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郁娘(13)

作者:十套煎饼不要蛋 阅读记录

这日傍晚,一辆华贵的马车停在了烧饼摊旁。

现在郁娘烧饼摊在附近也算是小有名气,就连有些富户都来买些尝尝新鲜,所以我并没有太在意,还以为又是哪家富人吃惯了山珍海味想要换换口味。

直到从车上下来一个身着朝服的中年男子来。

「大人,你要几个?」

中年男子瞪了我一眼,然后一脸痛惜的看着崔绍:「果真是你!崔,绍!」

咬牙切齿的样子,还以为崔绍是干了什么大逆不道的坏事。

崔绍抬头看了他一眼,手里的动作却没停:「原来是刘伯父,您也想尝尝我娘子的烧饼吗?八文钱一个。」

「成何体统!你堂堂崔氏独子,竟然和市井小贩一样,真给世家丢脸!就连皇帝都知晓你在卖烧饼,今日朝堂上还笑着说起来,我本来是不信,如今看了你竟一点羞耻之心都没有,当初真是看走眼了,还想着你能带崔氏东山再起!」

刘大人说的义愤填膺,好似崔绍对不起他一样。

崔绍嗤笑一声:「丢脸?刘伯父和父亲交好,当初要不是父亲给了您半个烧饼,您也许就死在逃荒路上,后来入朝为官,父亲多次提携保护,刘伯父才坐到如今的位置。你要真是那么为崔家可惜,为何在崔氏落难时躲在府中当个缩头乌龟,连句话都不肯替父亲说?」

崔绍不急不恼,甚至还带些慵懒的劲儿,可说出的话,却像是刀子一样,刘大人面色一变。

「那时圣上正在气头上,要徐徐图之!」

「哦?徐徐图之?」崔绍舀了点水洒在面盆里,几下面团就柔亮光滑:「那后来我被禁足,崔家被抄,我被宫刑的时候,刘伯父,您又在哪里?」

「你!」

刘大人哑口无言,只能继续指责:「你果真变了,曾经的崔绍温润如玉谨言慎行,而不是如今刻薄无礼,崔氏完了!永远的完了!」

第31章

立秋的时候,京城发生了一件大事,有乱党混在百姓之中,在京城中作乱,不过好在只杀了一人,就被官兵发觉,只是可惜,乱党狡猾跑了。

听说死者姓马,被人砍断了双手,最后一剑封喉。

可现在宫中无人在意这条人命,因为独受恩宠的贵妃和一个异域伶人有了私情,被发现时,那伶人的大红披风正盖在贵妃的身上。

风烛残年的皇帝勃然大怒,彻查下那伶人竟然是国舅主动送到了贵妃的床上。

可这一查不要紧,竟然发现国舅不止给自己带了一顶绿油油的帽子,竟然还私藏龙袍,以及和不少官员商量谋反的密信,这是谋逆大罪。

只手摭天的国舅一党就这样从头杀了个干净。

经此打击,皇帝一病不起,再加上天灾不断,各地百姓流离失所,涌进了京城,一时间到处都是逃难的灾民。

就连我的烧饼摊旁都守满了灾民。

他们又病又饿,等着我大发慈悲,把烧饼都送给他们。

每日都有一个乞丐站在烧饼摊旁,等着我的施舍,可我知道我施舍了一个就要施舍出无数个,满城的灾民我救不过来。

我和乞丐说,最近夫君事多,没法烙烧饼,让他来我这里帮忙,我会给他工钱,工钱他拿走或者换成烧饼都可以,至于工钱和烧饼,他可以拿去救自己的同伴。

乞丐点头应允。

我让阿弟带着蓬头垢面,浑身脏兮兮的乞丐去洗了个澡,又找了身干净的衣服给他。

洗干净的乞丐看上去也就二十来岁,身材高大,但因为营养不良,后背佝偻着。

第一天,我正好有事,就留青年和阿弟看摊。

崔子舒现在是画坊的画师,除了晚上回来住,吃饭什么的都在画坊,最近画坊的厨娘病了,让我去顶替一天,一天就给我一两银子,简直就是送钱一般,我怎么能不去。

我本以为青年会手忙脚轮,没想到他不言不语动作麻利,我不在和阿弟配合的极好,他一盆一盆的和面,阿弟就埋头一锅一锅的烙烧饼。

烧饼一锅锅的出,可一天下来,却没有卖出去一半。

等我回来时,街上一个行人没有,烧饼也已经凉了。

各地受灾,粮价大涨,现在一个烧饼的成本已经涨到了 20 文,我只卖 21 文,加上芝麻大油和炭火成本,之前赚的那些钱已经全都贴了进去。

我给他工钱时,他没要,只是自己装了几个烧饼。

「算了,你把烧饼都拿走吧,不然明天也卖不出去。」

他抬头看着我,黑漆漆的眸子看不出情绪,我叹气,怎么又遇到一个闷葫芦,又或许是个哑巴。

青年拿走烧饼,对我深深鞠了一躬。

第二天他准时来到烧饼摊,手脚依旧麻利,只不过这次他掐的很准,等到上一锅快要卖完时,才开始和面。

等到朝廷的赈灾粮下来,只有我们这个巷子的灾民一个都没有饿死。

后来青年和我辞行,他说他要去当兵。

我才知道,他原来不是哑巴。

第32章 

日子一天天过,那个曾经热闹的小院现在大部分时间只有我和阿弟在。

我和阿弟依旧每日出摊卖烧饼,然后晚上的时候,一家人团聚。

本以为可以一直这样过下去,可渐渐地,就连我这种市井小民都能感觉出来,朝堂要变天了。

都说皇帝病入膏肓,命不久矣,太子和各位皇子的明争暗斗已经摆在了明面上,朝堂上人心惶惶,派系斗争不断,皇帝险些被气死。

就在这时,被贬到边塞小城的九皇子举着「护君侧」的名义入了京。

上一篇: 大丫鬟 下一篇: 故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