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132)

作者:插柳成荫 阅读记录

“他是愿意收我做徒弟的吧!”得意。

“我哪里知道?”看着姐姐欣喜的样子,龙龙弱弱的说,好烦,反正他们姐弟以后都不能在一起读书了。

“他给的医书,写满了字,我不耐烦随手放哪里了呢?”俞荷自问自答。

成城和成义听着两个小家伙嘀嘀咕咕要找书,把今天最后两个鸡毛掸子扎好,又把正屋麻袋里的拿俞荷屋里来晾,成义和龙龙出去了。

“医书还没找到?”成城见妹妹都快栽倒柜子里了,忙问。

“找到了的。”俞荷盖上柜门,医书和银子锁在一起的。

“就是这本。”

“《伤寒杂病论》,真是医书。”成城接过来翻看了眼,笑着说。

“还是印刷本呢,不错,真不错。”他们读的书都是手抄本,只有贵人和世代书香门第才有自己的藏书。

见妹妹皱巴着小脸毫不心疼的一页页翻,成城没忍住说:“改天有空,借我抄一本。”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俞荷合上书,笑着说,“小哥,你自己背会可以,但不能抄,也不能告诉别人我有这本书。”

“我懂。”

成城笑着承诺。

俞荷把书珍而重之的又锁进柜子。

牛铃铛响了,大人们都码头回来,俞荷关上门,跟着去厨房帮忙。

“有地,你赵叔找你有事。”马三面见俞有地帮忙卸车,打发他先洗手,正屋陪客。

俞有钱不知道自家岳父有什么事,赵娟这个做女儿的也不知道。

成文去饮牛喂草,俞有粮唐大丫成武去和赵芳元打了个招呼,回屋休息。

俞有钱跟着正房里陪坐。

赵娟抱着孩子厨房烤火,笑着说:“今天码头上人多,找工的,摆摊的,也多,我们家的生意还算不错。

不过红烧鱼块并不向卖。有人还抱怨,怎么在家吃鱼还不够,出来干活又是鱼干。

也就是大嫂做的好吃。不然明天怕是人会少哩。”

“都是靠水吃水,那你们明天做什么菜?”马三面飞快的擀面,看切菜的大儿媳一眼。

“我们商量,做洋芋丝,白菜丝,麻辣豆腐,三素卖四文,先凑合几天。等

大姐家杀猪再做肉菜。”

赵芳元把赵德海的计划一说,就沉默的等俞有地开口了。

俞老头也有些紧张,成文几个更紧张。

“龙龙和成城,送赵家私塾和成文两个一起读书。”俞有地先安排好孩子。

接着说:“我的话,既然村里有安排,我准备好好看书,参加今年八月的乡试,也没了后顾之忧。”

赵芳元和俞重互看一眼,可太好了!

“既然贤侄早有打算。我这也就心安了。我回去就和德海说一声。”赵芳元语气铿锵有力,这一趟总算是没叫人失望。

“赵叔,劳烦你和德海兄弟说一声,这次开学我还去学里,看新的先生都熟悉学生了,二月我再休假。”

“贤侄做事有始有终,这话,叔一定给你带到!”赵芳元有些激动,事情就应该这样来。

刚好马三面的臊子面也擀好,俞老头招呼着三个儿子陪着赵芳元吃了晚饭,由俞有钱架着马车带着礼给送回赵村。

赵德海等在村口,两个人说话,俞有钱架着牛车去村里。

“俞先生真大气,胸怀坦荡。叔,我今天听婶子说你去俞家村了,简直是坐立不安,这事是我办的不地道。虽然说我也是为了俞先生好来。但怎么也该先问问他。”

看得出来,他是真着急。

“德海,你这话就有点见外了,你都是为了亲家大哥好,事也是有商有量,叔从今往后可不敢小看你。”

赵芳元拍拍侄儿的肩膀,笑道,“这个族长,你做得很好。”

尤其这招先斩后奏,让俞有地更能专心一志的复习乡试。

要真让他辞工,村里到时候说什么的都有,反而不美。

第81章

马三面让李二娘自己问问,俞梅有什么想法。

“若实在喜欢赵夫子,来回我给送。”俞老头当着俞有地李二娘面表态。

“阿爹,不了。俞梅十二岁了,她想做绣活可以在家做,我看着她。新的花样也可以和赵夫子买,或者请个人来家里教。”李二娘拒绝了公公的好意。

“对。家里地方宽,光线好,省的听那些婆娘们一天到晚说是道非。”

马三面是女人,理解大儿媳的担心。

俞梅一转眼就到了要说亲的年纪,就怕听了外人的话,走岔路。

突然不用去赵村读书,俞梅很不适应,就觉得早上跟着大家读书识字挺好,虽然她有时候想逃课,但真不去了,她要干什么?

“俞荷——”俞梅敲门进来,欲言又止。

“怎么了?”早起来又赖床的俞荷床上一下坐起来,想到阿姐比自己爱绣花,不去上学也学不成绣技。

忙道:“姐,等会我们也去码头看店,阿爹抄书,我们可以做绒花。一股丝线二十文,我可一点都不会,你要好好的教我哦!”

“一定一定,那我去准备丝线,阿娘把早饭都快做好了,你也起来。”俞梅赶紧进屋,翻箱子。

俞荷跳下床,坐小板凳上穿好鞋,拿小梳子把披散的头发扎成两个包包头,小跑着去厨房吃早饭。

“先洗脸洗手。”李二娘一把拉住往锅里看的俞荷,舀了一瓢温水递给她。

“你爷带着你哥等会儿要去地里埋洋芋,你是跟我们去码头,还是也跟着去地里?”

“我和我姐跟着去码头。”俞荷示意李二娘弯腰,小声说:“我姐有点失落,她今天要教我做绒花。”

上一篇: 故人来 下一篇: 和疯批反派H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