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父很少和孩子谈心,尤其是两个女儿,他不知道说什么。
要是两个儿子,做错了什么,他还能动手打两下。
“还是那个沪上的知青,两人都打了结婚报告了。”
许母拿出许梅的信,许笛伸手接过去。
信纸就一张,内容不多。
中心思想就是许梅决定和沪上的知青结婚了,年底会回来一趟。
至于知青叫什么,多大了,家里有什么人,都是干什么的,一字没提。
许笛也不知道说什么,对于从未谋面的大姐,她了解的不多。
不过从大嫂的只言片语中能多少猜出来一些,许梅,是个有主意,而且是有大主意的人。
许笛脑海中,关于许梅的记忆并不多。
她们从小不在一起长大,许笛在奶奶家生活了八九年才回来。虽然期间也见面,但是隔阂还是有的。
尤其小的时候,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家属院,总有那些喜欢嚼舌根子的。
“老许家的二丫头爹不疼,妈不爱的,从小就被扔到乡下。”
“许笛,你是个没人要的野孩子。”
“许笛,你看你姐姐,是个城里姑娘,你就是一个乡下土包子。”
……
类似的话,年幼的许笛听到不少。所以,她才不愿意回城里,拖到不能再拖了,才回来上学。
许梅对这个妹妹也不错,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两个人关系亲密不起来,总像隔着点什么。
至于后过来的许笛,那更是和许梅连面都没见过。
要说有什么姐妹情深,那就有点虚伪了。
不像许大哥许大嫂和许军他们,那是天天生活在一起,每天都见面的,感情自然就有了。
许笛沉默的功夫,其他人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行了,许梅都二十多岁了,也是大人了,她自己决定的事情,谁能劝得了。”
许父开口了,自己的闺女,什么性子自己知道。
这都要结婚了,男方的信息一点没透露,就给他们一个通知。
“唉,许梅这孩子,主意怎么这么大。要结婚了,却什么也不说,这不是让人着急吗?”
许母有点伤心了,觉得许梅太不省心。
当时不让她下乡,工作都联系好了,她自己偷拿户口本,报名了。
现在,要结婚了,也只往家里写了一封信,重要的信息一点没透露。
“行了,等她回来再说吧。现在说什么都没用,她人不在跟前。”
许父发话了,其他人更没有说话的余地了。
许大哥夫妻带着儿子回屋了,许军看了他二姐一眼,鸟悄的回屋了。
“爸妈,你们也早点睡觉吧。大姐没回来呢,想太多也没用。”
“嗯,你快去睡觉吧,明天还要上班呢。”
许母看着许笛进屋了,心里想着,二闺女也大了,相看对象也是要晚的事情。
躺在床上,许母睡不着。
“他爸,你说许梅找的对象是什么样的,会不会不靠谱,所以她才什么都没说。
而且,我听说,沪上的人,很排外的。
以后,她们要是回城了,许梅跟着去了沪上,会不会受气啊?”
许母真是一百个不放心,许梅怎么就不找个京市的。以后回来了,也不用离家太远。
“别想了,许梅的性子你还不了解,她能让自己吃亏吗?
孩子大了,有几个能听父母的。”
许父看的比较开,孩子大了,他们管的了一时,管不了一世。
“唉……”
许母这一晚上,也不知道叹了多少气了。
“许梅离得远,咱们想管也管不着。
许笛看着也大了,这两年也要相看了。到时候,我要把好关,不能让她乱来。”
许母也是怕了,两个闺女,怎么也得有一个是靠谱的啊。
“你呀,别想那么多了。许梅这你都管不了,到了许笛那,你要是管的太多了,她不得跟你急啊?”
许父和许母对许笛都有点愧疚心理,孩子从小不在身边长大,没底气。
“唉,别说了。”
许母头疼的很!
从小在身边长大的女儿,主意特别大,想干什么干什么。
不在身边长大的女儿,看着温温和和的,主意也不小,只是没遇到事呢。
“睡吧,船到桥头自然直,顺其自然吧,想多了,没用。”
许父想的明白,他们做父母的,能真的捆住孩子的手脚吗?
“唉……”
许父和许母齐声叹了口气,默默的转身,各自躺好。
至于能不能睡着,谁知道呢!
第43章
许家因为许梅的事情,一连几天,气氛都不太好。
许母虽然对许梅有些不满,怪她自作主张,什么事情也不和家里商量,找对象,什么情况也不说清楚。
可是,作为母亲,又怎么真的对女儿结婚的事情不管不顾。
一边生气,一边还要为许梅准备结婚的东西。
别的不说,被褥得做新的,衣服也要准备一套,离得远,很多东西也没法买,带过去太麻烦。
许母提前准备好票,碰到合适的东西,也买回来。
许笛也大了,不久的将来,也要准备。
现在物资紧俏,谁家都是这样,有合适的就买回来放起来。不然,等到真的要用了,还不一定有货呢。
周末休息,许笛和许军看着许母里外屋的忙叨,她们也帮不上忙。
“二姐,你说咱妈,气大姐气的要死,还要费心给她准备东西,图什么呢?”
许军这几天老实多了,他妈气不顺,他不敢得瑟,怕被殃及池鱼,大账小账一起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