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再大点,冉佳怡是计划送去上学的,自从鸡蛋销路畅通后,她的手里也有了银钱,只这些钱并不敢拿回家,而是由甄母代为保管。
-----
忙碌的时间一眨眼又是四个月,春天匆匆走过,夏天的脚步悄然来临,夏收也随之而来。
甄家的生意开展的如火如荼之时,外出打零工的崔大有背着大包小包回来,这一次他带的东西与往常并没有什么区别,冉佳怡数了数,一共也就20个铜板加上几尺布料,加起来撑死也就一百文钱不到。
要知道,这可是崔大有出去将近四个月的收获,按道理,这样出去打工的一天起码能挣上十五文左右,节省些除去吃食一天也能剩十文,四个月起码也得存上二两银子。
在种地只能养家糊口的这时候,外出打零工挣的钱基本就是一家子的积蓄,崔大有这样的结果就是他们家里压根没多少钱,或者说,只要有了一点就会被挥霍掉。
以前原主知道说也无用,索性不再多说,但冉佳怡却要弄个明白。
“你四个月就带回来这么几个铜板?”冉佳怡掂量着手里的铜板,语气不善问。
崔大有拿起布料:“不还有布料吗?”
冉佳怡冷“呵”了两声,尽是不屑。
崔大有出去冷静了几个月,实在不想再有争吵,难得开口解释了两句:“有一个工友家里有人生病,找我借了一两,我看他可怜就借了。”
冉佳怡笑的更渗人了:“借钱,那借据呢?”
崔大有莫名其妙:“还能不还我不成,要什么借据。”
冉佳怡都要无语了,借钱要借据难道不是理所应当的嘛,只是工友而已就这么轻易借了,无凭无据人家凭什么还你。
不过跟这人说再多也无用,她继续问:“那还有一两呢?”
崔大有终于有了点不好意思:“何秀才家粮食不够了,我给他们买了些,还有二大爷家我买了几贴膏药,三姑家大孙女几年不是定亲了,我送了一匹红布,就这些了。”
冉佳怡简直为这人的穷大方感到吃惊,一家子人要吃饭穿衣,没有一点存款,也就是现在年成好才没有饥荒,要是有个万一,一家子都得去喝西北风。
她现在唯一庆幸的是,自己没有将希望寄托在这不靠谱的人身上,而是选择自己努力。
她已经在甄家存了一小笔银钱,有个什么不时之需也可以应应急,至于更多的还得继续努力。
“所以,你带回来就这几个铜板和几尺粗布?”冉佳怡最后嘲讽问道,没等回话就扔下东西离开了。
她简直是吃饱了撑的和这人理论,纯属对牛弹琴。
比起冉佳怡的淡定,崔大有回家看了一番田地就要震惊的多了。
“怎么地里没什么菜?”
冉佳怡答:“我一个人在家种那么多菜干嘛?”
崔大有直觉想说“吃不完可以送人”,待看到对面妻子不善的神色到底憋住了。
“那家里也没养点鸡鸭什么的?”
冉佳怡答:“你不是嫌弃我吃的多嘛,我以后都不吃了,也不用养,省事。”
崔大有脱口而出一句“懒婆娘”,没引来冉佳怡的半点目光。
接二连三碰壁,等发现自留地已经长满了杂草、饭菜依旧不如意时,崔大有已经学会了沉默。
他大概清楚,自己又惹恼了妻子,因为他带回家的那几个铜板,妻子甚至没有如以往一般小心收起来,就连那几尺粗布买回来几天也依旧在那放着。
这叫他难得觉得挫败,只是他的钱也不是被他浪费了,而是用在需要的地方,怎么妻子就是不能理解呢。
--------------------
第269章 第十六个世界
家里的变化是大, 可人的变化更大。
不过几个月没见,崔大有快要不认识自己的妻子了,他第一次认识到家不成家的滋味, 回到家的日子竟然跟以前在外面没有什么区别。
不, 区别还是有的, 至少在外面没有人会给他脸色看,自己赚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地里的农活说多不多,崔大有昏头昏脑忙完地里的活, 又去帮村里几家长辈干完了地里的活,这一次回来才暂时告一段落。
这几天崔大有在家里也是受够了,每天家里就两个蔬菜, 油星子都看不到一点,问就是家里没钱了, 没钱买肉可不就得吃素了嘛。
气得崔大有又想要问问, 为什么家里不养鸡,只上次被怼了之后他说话就多了几分顾忌,最后到底没有问出口。
索性上次带回来的十几个铜板还在手里,崔大有直接拿去换了两斤猪肉回来改善伙食。
冉佳怡倒是不嫌弃肉,但几天看下来, 这崔大有是真的没有自己已经成亲生子的觉悟,没有攒钱的意识就算了, 更不愿意交钱。
有时候她就会想,等日后有一天这人病了老了,外人又会有谁愿意花钱给他治病养老呢。
没有的吧, 其他人也不是傻子, 为了点小恩小惠就卖了自个儿, 崔大有只能说是一个异类, 这么伟大的人可难见了。
一顿肉吃下来,家里三人舒爽了,可家里的银钱也彻底告罄。
不提冉佳怡存在甄家的那些,崔家上下是真的没有一文钱,只等秋收后粮食要有多的可以卖掉一些还钱,然而这是下下策,崔家没有多少存粮,不到万不得已,她是不愿意卖地里粮食的。
在家呆的不舒服,崔大有难免想要再次出门,那副模样仿佛不是离开家,而是逃离什么噩梦一般。
冉佳怡是懒得管他的,只是见不得崔大有这样明明有妻有子却一点不打算付出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