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手先选三个,后面看谁打的最好,最有默契,就谁上!”
俞重的名字在这三个人的名单上。
另外两个一个是族长俞耿,一个是很有威望的俞三爷俞聪。
“明天早上,大家在村头集合,我们先挑船再练,你们有亲戚在芦溪镇,三台镇,云溪镇的都打听一下,哪家有新船我们村买了。”
要取得参赛资格,村里自家的小渔船肯定不行。
下午族长通知,镇长把选拔赛的时间定在四月二十二。
“还有十一天就比赛,这消息也太迟了!”
“早听说老知县升迁,来了个年轻人,还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雷厉风行!”
“就看能搞出什么名堂。”
毋庸置疑,今年秋天的劳役肯定要比往年重。
一个船队,最关键的是掌舵的鼓手,他的判断关系着船速快慢,方向等,鼓手要根据水域的不同指挥。
俞老头害怕吵着孙子们读书,俞荷自发跟着他坐船去水上练习。
爷孙俩清晨起来,带上水和干粮,在没人的水域能呆多半天。
咚咚咚,咚咚,咚咚……激扬的鼓声吓得鱼都跑光了。
俞荷再次看着干净的渔网,托着脑袋,望天。
俞老头练累了,休息,突然就说:“明天让你阿娘给你准备两身干净的衣裳,我教你凫水。”
“谢谢阿爷!”俞荷高兴的拍手,“阿爷,我现在就能学,太阳暖和着呢!”
“今天不行,你水里出来没有换的干衣服,会着凉。”
爷孙俩早早划船回家,俞荷去找阿娘要短袖短裤。
俞重去村里和族长俞聪切磋,四十个青年除了吃饭都在租来的新船上练习。
四月十五,陆管家提前来家里取货,晚上俞有钱也带着终于有空的侄子们来看,岸边都是看热闹的邻居。
船头船尾挂着灯笼,又有月光,四十个青年喊着号子,声音震天。
最后确定族长当鼓手,四十个青年留下24人,分一二队,跟其他村的龙舟队角逐代表白水镇参赛资格。
落选的俞重带着马三面找一个平静的水面,开始教俞荷学水。
俞梅害怕下水不愿意学,天天在家做简单的梅花卡子。
唐大丫成武采纳了俞荷的建议,准备食材开始带卖菜肉包子。
俞有钱让吴大汉收鸡,今年是头一年,只做更向卖的烧鸡,要是人多,往后每年烤鸭烧鸡都卖。
成文不在,成义带着成城龙龙读书,晚上要么练字,要么跟着俞梅,照俞荷的要求做最简单明艳的一朵朵绒花绒球卡子。
“一朵花一个绒球绑一个卡子,两个一对。橘色,玫红,紫色绒球三色一个卡子,一个头箍六朵绒球中间加一个绒花。像是这样简单。”俞梅傲娇的给大家看她做的成品。
又拿出一大袋大小都有的三色绒球,和买来刷好漆的铁卡子。
“妹说,除去成本,按劳分钱。”
“妹妹呢?”这也太简单了,成城问。
“村头看大家练习划船。”俞荷和阿奶看划船看上瘾了,村里嫂子婆婆们每天也都去。
“明早,镇上就要比赛。你们中午记得回小吃店吃饭。”阿娘和二婶三婶这两天忙着做准备,今天晚上都会蒸包子馒头。
全家的晚饭也是包子和馒头。
第89章
被俞梅说去看热闹的俞荷天天认真学凫水,喝了一肚子水,这两天在阿奶的帮助下总算学会了狗刨式。
“俞荷,你记着,万一掉进水里,不要慌仰躺着,头脸出水,四肢不要乱动,等机会!”回来的路上马三面一遍遍的叮咛。
老头子让俞荷学水,也不知道又要出什么乱子!焦心。
“阿奶,我都记着呢!”俞荷穿干衣服也被阿奶抱在被子里,都能听见阿奶起起伏伏的呼吸,阿奶担心她,又不好说阿爷。
“等夏天,没有我爷看着,我不下水。我保证。”
俞荷往阿奶的怀里挪了挪,阿奶这刀子嘴豆腐心呀,砰砰砰。
马三面明显不信,不搭话。
俞荷给爷爷眨眼睛,快哄哄,爷爷,你万一回去挨打呢!
船到村头,练习的人都回家吃饭休息,明天要比赛今晚不练。
俞有钱估摸着时间,正等着接人扛船。
“俞荷,我看着200只鸡都杀好了,连夜都煮出来?”
“煮。”像他们一个村一两千人,其他村加起来上万,看戏来那么多人,不愁卖。
俞有钱不由得加快脚步,等会儿吴大汉一家五口都来干活,不缺人手。
半夜,闻着俞荷家阵阵肉香,宋老太在床上唉声叹气,都怪儿子不争气,也怪她,当初眼皮子浅呐。
早起天还未亮,李二娘就忙开了一家人的早饭,吃过饭都去码头小吃店。
俞有钱吴大汉卖烧鸡,李二娘赵娟卖包子馒头,唐大丫一家三口先卖热米皮,等米皮卖完现蒸包子馒头。
俞荷和俞梅提着大麻袋,拿出阿爷做的箱子外面绑上挂东西的方竹格,把一朵朵绒花绒球绑在上面展示着卖。
挑了十二件精品花仙子绒花,装在专门的匣子里,等人多时,卖大户。
紫色和绿色玫红色拳头大的假桃和七朵绒球花的发箍,挂在最上面显眼的地方。
“妹,绒球挺好看,最起码能吸引人。”做起来还简单,她都不知道妹儿偷偷做了几百件。
俞荷拿出红纸写的幌子,贴在竹格背面。
巳时,九支队伍都集结在白水镇码头,看热闹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一个是给本镇的龙舟队助威呐喊,一个是趁热闹,姑娘们顺便看看那家小伙子长得好,要是聪明能干力气大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