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叫了宋老太一家,俞有粮带着成武去白水镇采购香料调料。
简单的吃了一锅胡辣汤,俞家开始前院中院两个厨房都加柴烧水,先烫鸭子。
写好对联的成文最后把笔墨纸砚收拾好,也院里帮忙收拾鸭子。
有上次的经验,现在家里处理鸭子都用大桶,王大爷一到,把着烫鸭毛的水温那是手到擒来。
平时用的陈皮等香料都有,等鸭子收拾干净,唐大丫李二娘赵娟三个人专门腌制。
等俞有粮买来麦芽糖等调料,家人已经处理好八十几只,后院库房俞老头生好火,十个专门用来烤鸭子的大缸底下炭火烧的通红。
一个大缸内可挂12只烤鸭,一次可以烤120只,烤鸭做熟最后一起放大锅里用糖熏一遍再上色,就能完美出炉。
俞家忙碌,陆群把船停在码头等货,要是明天下午能出货最好,最迟要赶二十二回去。
时间紧任务重,全家各司其职,连俞荷俞梅都被安排洗鸭子捡毛。
王家,宋老太家,后面来的赵芳元一家忙的没时间说话,杀鸭子三家自己计数,一只3文钱,到后半夜鸭子全部处理干净。
第二天早上领了工钱,俞有钱就把两家人送回去了。
宋老太舍不得扔掉的鸭肠,捡回去自己洗了,煮熟用松柏枝熏干。
鸭心肝一锅卤了,除了分给帮忙的三家,俞有钱做主算搭头,都送给陆家。
二十一亥时,5000只烤鸭验货交货,全部搬到船上。陆家的船运走。
“累死了!”看着船越走越远,拿着钱的俞有钱精神一松,顿觉浑身哪哪都不舒服。
“回去睡觉!”
哪里睡得着,刚到家马三面俞老头互看一眼,笑着说:“这次赚的钱,除过成本,四家平分。”
“阿娘,你也太大方了吧!过年的时候家里花销大也不留点吗!”唐大丫高兴的差点蹦起来,笑着说。
“这是飞财,得花了,分到你们手上,明天休息一天,后天都去白水镇买东西,现在镇上每天热闹的像是逢集,店家都指着过年这段时间挣钱呢。”
马三面俞老头拿七两五百文,三房各得七两五百文。
这一笔钱够过个好年。
宋老太二十三傍晚送来十斤熏鸭肠,马三面拿了陆管家给的两包点心和酒当回礼。
“煮熟的,上锅蒸一蒸就能吃。”
“好。我明天就试试。”马三面把笑盈盈的宋老太送出门。
“多亏我家住得近,沾了你家的光。”宋老太笑着说,让马三面回去。
“那是你们应得的。我们一家也弄不完。”马三面跟着她往回走。
“回去吧!”
看着宋老太进了自家的院门,马三面大步流星往回走,突然想起,她把去大安家帮忙的事忘了个一干二净!
第78章
“娘,我早让二哥和姐夫说了,他昨天就请人杀猪,今天差不多忙完,卤肉不一定卖到二十八,他们的生意特别好。”
听了俞有钱的话,马三面放心的回屋。
正屋,成文几个正准备明天卖的对联。
拿到七两多银子,李二娘俞有地商量,给四个孩子一人一两银子做零花,成文成城有了私房钱干劲十足。
“妹儿,我们两个开春做绒花卖吧,我会做。”俞梅悄悄对烤火发呆的俞荷说。
“好啊。”
“我会配色,就是丝线贵。”
“没关系,少买点先做着试。”俞荷打个哈欠,小声说道:“你也可以做手帕和香包,到时候拿到庙会上卖。”
俞梅认真想了想,觉得这是个好主意,挣钱挣钱钱。
和姐姐坐了一会儿,俞荷打着哈欠回屋,看着自己软软的棉花褥子和被子就笑。
手伸进暖和和的被窝,一个黄铜汤婆子花了她五两银子,心疼归心疼,但这样一晚上被窝都是暖的,钱花的值呦。
脱鞋,和衣躺在床上拉下厚厚的蓝布帷幔,俞荷双手叠在胸前,闭着眼睛想明年的种植计划。
双手合十,殷切的许愿:“希望,阿爹明年能考中举人!”
屋里看书的俞有地耳朵一热,这是谁又念叨他呢!
看一眼妻子,道:“时间不早了,你别弄线了,对眼睛不好。”
“那你看书就对眼睛好了呀?”李二娘往他跟前坐了坐,油灯昏黄,让别看书了他不是也不听。
“我再看会儿,这书我会背,不费眼睛。”俞有地干脆放下书,把手放进被窝里暖。
“老二老三屋里都盘了炕,等他们搬到中院,我们也都做成炕。
和俞荷说,俞荷也不是很想去住中院。以后让老二老三住中院,我们这个小家和爹娘就住前院。
一忙大家分开吃住,做活儿一起,也省力气,一家人和和睦睦的。”
俞有地这是问妻子的意思,要她想去住中院,正屋中堂两间父母住,他们家住三间,也够。
“我听你的。”李二娘看他懒洋洋躺在被子里,噗的一笑,“我跟你说,俞荷和你十成十的像,你们两个人,一个老顽童,一个小顽童。
自从把床上的稻草褥子换成棉花的,她每天比平时起晚两刻钟不说,晚上睡得要早半个时辰呢。”
“大冷的天,贪睡才正常哩。”俞有地双手叠放胸前,闭上眼睛,开始默默地背书。
李二娘冷哼一声,继续纺线,像丈夫这样想的人,都是从小没吃过苦,父母给惯大的男人。
俞有地把论语注解背了一遍,又看了一遍书确认无误,对着摇纺车的李二娘说:“床里放了火子就是暖和,你别忙了,我要熄灯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