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做贤惠女(快穿)(906)

作者: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事情到这里也就可以暂时停了,广撒网没错,可也只限在打听阶段,要是相看再多线并行,那名声就得臭了。

章媒婆上门将两家的态度一一说给卢母听,卢母听闻林家拒绝满心不高兴,在她看来,丘秀才和冯大家好歹跟官吏搭个边,林家纯粹就只有钱,要不是儿子要继续科举、她还看不上呢。

不管她怎么不高兴,林家是不知晓的,最近林家大女儿跟着姑爷回来,给小妹说了一门好亲事,是这位府城当地的一位举人,家里能给谋一个衙门当差的差事,日后即使科举再无进益,也无需担心生计,大女婿这才敢牵线,林母计划着要是打听一遍没有问题就可以定下了。

至于之前让人过来的打听的那些,他们林家的女儿根本不用在乎那些。

于是,卢母的选择只余下两个,两家家世倒差不多,秀才占了一个名声好,衙役家里条件略好、若是结亲也有个依仗。

思忖再三,卢母难以定夺,只得喊儿子亲自看看,当然,卢母打的小心思是,挑儿子没选中的那个。

卢子凡万万没想到,母亲的动作竟然这么快,平心而论,两位姑娘都很优秀,可他总觉得自己有什么必须要等待的人一般,因此面对母亲的询问,他只得解释说暂时无心婚配,只想好好奉养母亲,专心读书。

这话叫卢母听了又是高兴又是心酸,高兴儿子懂事孝顺,心酸家中境况不好反倒委屈了儿子,只这婚事她是一定要定下的,否则儿子成日操心这些琐事,何日才能真正功成名就。

私心里,卢母更偏向秀才的女儿,好歹有个清贵的名声,卢子凡没有异议,媒婆便开始行动起来。

只是,这一动就发现了问题,卢家穷的叮当响,说订婚,可三节六礼总得先走起来,聘礼多少要准备,可卢家通通没有,章媒婆登丘秀才家的大门时恨不得捂着脸。

不出意料,丘家自然不同意,丘秀才倒是无所谓,可秀才娘子抵死不从,说女儿又不是嫁不出去,何苦要嫁给这样的人家,丘秀才欣赏卢家后生,可也没到非他不可的地步,最后这门婚事自然黄了。

卢母气愤又无奈,暗恨丘家狗眼看人低,看不见自己儿子的优秀,却只能无奈松口了冯家的姑娘。

冯大是个衙役,镇上三教九流就没有他不认识的,自然听说了这个消息,不过他在意的并不是卢家出不起聘礼,而是自家竟然在卢家的次选名单,他女儿样样都好,一直帮他照顾下面几个小的,勤快又孝顺,是顶顶好的姑娘。

卢家请的人来说和,冯大将一切说清楚,见大女儿还是愿意,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其实他们家也找不到比卢家更好的了,都是被他这个当爹的拖累了。

两家彼此愿意,这门亲事就正式提上了日程。

前段时间,冉佳怡小心翼翼龟缩,唯恐被推出去,此时见事情尘埃落定,才终于敢冒头。

她可是个大方的老板,见卢家出不起聘礼,就提出提前给人多结几个月的工钱,毕竟她可是来报恩的,恩人成亲,怎么能不帮忙呢。

对这一行为,卢子凡自是感激非常,只卢母暗自嘀嘀咕咕,猜测这小。寡。妇到底是不是对自家儿子有心思,不过婚事既已定下,不论如何都没她什么事,这才安心操办起婚事来1.

或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儿子要娶妻,卢母躺了几年的身体竟然好转了些,有些事竟也能起身操办。

这一门婚事在几方的协调下终于顺利进行,冯家大女儿就此进了卢家的门。

家中有了能做主的女主人,卢子凡确实感觉轻松了不少,卢母不需要他时刻注意、家中琐事也有人操劳,他也有了更多读书的时间,一切仿佛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冉佳怡一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直到一年后,卢家新媳难产而亡,留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婴儿。

--------------------

第430章 第二十九个故事

冉佳怡万万没想到, 兜兜转转一圈,最后竟然还是面临这样的局面。

一年多前,她刚来到这里时, 街头巷尾一直传着她和卢子凡的谣言, 好在后来对方婚嫁, 谣言不攻自破,却不料,一年时间一个鳏夫、一个寡妇, 倒是比一年前更般配了。

想到隔壁布庄掌柜文娘子的戏言,冉佳怡眉头高高隆起,这些风言风语总让她觉得有一股无法阻挡的力量在推动着一切发生, 直至一切归位。

委托者的愿望是不沾情爱,冉佳怡自然不愿意和卢子凡纠缠在一起, 更何况她的身份本就有问题, 一个不小心就得落得跟原主一样的遭遇。

在卢子凡成婚后,她也试过离开这个地方,可惜的是,根本不能离开,这个小镇像是自成一界, 其他人可以随意进出,对她却是有着规则束缚, 仿佛一旦离开就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那后果绝不是她能承担的。

妻子离世,卢子凡的生活再次陷入一团糟, 母亲的身体依旧病弱, 还多了一个嗷嗷待哺的儿子, 他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 家庭就耗费了他全部的精力,一天天下来忙得晕头转向,别说科举考试,就连铺子里的活计都顾及不了。

冉佳怡这时候哪里敢凑上去,大方地给人放了假,自己龟缩在铺子里愁眉苦脸,她觉得上天是铁了心要将自己送到卢子凡跟前,可这是图什么呢,图一个断情绝爱、还是斩妖除魔。

平心而论,冉佳怡给卢子凡提供了一个高薪工作,解了卢家的燃眉之急,不说及得上救命之恩,可也算是报恩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