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年底,孙滢的小船终于做好,又招进了一批水军,太子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杀死倭寇五人。军中人人信服。
只有孙滢,告诫太子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戒骄戒燥。”
正在此时,皇上来圣旨,封太子为水师提督。
包良媛生了皇长孙,由孙滢取名为烯。
来明州的第三个年头,孙滢的大船终于造出来了。
“我们出海吧,去别海上异邦看看。”
陆虞有些为难,但最终答应了下来。
孙滢的占卜术更上层楼,她悄悄和陆虞讲,“咱们离开了就别再回来了吧。太孙和我们相克。太子尚看不清楚。”
陆虞皱眉道:“那就先过好眼下吧。”
孙滢点头道:“都听煜之的。”
等两人将打算和太子说了之后,太子苦笑道:“您二位要离开,孤也留不住。孤只想知道你们归来的大致时间,父皇若问起,孤也好回话,这是其一;其二,若是孤在海上做战,输了当如何处?”
孙滢道:“殿下怕是对煜之造的武器没有信心吧。”
太子连说不敢。
孙滢点头道:“武器和船都是顶级,敌人要是再能赢,那只说明太子没有尽力去做。我会交给太子一张护身符,可保太子平安。小太孙前途不可限量,太子千万别太过约束他的行为。”
太子明白孙滢这是在交待后面的事,忙接过了护身符,小心放入怀中。
田锦儿也怀孕了,孙滢对这一胎未发表言论,太子想了一下,暗道:“这一胎是个女孩儿也未可知。”
陆清池给孙滢来了一封信,信中说她生了一对双生子,还寄来了她亲手绣的帕子。
四嫂,我女工不怎么好,只会绣这个。
孙清也来信了,生了个女孩儿。也给孙滢送来了许多手帕。
包良媛悄悄地问妙律:“四夫人是不是特别喜欢手帕,我让宫女们也给她绣一些。”
妙律吓了一跳:“在京都陆府里放了好几箱都是各位夫人送的,再有人送家里面就装不下了。”
包良媛哈哈大笑,“原来都送这个,我也绣一些聊表心意。”
王五娘也生了大胖小子。
孙滢悄悄和陆虞道:“他们怎么都朋孩子了,就咱们没动静。要不去看一下大夫吧。”
陆虞摸着鼻子笑道:“那还不如咱们研究怎么生一个。”
孙滢觉得陆虞话中有话,便让他说清楚。
陆虞不好意思地开口道:“要什么孩子,吵得很,就咱们俩人就好。”
第229章
不管孙滢怎么问,陆虞就不是说话,要不然顾左右而言他。
不得不承认,陆虞是个善于观察人心的人。
“对了你那次怎么说我们要乘巨船去许多岛屿上的国家?”陆虞很快就转移了话题。
孙滢点头道:“师父给我的临别赠言中不是说她是来这个世界获取信任任务的?我记得师父曾给我说过,拿着罗盘,带上咱们的丝绸、瓷器、茶叶一直向东出发,就会有数不清的财富。”
“那我们不日就出发,最好再带上五百名士兵,火器就不必了,但近战的武器还是要有,上了你说的海岛,要是态度和善,咱们就是朋友,若想着欺负咱们,也要有还手之力。”陆虞笑着道,“等咱们归来,太子殿下也一定练兵有成了。你等等我,还须十天,火器就可以锻造好了,到底有没有成功,十日后见分晓。”
若是留在明州,倒有些喧宾夺之嫌。还是留下大的空间,让太子在这里施展拳脚。
或许只要两仨年的时间,大夏将拥有世界上文韬武略都非常出众的皇上。他们现在就像是一个精于雕刻的师傅,已经雕出了物件的大致轮廓,剩下只需时日慢慢打磨就好。
还有什么比实战更好的方式呢?
他们俩谁也不想留在太子身边指手划脚最后遭到太子的嫌弃,早就想好了退路,况且,太子也是支持的。
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就在孙滢收拾东西的时候孙渏来信了,问她什么时候回京,说要等她回京了再出嫁。
信上还说,她的父亲现在正在熬夜苦读,正准下场。
“二叔居然在重新温书,还说要下场。”孙滢向陆虞说道。
“那很好,我到户部见过二叔,谈吐、学识都很不错,想必这样的人,学问也做得很扎实。如果苦读话,高中肯定不成问题。”陆虞笑道。
“以前祖母总是偏心三叔,二叔是庶子,祖母不怎么支持他读书,中了举人之后便出去做事养家了。”
虽然孙滢在家时间不多,但大致也知道孙家是个什么情形。
从前沈家的家仆全是她母亲置办,自从生母出事后,赵氏就将仆从全部发卖了,要京都的舅舅们又把仆从全买了下来安置了下来,管家则到长春观做起了知客,闲来无聊会跟孙滢聊一些老宅的事打发时间。
不能再读书一直是二老爷心的痛,现在孙滢的父亲流放了,三叔由孙滢做主和二叔分了家,二叔没了三叔这个累赘,自然想重拾书本。
“渏妹妹说二叔自从分了家就开始发奋图强了。”孙滢微笑着将信折好,又放回信封。
孙滢开始写回信。
她说,自己会在来明州三年后回京都,让孙渏先成亲不要等她。祝二叔高中。
写了这些以后,她实在想不来后面还要写些什么了,看着孙渏来信洋洋洒洒的一大张,孙滢有些颇为羡慕地摇头苦笑,罢了,实在想不出来了,再一句一切安好,勿记勿念,封上火漆,交与了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