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带着一群人饭后在白天鹅门口等着,被公安的人驱散了。“别在门口聚集,回去等,这里安全着呢!”
张砚林只有劝说道:“那大家回去等吧!”
孙方中等人只能摇着头离开。
夜幕降临,一个工作人员端着饭盒进了会议室:“天和的代表,你们先吃点东西垫着,晚上八点就轮到最后一场交换国礼活动了。”
“怎么这么晚?”苏远宸接过饭盒问道。
“最好的当然要留到最后!”工作人员笑嘻嘻地说。“雷组长带我们布置场地呢!你们稍候。”
“最后的,那一定是最好的。”陆青予放下忐忑,打开饭盒。
白色的米饭上铺着叉烧肉和烤鸭腿,真好吃。
第171章 这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
八点以前,雷天佑亲自带着两人到了一间会客厅。
推开一扇厚重的雕花大门,会客厅的全貌在眼前徐徐展开。
头顶的水晶吊灯洒下暖黄的光,照亮了新疆地毯上繁复的花纹。背后的墙壁挂着一幅巨大的三峡水墨国画,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历史底蕴。暖色的沙发椅相对摆放,仿佛在静静等待着一场改变世界格局的对话。
沙发椅的对面,是白色椅子的记者席和观摩席。在这里,身份各异的观摩者怀揣着各自的目的,见证着历史的发生。记者们位于最前方显眼处,拿相机的、拿本子的,旁边还架着两台摄影机。
观摩席以各国代表和工作人员为主,在记者席后面。陆青予和苏远宸不由自主地屏息静气,坐在了最后一排。手心里有微微的汗水,两人对望一眼牵着手,互相给予力量。
会客厅的右侧门打开,一个穿着黑色西装的男人走了进来:“为纪念两国建交20周年,现在是与S国交换国礼时间。请记者嘉宾入席,保持安静。”
等他说完靠边,左右两扇侧门同时打开,宾主双方身着深色正装一起走进会客厅。排在第一位的是两支队伍的领头人,都是重量级官员。
两人握手后走向后面的沙发椅,后面的随从一一握手,跟随在后。最后的两人,手上各端着一个盒子,上面盖着大红的绒布。
陆青予眼睛一亮,这是《太平有象》吗?激动之余,她不由握紧了苏远宸的手。他好像也挺紧张,手心全是汗水,身体绷得笔直,神色凝重。
所有人在沙发前站好,闪光灯随之点亮,相机的咔嚓声不断。
中方代表年逾四十,国字脸、浓眉大眼,一脸正气。
他嘴角带着亲切的微笑,稳步走向S国代表,伸出右手,与对方有力地一握,说道:“今年是我们两国建交20周年,希望借着这份礼物,能传达我们想要世界和平、共同发展的决心。也希望贵国国王身体安康。”
说罢,他挥手示意,最后一人双手捧着礼盒走上前来,恭敬递上。
J国代表微微欠身,双手接过,递给旁边的随从。
随后,他转身让队伍里的最后一人也送上礼盒,递向中方代表,笑着介绍:“这是我们精心准备的纪念礼物,希望贵国领导人喜欢,祝愿我们的友情地久天长。”
中方代表也恭敬接过,然后递交给旁边的随从。
两位正装男子转身面向观众记者席,陆青予和苏远宸不由站了起来,远远望着被端着的两个礼盒。
中方代表做出一个请字,S国代表点头同意。大家同时掀开了礼盒上的红布,打开了礼盒。
一时间,相机声不绝于耳,闪光灯刺人眼球。
在所有人的共同注视下,礼盒被打开。S国代表手中的正是《太平有象》,而中方代表手中的是一个镶嵌着立体浮雕兰花的贝壳镶嵌盘。这是S国最具有代表性的贝壳镶嵌工艺品。
S国代表看到这样的作品,不由称赞起来:“这大象、这荷花,都是我国人民最喜欢的东西。这器型设计和图案,太精美了。”
全场掌*声雷动,共同庆贺这两份精美作品的交换。
“这礼物是用什么做的呢?太神奇了,像贵国的陶瓷,又不完全一样。”S国代表继续称赞着。
中方代表笑着解释:“这是南州的景泰蓝,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形式,是专程为贵国准备的礼物。您能喜欢,我们非常高兴。”
陆青予一直紧张又期待,现在看到S国对礼物很满意,微微松了口气,眼中满是自豪。
苏远宸看着她,握紧她的小手,他的眼中也满是骄傲。
“景泰蓝?”S国代表招手,一个老者走上前来,他仔细观察着。“这是珐琅彩陶瓷吧!看起来像中东的珐琅画,也像J国的七宝烧。”
“对!这不是贵国特有的艺术品,是我国的七宝烧。”一名女记者站了起来,她说着流利的国语,手上拿着纸笔,脖子上挂着相机。
“诚然中方这件作品很漂亮,可在这么重要的纪念日,用我国的艺术品送给S国,有些不合时宜吧!S国代表,您把礼物带回家,怎么向贵国的国王解释呢?”
一语既出,全会场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盯着记者席,女记者皮肤很白,眼睛挺大,头发很短,骄傲地咧嘴笑着,露出一口歪七倒八的碎牙。
还是第一次遇到交换礼物的时候发生被质疑的情形,中方代表沉默了片刻才开口:“这位记者朋友,您是怎么得出这样的结论呢?”
既然被质疑真实性,就要现场解释清楚,否则,今天的各国记者记录下中方羞耻的一幕。明天,还不知道这些人会在报纸上写成什么样子!
改革开放才六年,我国经济刚起步,在世界巨头面前,我们仍然是小弟。这样的文章一旦登上国际报纸,负面舆论对我们的民族工艺的发展影响就太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