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做贤惠女(快穿)(982)

作者: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本来这么僵持着也就罢了,谁知皇帝神来一笔,封了伍家颇为受宠的嫡女为后,也不知打的哪门子算盘。

有人猜测是皇帝服软拉拢,也有人猜测是要挟,但不管哪种,这门婚事都得办得热热闹闹,不失了两家的颜面。

圣旨是自己下的,可看着朝臣们都去巴结伍家,生性多疑的皇帝又忍不住猜测,是不是伍家结党营私,商量着谋朝篡位。

未来皇后又如何,没有自己的首肯,皇后还比不上一个受宠的妃子。

那伍家嫡女更是心思深沉,办了一个什么慈幼院笼络百姓,一点没有遮掩,还没进宫就把自己当做皇后了不成。

看一个人不顺眼时,便只看得见缺点,正如此刻的皇帝,看伍家上下哪哪都不顺心,对待大婚之事更是懒得上心。

皇帝可以不上心,下面的人却不能不小心谨慎。

钦天监小心算好的黄道吉日,礼部精心准备的大婚仪式与册封流程,工部翻修宫殿与,户部大手笔的拨银子,刑部已经拟好了大赦天下的名单,吏部更是悄摸摸伍家亲眷的考评往上拔了一级,更别说兵部的热闹喜庆了。

总而言之,一切正常的举动,在皇帝看来,都是伍家的罪过。

饶是再不愿意,日子一天天的临近,皇帝脸色一日臭过一日,前朝后宫人人噤若寒蝉,唯恐招来灾祸。

伍家却是一片喜气洋洋,内里如何担忧且不提,面对外人总得是一副欢喜模样。

--------------------

第474章 第三十三个故事

“姑娘, 您穿这一身可真有漂亮,就跟那九天上的仙女一样。”宫里派来的嬷嬷笑得一脸褶子夸赞。

冉佳怡顺势看向镜子里的自己,锦衣朝冠, 妆容精致, 眼睫毛长长地垂着, 一头青丝高高盘起,其上花丝点翠风冠更是富丽堂皇,更显雍容华贵之美。

不日即将大婚, 此时她不过提前试穿一下,皇帝皇后的大婚与其他又有所不同,除去一般大婚的仪式外, 还有皇后的册封礼、以及入宗室族谱,配套的喜服自然也十分正式隆重。

一般女子嫁人, 未必能在当日入夫家族谱, 大多会压在生下孩子后,这能少去很多麻烦,但皇族又有不同,皇后的身份要出席很多正式场合、管理后宫妃嫔与外命妇,没有足够的名分支撑很难真正行驶皇后的权利, 压制她们。

伍母坐在一旁,也是满脸的欣赏, 眼中夹杂些许不舍。

大婚一切事宜准备妥当,只待正日子到来。

接下来几天,伍家的客人们络绎不绝, 添妆的、送礼的、攀亲的, 门槛都险些被踏破, 这些都交由伍家其他女眷处理, 不必冉佳怡理会,大多数人压根进不了她的院子,即使少数亲朋好友来了,也是阿谀奉承居多,毕竟几天后她就是她们入宫朝拜的对象了。

她每日里只管在闺房里一遍又一遍预演大婚流程,累得够呛,毕竟光是头上那十几斤重的发冠就足够压垮她,更别说一身紧实厚重的喜服,要不是正值春日凉风习习,恐怕要担心自己会不会馊了。

三月十八,是钦天监算出来的好日子,大靖朝皇帝大婚的消息早在几个月前已在整个京都流传,百姓们异常高兴,倒不是别的,因着这大喜事,不说大赦天下,就是赋税也能减免些许,更不提往日里盘剥的官差衙役都安生了许多,生意兴隆赚的钱也多,可不得高兴嘛。

吉时到,冉佳怡身着一身皇后正服,拜别了父母兄嫂,由伍家三哥背着,四哥在一旁护持,伍母带着女眷和小辈在身后遥遥观望,径直出了伍家大门,踩进皇宫出来的十六抬大轿。

轿子稳稳当当起身,全程未发出一点动静,身后尾随而出的是一百零八抬嫁妆,浩浩荡荡长龙般的队伍就这么一路行进,所经之处,官兵一路维持秩序,将好奇围观的百姓拦在最外面。

及至围绕皇宫所在一圈,方从前门进入,只见中殿宫门打开,冉佳怡在前面下轿,亲自踏入,轿夫和其他仆从、并一应物品从侧门进入后再次会和。

皇宫正门庄严肃穆、金碧辉煌,是身份的象征,有此殊荣的寥寥无几。

不过,冉佳怡并不觉光荣,正常夫妻成婚,都是男子亲自上门迎娶,也只有皇帝大婚才不需要,说白了,还是皇权至上。

冉佳怡再次进入轿中,直至到了正殿前方停下,这一次,是真的到达了目的地,她随着仆从的指引下了轿子往前,停下时眼角余光瞄到一抹金黄。

————-

盖头依旧遮掩着她的视线,只听见耳边太监尖利的嗓音宣读诏书:

“朕惟德协黄裳、王化必原于宫壸。芳流彤史、母仪用式于家邦......兹仰遵慈谕、命以册宝、立尔为皇后。尔其祗承景命。善保厥躬。化被蘩苹、益表徽音之嗣。荣昭玺绂、永期繁祉之绥。钦哉。”(引)

话是好话,可亲手写出圣旨的皇帝此时眼底一片阴沉,可惜了这些好词用在了伍家女儿身上,只是想到自己的计划,眼中渐渐弥漫起笑意。

繁长的昭文宣读完毕,冉佳怡结果诏书,盖头被掀开,这是两人第一次如此近距离见面,清晰到彼此能看清面上的神情,不管半盏茶前如何,此时俱皆一脸盈盈笑意,仿佛真的是多么欢喜的日子。

这世界最尊贵的一对夫妻,大靖朝的帝后,手牵着手,一起走上高座。

两人坐下,牵着的手顺势松开,皇帝看着身边跟自己平起平坐的女人,心中的不舒坦再次加深。

冉佳怡垂眸,看着下首跪倒一片的大臣与命妇们,竟油然而生一种大权在握的感觉,可惜,也只是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