一大把年纪了,心底里未尝不知道小儿子科举无望,但还是一直坚持,除了对小儿子习以为常的疼爱之外,心里何尝不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呢。

寒门子弟读书大都是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古代科举就如千万人过独木桥,功名利禄固然珍贵,但世间却绝不止这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

看不到希望的时候,及时止损才是正解。

抛开对上一个世界的无谓感慨,冉佳仪稍作休息便开始迎接下一个任务者的到来,不知道这一次来的又会是什么人呢。

熟悉的吱嘎声传来,随着光线的注入,缓步进来一个老奶奶,看起来年纪颇大,面上满是岁月流逝留下的沧桑,冉佳仪正身立起,这还是她第一次遇见的老人呢。

冉佳仪可是一个尊敬老人的好孩子,当即上前几步搀扶着老人来到座位上。

“这位,(⊙o⊙)…奶奶,请问您来这是有什么愿望吗?”

虽然知道来到这里的肯定是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但是上了岁数的还仅此一位,因为一般来说,能安生活到老的基本都是生活不差的,冉佳仪实在好奇这位奶奶是有什么需求。

“闺女,我就是心里不甘心啊。”老奶奶先是打量了一下四周,颇有些好奇模样,但很快就收起好奇的表情,安静的坐在座位上。

冉佳仪问道:“奶奶,您来到这是有什么心愿嘛。”

只见老奶奶摇摇头,“心愿算不上。我这一辈子啊,虽说也活了这么多年,可是心底到底不甘心啊。”

冉佳仪做出倾听的姿态,听着老奶奶讲述自己的故事。

“我本名林彩月,是44年生人,我有记忆的时候正好是新中国刚成立没多久。说起来我也是很幸运的了,我出自江城下面的小村镇,因着地处偏僻,虽然小时候日子过得贫瘠,但是到底安全地长大成人了。”

回忆起过往,老奶奶神情似乎都祥和了些许,冉佳仪想,这肯定是她美好的记忆。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爹娘是受老思想长大的,因此在我十五及笄之后,也就是60年前后,就给我相看起了婚事,最后定下来的是隔壁村的冯家三儿子。

冯家也是村中的大户,我16岁嫁过去之后,虽然婆婆偏心大房,但是有丈夫护着,我隔年又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在冯家也算站稳了脚跟。

上天总是爱开玩笑的,就在我以为日子就这么过下去的时候,我家那口子就那么去了,留下我们孤儿寡母。”

冉佳仪心中微微惊讶,所以面前这位最后是成为了寡妇吗?

按照她所处时代的发展历程来推断的话,60年代的人民日子应该都不太好过吧,尤其按照公分分粮的那时候,失去家中主要劳动力更是雪上加霜。

只是不知道这位老奶奶后面是如何选择的,是自己辛苦养大孩子、还是另嫁他人呢?

冉佳仪对这两种选择都没有意见,只是对于那个时代来说,改嫁怕还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吧。

--------------------

第80章 第五个世界

果不其然, 老奶奶接下来的讲述证实了冉佳仪的猜测。

“那时候日子艰难啊,我一个人干活实在养不起两个人,我娘知道了就劝我改嫁, 我那会儿也才20多, 要真想改嫁其实也不难。

只是我儿子那时候都已经6岁懂事了, 哭闹着死活不要我改嫁,也不愿意跟着我走,我就只能留在了老冯家, 其实我知道,那孩子是受了我婆婆的撺掇,但是十月怀胎的孩子我哪里舍得啊。”

说着说着, 眼中溢出苦涩来,冉佳仪听了也只觉心疼, 女子的命总是苦的, 男子再娶从来就不是问题,但是女子再嫁却仿佛违背了纲理伦常,又是哪门子道理呢。

“就这么地,我每天下地拼命干活,才能挣足两个人的口粮, 故而孩子只能交给孩子他奶带。结果没想到,最后孩子被带歪了, 只认奶奶伯伯、不认亲娘,姓冯的爷爷伯伯一家才是他的一家人!”

冉佳仪都能听出里面的咬牙切齿来。

“后来啊,时间长了我就想开了, 老实干活养活自己就行, 总归我不是他们老冯家人, 我老了儿子总得给我养老, 更多的我奢求不来。”

真是令人唏嘘啊,互相伤害嘛这不是。

不过这个思想也实属稀疏平常了,就是在20世纪的现代社会,她在她妈眼里不也是冉家人嘛,就因为她姓冉。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冉佳仪对眼前这位老奶奶有点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感觉,固然是亲儿子,可是对方都不认自己了还苦巴巴地巴上去,也太心酸了一点吧。

可能也是因为冉佳仪没有真正的当过父母的原因,体会不到父母对子女无条件的父爱母爱?哪怕那是单方面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