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152)

作者:插柳成荫 阅读记录

十天,玉米的高价肯定会被俞荷干下来。

“去年,我们家该赚的钱已经赚了,今年种的人多本身价格就会降,何况俞荷卖的是大个的,我觉得今年谁种的都没她种的大!”也不能说好,只能说大。

“这玉米甘甜,明年我也要种几穗。”李管事一边啃玉米,一边笑着和旁边的人说。

相互的交流一下,大家都觉着玉米好吃,来问俞荷明天还卖不卖?

“卖的,每天二十穗,每人限购一穗,今天买了的人,明天不能再买。”

俞荷放下手里的毛笔,笑盈盈的说:“叔伯们可以让家里的孩子来买,一人买一个尝尝鲜,玉米很好吃的,嫩的可以做排骨汤,晒干能磨面。”

“谢谢,我明天一定让他们来照顾你的生意!”李管事苦着脸,嘴硬道。

“不用谢,我们家过段时间会加量的!”

俞荷站起来介绍道:“几位叔伯,要不要看看小店的其他货品。棉花,花生,还有新的酱油和辣椒酱,辣椒酱就是我们做麻辣豆腐的秘方。”

“五花肉随便焯水,用辣椒酱蒜苗一炒就好吃!”俞荷舀出一勺铺在碟子里,红辣辣,油亮亮。

这物,看着平平无奇。

“多少钱一斤?”

“现在做活动,一两十文,能吃好几顿呢。”俞荷拿土碗称了二两,给大家看。

几个大人互看一眼,道:“给我买二两。”

“好呐,吃着好,下次再来!”俞荷收了五个人的钱,愉快的一人装二两。

“炒的时候先放油炒辣椒酱,再放肉和蒜苗,放洋芋片一起炒也好吃。酱油,要不要也买点?”

“我们先学会这道菜再说。”几个人端着土碗走了,不会儿打发家里人来还洗干净的土碗。

俞荷每天卖熟玉米,没两天家里人都接受了,俞有粮去玉米地先挑缨子快干的做记号,俞老头也在后山的土坡上看,大多数都挂了缨子,要几天才能掰。

李秉昆接到下面人的汇报,有人在码头卖五文钱的熟玉米。

李秉昆的妻子白屏也得了消息。

六月二十四,俞有地带着成文买了50

斤米面去看岳母,也是替妻子给娘家上熟。

“妹夫,这是你哥专门从乌金山猎户手里花重金买来的兔子和野鸡,还有半只獐子腿,等会上炭火你亲自炙肉,别有一番风味。”

张氏听到敲门声,笑着继续和白永兴说,旁边一家人都陪在下手位。

“你大哥好歹是亲戚,帮忙打杂你也放心不是!现在学里人多,一忙就乱,自己人用着顺手。”

哐,哐,哐。

该死的,到底是谁在敲门!

“妹夫,让你哥先陪你喝一杯。我去看看是哪个街坊又来借盐。”

张氏起身,把碟子里的肉往白永兴面前推了推,不放心,又给他舀了一碗鸡汤,转过头冷着脸往大门来。

“怎么是你!”张氏看到俞有地气不打一处来,他们到今天这个地步,都是俞家害的。

“岳母在家吗?我来上熟。”俞有地推开门,后面跟着两个张家粮食店的伙计扛着米和面。

张氏见了外人,连忙换上笑脸,道:“在呢,在呢,正好小妹夫今天也来上熟。”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掂量着。

张氏领着四个人进门,两个伙计按照俞有地的要求把米面放进正屋。

喔,这家人生活不错,桌上有鸡有鱼,还有炭盆炙肉架,富贵人家!

白永兴有那么一瞬的不自在,又像是没事人一样站起来,笑道:“俞秀才,怎么有空过来?”

“白秀才有礼了!”

俞有地笑着把钱给两位伙计,感谢道:“两位小哥,这就是我岳家,以后还有劳你们费心了。”

“秀才公客气!”

“我们一定给您办妥。”

李老太看着眼前模糊不清的人影,听声音认出了俞有地,嘴角蠕动,欲言又止。

“外婆,我是成文。前几次来看你,你都去小姨夫家了没见到面,你身体还好吗?”成文拉着外婆的手,轻声问道。

“我好。你娘呢?”李老太,半天,才说。

“我娘在码头开了一间小吃店,每天做菜卖饭,日子过得还行。她要供我和成城读书。成城就是白成斌,他也很好。”

白永兴突然说:“大姐夫,快坐下,一起吃饭!”

李老太也闻到一股肉香。

“岳母,您得空也去俞家村坐坐,我和成文刚刚吃过,就不打扰大家用饭。”

成文放开外婆枯瘦的手,老太太眼睛不好,耳朵很灵。

“外婆,我娘拿了五十斤米面给你上熟,等有空,你也到我家去看看。”

“我老了,哪里都不去。”哪里能去女儿家里,惹人笑话。

就是她两个儿子也不让。

等俞有地一走,白永兴觉得吃什么都没了味,随便吃了几口饭,答应了李老大去私塾打杂的事,草草了事回去了。

“这个俞有地,今天也算是办了件人事。”处处碰壁的张氏终于露出个笑脸。

“考上秀才,看着气势都不一样了!”

张氏给李老大分菜,笑着说:“赶明儿也给你缝一件长衫。穿出去看着都体面。”

“阿娘,这鸡肉柴你咬不动,就喝碗鸡汤吧!”张氏给李老太端了满满一碗野鸡汤。

“你吃,孩子们吃!”李老太舍不得自己吃。

“都有呢。你大女婿送了五十斤米面,明天给你做杂粮疙瘩汤。”

“哎。”

第92章

“阿爹,五十斤米面,吃不了多长时间,舅舅家人多,我明天早上找小张哥再给外婆买二百斤杂面吧。”回去的路上成文提议道。

上一篇: 故人来 下一篇: 和疯批反派H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