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面针对的,当然不止瑞王与先太子,肃王也在对方的射杀范围之内。
顾凭对自己的计谋相当满意。
待手下传来消息,已经看到宫中异动,便大手一挥,吩咐众人:“来人哪,随本王,进宫,救驾!”
第36章
“小姐,您真的要去吗?您跟着去干嘛!那么危险,出了事可如何是好。”嬷嬷眼看自家主子穿上软甲,拿起短刀,也要跟着王爷进宫,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赶忙来劝。
顾明茜却是听不进她的话,心中还兴奋不已,直道:“我一定要跟着去。这是父王的大事,跟着去了就是立功,阿弟不在,我要帮他抢功劳。”
自从京城传出太子与已故淑妃的流言之后,魏王的人便一直留意着宫中动向。
嬷嬷的预言一丝不差,果然没过多久,就发现了城外有人暗中集结,宫中禁卫也有异动。
瑞王果然忍不住。
他虽然年少,却一向心高气傲,且由于皇帝一直以来的宠爱,手中也悄悄攒了些人手。
如今因生母之事,害得他不仅与大位无缘,更可能连自己的性命也难保。
到了这种地步,便是脾气再好,也忍不住,何况根据魏王一直以来得到的消息看,这位并不是真的好脾气。
结果果然保不出所料,他要铤而走险了。
这种行为在魏王看来就是愚蠢,但有女儿一直以来从没有出过错的预言能够知道,那小子是为了他生母报仇。
或许在他心里,重要的除了皇位,还有对皇帝的恨把。
蠢货的想法谁能懂呢?反正预示的未来就是如此。
正好被自己利用。
于是魏王身边所有人,都对此次行动充满信心。一个个摩拳擦掌,只想这趁此‘救驾’之机,帮主上争得皇位,立上一个从龙之功。
有现成的功劳为何不捡?顾明茜自己对功劳没执念,但她要帮弟弟争位,因此绝不肯放过这个机会。
嬷嬷见不论如何也劝不住,只能有任由她去了。左右有老神仙的提点,她相信自家王爷一定能达成所愿。
既然如此,那小姐得个功劳,与将来也有裨益,这是好事。
于是不再阻拦,只千叮咛万嘱咐,请她一定要小心行事,不要受伤。
顾明茜连连答应,然后握着短刀,蹭到了魏王身边。
对于她的跟随不以为然,但魏王这段时间的确十分看重她,见状也没有说什么。
一行人便这样趁着清晨朦胧的星光,小心翼翼地赶到了皇宫外。
闯宫之前,魏王特意看了看天色,从东到西,黑压压一片,果然如语言中说,天有异象,灾祸来临。
再看宫门守卫,一个个东倒西歪,全部倒在地上。
果然是瑞王逼宫了!
天助我也!魏王大喜,一声令下,带着人冲向宫门,大喊一声:“瑞王谋反,诸位随我进宫救驾。”
从上京时调来的几百人,加上近段时日悄悄集结的以一千来人,加上王府原本的守卫护院,凑了足足两千人。
好在人手虽然有限,但兵甲精良,很好地提升了战力。
而且再过不久,便有灾星降世,此事除了他们,世上无人知晓。
他已经提前告知过自己的部下,言称那是上苍提点,助他登基。但宫中那些一无所知的人们,贸然看见过天降灾祸,必吓得屁滚尿流,倒时他不费吹灰之力,便能镇压众人。
此行可算是兵行险着,但天命都已经站在了自己这一边,他还有什么好怕的?
英明十几年的的魏王,满腔热血,冲进了那座让他又爱又恨的宫廷。
*
轰隆的雷声响彻天际,阴云密布。
皇帝的睡眠向来不好,昨夜头痛难忍,直到天蒙蒙亮,才堪堪入睡。
然而没过多久就陷入迷梦,又于大汗中挣扎着醒来。
太监扶他起身,穿好龙袍喝了杯茶,眼皮就开始跳个不停。
皇帝心下不安,叫来守门的小太监,想问问时辰,却不想还没来得及张口,就听见外面隐隐有喧哗之声。
不等他发怒,便有太监来报,说宫内走水了,火势很大。
“咳咳咳……”皇帝连连摆手,让他们别愣着,赶紧去救火呀。却因为心急被自己口水呛住,居然说不出话来。
好在那小太监也很有眼色,立刻禀告说大总管已经命人救火,请皇上不要着急。
皇帝这才松一口气,把人赶出去。
太冷了这夜,通红的炭盆暖不了人身,皇帝又添了两个火盆围住自己,却还是觉得冷。
春日已近,本以为天亮后太阳出来就好了,然而黑浓的夜仿佛永无止尽,总也看不到黎明。
“不好了陛下,有人闯宫,请皇上示下。”
就在皇帝等天亮等得耐心全无之时,突然有人前来,焦急道:“陛下,魏王他,造反了!”
“魏王?造反?岂有此理!”皇帝愤怒于真的有人胆大包天想造反,但不相信造反的是魏王。
在他心中,一直抗命不尊的福王,桀骜不驯肃王,谁都有可能造反,但绝对不会有人造反的速度在他们之前。
但不管相还是不相信,立刻镇压反贼才是最重要的。
皇帝一声令下,立刻调集禁卫军困杀反王。
这一天注定不太平。
顾明宸早早就醒了,她听到了外面隐隐约约传来的喧闹和兵戈相接的摩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