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有地闻言,认真的看着长子,看他是理会了自己的意思,还是本身善良。
成文吓得以为自己说错了话,却听阿爹笑着说:“行。明天中午送过去吧,早上都出去干活了家里怕没人。让小张给你帮忙。我们后天早上再回去也不迟。”
“是。”
俞有地笑看着长子的紧张和得到允许的高兴,小孩子才把什么都写在脸上。
又何必纠结他的动机。
因为惦记着买杂面,成文早上背了一个时辰的书,就去张家粮店找小张哥帮忙。
“昨天不是才买了米面。都是上等的粮食。老人家一个月都吃不完。”
“外婆心善,肯定要和舅舅他们一起吃的。”
成文简单的说了一下外婆家的人口,小张和小吴听了也觉得对,老人爱孩子不舍得吃独食。
“那什么时候送过去?”
“午饭时间,我现在买菜回去给我阿爹做饭。”
成文买好粮食,提着新鲜的青菜回到住处,先蒸米饭,再练字,等饭熟了,时间差不多,开始用五花肉炒青菜。
自己先吃了一碗,急匆匆来粮店,又等了一会儿,小张和大嘴巴的小吴才送货回来。
“小俞哥,让你久等了。我们吃口饭。”
成文觉得幸好自己来的早,看两个人浑身都是汗,连忙说:“没事,你们先吃饭,不着急的,不着急你们慢慢吃。”
等小张小吴吃过饭,成文帮忙,三个人把四袋杂面抬到手退车上,往南街走。
“小俞哥,你和俞秀才真有善心。”小吴偷懒让小张推车,甩着手走,笑着说。
“哪里哪里。”家务事也不好多说。
“我看,你舅家也挺富裕,獐子肉贵得很,昨天那一块要三两银子呢!”也不知道成文小哥和俞秀才昨天吃了没!
“那獐子肉,和普通的猪肉比哪个好吃?”
“我也没吃过。我昨天和我阿爹吃了去的。”大舅母也不可能留他们父子吃饭。
小吴眼睛骨碌一转,替成文打抱不平,道:“昨天你和俞先生送过去的米面值一两五百文钱,你舅母连一顿饭都舍不得给你吃!太过分了吧。”
“我舅母看不起乡下人——”成文脱口而出,愣了一下连忙解释道:“大人之间发生了些事,关系不好。”
他没发现小吴攥紧了拳头,沉默一路。
张氏正给大家舀饭,又听到敲门声,不理会,她今天做了面条,给李老太做的青菜疙瘩汤。
“娘,这杂粮疙瘩汤好消化,老大和孩子们正长身体,天天干活累的很,我给做了白面饭。”
“好。我喜欢吃疙瘩汤。”李老太笑呵呵的接过自己的碗,低头喝了一口,又是酸菜,连盐都尝不到,唉。
门外面的三个年轻人没了耐心,成文也不讲究了,砰砰砰砰接连敲门。
张氏吃了半碗面,实在忍不住,才来开门。
“成文啊,有什么事?”
成文一把推开张氏,小吴和小张卸了门槛,推着粮车进了院子。
见三个人搬东西进正屋,张氏才慌了,笑着说:“成文,放着放着,我让你两个舅舅搬——”
屋里,成文小吴和小张,都看见桌子上的两样饭了,老太太吃酸菜疙瘩汤,他们吃肉臊子白面面条。
“成文——”张氏脸色难看的想要解释,成文冷眼看了她一眼。
“看不起乡下人,把乡下人送给老人的面就不要吃啊!这是当了彪子还要立牌坊。”
小张一下拦住愤怒的小吴,忙道:“你少说两句吧,这是人家的家务事。”
“你们虐待老人!”小吴喊道:“我要告诉俞秀才!他买的米面老人是一口都没吃上!”要不是俞小哥心善,不知道被瞒多久。
见成文不说话,只卸面,小张赶紧帮忙,不等张氏拿扫把赶人,卸了面三个人推着
车气愤填膺的走了。
“俞小哥,别伤心了!”走了很远,错过了成文回去的路,小张不得不出声。
“今天多谢你们。还请替我保密。”成文拱手,看了眼路。
“俞小哥放心。”小张答应了。
两个人回去。小张又嘱咐了小吴,今天所见所闻不要传扬出去。
等他下午送货回来,店里上到掌柜下到客人,都知道住南街的俞秀才岳家大舅哥一家虐待老人把女婿送的上等米面自己吃,给老人吃剩菜馊饭。
“不是让你不要说出去吗?”小张把绘声绘色还在讲的小吴人群里拉出来。
“凭什么不说。他们把俞秀才的好心当驴肝肺,欺负老人,事实如此。又不是我编造他们。”
小张叹气,他们都是乡下人,只托着亲戚关系在这边混口饭吃。
最是羡慕俞成文和他们一样,却能读书识字,成文第一次来买面,并没有看不起他们,渐渐的多了接触,跟着他也学了几个店里常用的字,学了些敬语,心里又感激又高兴。
偏偏这次坏事了,舅家不善,恐怕影响了成文的名声。
这话也不能说出来,小吴说的是事实,他当时也生气。
事后一想,也勿怪俞秀才买的多,不多不行啊,只怕他也是没想到他们竟然一口都不给老人吃!
好大的胆子。
“成文,想什么呢?”到了白水镇,俞有地下车,惬意的感受着熟悉的风,这会儿,俞荷他们已经回家了,他们也尽快回去。
“阿爹,我没事。”
“没事就快走,到家别这样蔫呆呆的,让你妹妹有机会说我的不是。”俞有地故作严肃的说。
“把你最近一段的学习情况说给你爷奶听听,好叫他们高兴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