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工作上的事儿,你的能力足够胜任,不足的地方多问问张馆长,多和同伴们商量就好。
如果感觉压力太大,就给我写信吧,等我回去看……”
苏远宸没想到陆青予真的听出他的彷徨,他确实是因为工作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内心产生了不安。
陆青予温柔的话语,抚平了他的焦躁,温暖了他的心。
“小鱼,你为什么这么善解人意,为什么这么好,我真爱你!从骨头到灵魂,每个细胞都爱你……”苏远宸的彩虹屁一个接一个。
陆青予笑着听完,给了他一个响亮的啵儿声。
然后于方林提着陆青予的行李,帮她住进了文昌明的家。
文老给她在后院留了个小厢房,玻璃窗十分亮堂。后院比前院更精致,厨房特别大。
陆青予很自觉地和文昌明的老伴儿宋婆婆一起下了厨房。
宋婆婆果然是个不太会做菜的,只会蒸馒头。陆青予很快就成了主厨,就着家里已有的材料,做了一盘杂菜肉沫炖粉条,一道红烧豆腐,熬了一锅小米粥。
文昌明看见红彤彤的豆腐,不敢下筷子。
“文老,您尝尝,我用的是玫瑰腐乳调色,不辣的。放在馒头里吃味道超级好。”陆青予笑着给他介绍。
文昌明试着动了动筷子,尝了一口,果然不辣还鲜甜爽口。再尝了尝粉条,滑溜咸香。
这下老人不说话了,闷头开吃。虽然没有表扬的话语,可行动是最好的表扬,不一会儿几个馒头就下了肚。
最后,宋婆婆端走了剩下的馒头:“年纪大了,可不兴多吃!”
文昌明抢到最后一个馒头:“中午可以多吃点儿!小陆师傅难得来一趟,我可要多享享口福。”
陆青予也说:“文老您慢慢吃,待会儿我陪您散步消食。”
文昌明笑逐颜开又吃了一个馒头,喝完了碗里的小米粥。略微坐了一会儿,两个人慢慢走出了小院。
同样是天南地北的闲谈,这一次两个人就城市布局,古代建筑美进行了讨论。
两人最后走到了景山公园,登上了万春亭。周围几乎没有高层建筑,晚霞之下,故宫全貌在眼前铺展。
红墙黄瓦,重重殿宇,井然有序,似金色巨龙蜿蜒盘踞。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宛如身披华服、正襟危坐的帝王,庄严肃穆。
飞檐斗拱像是皇冠上精巧的装饰,每一处细节都美到极致。阳光倾洒,琉璃瓦似灵动的火焰,跳跃闪烁,将故宫的轮廓清晰勾勒。
这般宏大的建筑群,布局对称宛如精心绘制的几何画卷,气势之恢宏,犹如排山倒海的浪潮扑面而来。
陆青予屏住呼吸,心中似乎有些感触。他望向了文昌明。
老人的眼睛映着彩霞闪烁着光芒:“青予,这才是泱泱大国的气象啊!”
这句话一瞬间,照亮了陆青予的心。她一直纠结在怎么做出美轮美奂的作品,用什么高深复杂的技术做出惊世骇俗的作品。
她忘记了,这是国礼,要代表国家的尊严,要展示国家的文化魅力,要展示国家的形象,还要反映出国家的审美观念和品味。她不是为自己设计,是为国家设计。
造型高于技术,意义大于形式。
“我明白了!”陆青予的眼中同样闪烁着彩霞的光芒,老人欣慰地笑了。
第162章 最珍贵的就是思想的突破
陆青予回去后,翻出本子开始选材。景泰蓝常用的几种器物,分别为生活器物、仿制器物、仿生器物。
生活器物主要是杯盘瓶碗一类的东西。仿制器物包含仿制陶器、青铜器、玉器、漆器等。仿生就比较多了,动物植物应有尽有。
在国礼的制作上,许美华曾经制作过盘子和灯具,属于生活器物。所以这次陆青予准备换一个思路。
将仿制器物和仿生器物结合在一起。
她试了几个方案后,早起去了燕京珐琅工厂。
侯镇愉快地接受了带领她参观的任务,带着她穿梭在各个车间展示区。
燕京珐琅工厂改制早,规划好,工业化程度高。进入工厂仿若步入一个五彩斑斓的艺术殿堂,工业气息裹挟着艺术的芬芳扑面而来。
车间里,工人们各司其职,专注于手中的工序。
于方林站在一位老工匠的身后,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制作铜胎。只见他用镊子将细如发丝的铜丝,按照设计好的图案,一丝不苟地掐出轮廓,再蘸上白芨黏附在铜胎上,仿佛在绘制一幅精细的工笔画。
绘画室里,覃莉正在观察庄联盛师傅仔细的描绘一张图纸,这是一幅人物屏风。绘画的方式和工笔画家没有任何不同。小工匠唐兴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的眼睛不在庄联盛身上,在姑娘的脸上。
在展示区,一件件精美的珐琅制品陈列其中,既有传统的瓶瓶罐罐,又有融入现代设计元素的创新之作。陆青予看到了好几件奇特的作品,鸟头形状的瓠,花苞形状的杯子,梅花鹿拉着的马车……
她摸出照相机:“可以吗?”
“老师尽管拍,许老师说了,您要的资料都给您。”侯镇笑道。“您能代表景泰蓝界做出好国礼,是所有景泰蓝匠人的骄傲。”
“那我还能看看这些作品的图纸吗?”陆青予也不客气了。
“你想找什么图纸?我可以帮忙。”侯镇大包大揽。
“那我要这个,这个,还有这个……”陆青予觉得都看看才好。
侯镇转身去找图纸,陆青予对着器物细细观察起来。脑子飞快的进行选择,作为国礼,什么动物、植物和器物,最能代表我们的国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