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故人来(176)

作者:水怀珠 阅读记录

辛湄愕然。

“宫宴上的玉牌,是我有意丢给你的。”

“假山邂逅,是因为看见你在,所以走进去的。”

“诱你撩拨我,是因为从一开始便是我动心在前,落了下风,所以自卑作祟,虚荣使然,想要尽可能得你多些关注。想要你珍惜我。”

辛湄满心震动,热泪盈眶。

“辛湄,你是我所爱,你无需自证什么。”

辛湄泪下双颊,别开脸,轻笑出声。

谢不渝步履一动,便欲登上玉阶,大殿外忽传来一声“二哥”,乃是孔屏的疾呼。

谢不渝回头,见他神色仓皇,知有大事,示意他进来。

孔屏越过戚云瑛,拔腿冲进大殿,瞄一眼龙椅上的辛湄后,凑近谢不渝耳旁低语。

谢不渝神色明显一变。

“开拨。”他立刻吩咐。

“是!”孔屏领命,跟在他身后走出大殿。

“六郎!”辛湄看出事态不对,起身叫住他。

谢不渝知她忧心,侧首道:“军中有些事务,我先去处理。”

辛湄见他避而不答,敏锐道:“是西州传来的消息吗?”

谢不渝抿唇:“回头与你细说。”

辛湄点头,猜测多半是与英王相关,便也不再耽误他,吩咐戚云瑛派人护送后,坐回龙椅。

巳时,日光耀目,辛湄走出金銮殿,但见丹墀底下人影熙熙,戚云瑛率领一众镇南军列于前方,银甲映日,光芒夺目。

在镇南军身后,满朝文武身着官袍,整整齐齐列阵于殿庭上,沿着中轴线排至金水桥。乌泱泱的队伍中,江落梅走出一步,朗声道:“奸佞伏诛,国贼授首,天下归心!吾等愿拥长公主为帝,重振朝纲,共兴大夏!”

戚云瑛一撩衣袍,奉上传国玉玺,屈膝行礼:“恭请殿下正冠冕,掌乾坤!”

“恭请殿下继天立极,正冠冕,掌乾坤——”

众人跪拜,山呼声一层层传开,势若雷霆,响彻天地。

辛湄接过玉玺,目视寰宇,昂然道:“吾愿顺天应命,统御万方,与诸卿共兴大夏!”

第78章

“共治天下。”

潜入永安城备战的朔风军共有五百人,谢不渝从孔屏那儿获悉英王病危的消息后,立即开拨出城,飞速赶回西州。

七日后,朔风军抵达西州边界,饮马河畔时,斥候从后方赶来,送上了辛湄在永安城内称帝的消息。

“长公主登基后,颁发的第一道圣旨便是为先太子一案平反,赦免了谢、温两家的罪名,并提及要恢复将军‘西宁侯’的爵位!想来,等我们赶回王府不久后,赐封的圣旨便差不多要到了!”

众人听罢,皆是振奋,先太子冤案关乎谢氏一族,亦是英王内心所痛,是所有重情重义的朔风军日夜切齿之恨,为这一天,他们已蛰伏数年。

“恭贺将军沉冤得雪,太子与侯爷在天有灵,必当含笑九泉!”

“恭贺将军为谢家报仇雪恨,重振门楣!”

众人心潮澎湃,齐声祝贺。谢不渝握紧手里水囊,刹那间,竟有做梦似的恍惚感。

老曹牵来饮足的马儿,感慨:“那日在攀月楼,长公主待我可是凶得很,我原以为她要过河拆桥,心在喉咙里跳了一路,这会儿总算是能喘大口气了!”

谢不渝思及辛湄,那份梦一样的恍惚感才渐渐散开,沸腾在胸腔里的热意变得切实可感。他仰头喝了大半囊水,伸手抹过唇畔,头一偏,复问斥候:“旁的旨意呢?”

“镇南军主帅戚云瑛平乱有功,进封从二品镇军大将军,其弟戚吟风荣升右御林大将军,统领金吾卫。原大统领周靖之被贬往衢州,林彦和、杨度等人亦遭罢黜。”

老曹忍不住问:“那尚书令范大人呢?”

“圣旨中没有提及范大人,想来应是官居原职,不过诏令一出后,范大人便自行上书辞官了。”

周靖之、林彦和、杨度一行皆是辛桓在位时倚重之人,特别是周靖之,作为辛桓麾下的一员大将,所背罪责最重,若非是后来倒戈及时,平叛有功,至少是满门抄斩之罪。

再说范慈云,作为英王亲信,辛湄上位以后,原是该被连根拔走。不升不贬,不闻不问,或许也是辛湄想等他自行请辞,给足他一份体面。

众人心里皆有数,一时百感交集,他们这次能够悄无声息潜入永安城,韬光待命,一举功成,背后全靠范慈云筹谋。如今,夺位失败,英王又传来病危的噩耗,他们这一帮在关城待惯的人走也就走了,可怜范慈云鞠躬尽瘁,最终一无所有,令人意难平。

“那如今朝中的宰相们都有谁?”孔屏发问。

“回校尉,分别是从工部尚书提拔上来的参知政事徐才章

,以及担任中书令的原尚书右丞孙瑞。因卑职来时,陛下尚未批准范大人的辞呈,是以尚书令一职暂无说法。”

众人点头。

孔屏偷瞄一眼旁侧,观察谢不渝的反应,又问道:“工部侍郎江落梅呢?”

斥候眼皮微跳,道:“江侍郎修建攀月楼为陛下杀贼,在决战时立有大功,擢为工部尚书,并赐封……开国县伯。”

新帝登基,为从龙有功的大臣赐封是惯例,可是这一次颁发的圣诏上,关于封侯的旨意也就两则,一是谢不渝的“西宁侯”,二则是江落梅的“开国县伯”。

谢氏一族世代簪缨,“西宁侯”乃是谢渊靠着彪炳战功从先帝那儿得来的爵位,如今谢家平反,辛湄将这一爵位赐回给谢不渝,严格来说,属于为谢家翻案后顺理成章

上一篇: 郁娘 下一篇: 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