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有功一把夺了宋老太的刀,宋老太眼睛都闭上等他砍,他又没砍。
“儿啊,娘知道你心软。”宋老太抱着俞有功,嚎啕大哭。
稻谷熟的时候,林镇长给俞有功一家安排了一个谁都不知道去处的好地方。
“现在朝廷移民,有些省地大物博,人烟稀少,无主之地随便你开垦,开了都属于你,还会免税三年!”
村里的几家佃户很是心动,互相商量着,他们要不也去!
族长目送几家真的跟着镇长走了,回去和张氏说:“人离乡贱——”
“树挪死人挪活,只要有地,我相信大家都不是懒的,比在村里强。”
张氏硬声道:“就你心善,秀花家的三间房一个院子那破烂儿,你竟花六两银子买了。宋老太可有钱的很。”
“等有地回来卖给他。”俞耿买的时候就有主意。
“你还不如现在就卖给马三面呢!”俞有地的心可不在村里。
张氏叹气,她怎么就没生一个这么能干的娃呢!
接着说:“改明儿我去问问俞荷她奶。现在太打眼了。”
“嗯。明天我们家开始收稻谷。”俞耿想着把自家的稻谷收了,他去俞荷家帮两天忙。
这事村里传的沸沸扬扬,俞荷听她们说,宋家很快招认,张家使了银子云云。
张家人晓得俞有功一家搬到哪里,张老丈和儿子们甚至留下住了几天才回来。
“秀花娘的三姑家堂嫂家三姨夫女儿说,张老丈认识那个村的里长。”
“搬迁去的民户都会重新分村,不会让他们在一个村开荒。我听说,地开出来真的就是自己的。镇长没骗人。”
几个人一抬头,看到顾大安领着几个陌生人旁边地里割稻谷。
“大安来了!”
“大安,俞荷家收稻谷今年就靠你了!”
“一个女婿半个儿,大安啊,好样的!”
大家夸顾大安的时候,俞荷悄悄从草丛里出来,偷摸的回了自家田里。
俞梅捂着嘴偷笑,妹妹又去听八卦了!
小八卦精。
马三面直起腰休息,笑道:“大安,有劳你了!人到了,你就回去忙你的吧!”
“阿娘,难得家里用到我。店里有有花和明辉,我和连生连鱼帮忙收稻。”顾大安笑着说。他们夫妻商量,大舅兄不在,家里就老人孩子,他留在家里帮几天忙省得有人打坏主意。
“好。今年托了老大的福,多收点粮。”也给外甥们多送点。
“是啊。大舅兄快考试了吧!”
“八月初九考第一场,还有几天呢!等他们回来,我们稻谷都归仓了。”
“是。十天左右家里的稻谷就收了。”顾大安打发俞荷和连鱼回去提开水,他叫了人就直接来地里了。
这十个打短工从北方来的人才知道,顾大安原来是这家的女婿,他们还以为是儿子呢!
马三面见一块地马上收完,连忙回家准备晚饭,俞荷俞梅也跟回来帮忙。
“做一锅肉臊子面,有汤有饭,他们吃了安稳。”马三面和面,俞荷俞梅切菜做臊子。
俞老头驾车往回拉稻谷,顾大安地里看着割稻,晚上天黑,大家才一起回来。
吃过晚饭,顾大安驾车带着他们去自家住,俞老头把稻谷锁在中院,晚上睡在中院看着。
忙了一天的李二娘唐大丫赵娟领着孩子,洗了澡就睡了。
第二天,又是全家出动,中途俞荷俞梅回来烧水准备饭菜。
中午俞老头马三面把昨天收的稻谷倒出来,她们就在前院锁着大门,看小兰花,晒稻谷,翻稻谷。
“姐,咋家院墙是得修了!”
“俞荷俞梅,开水有吗?快灌上一瓦罐,今天太阳大,小心有雨!”俞老头笑着说,等俞荷给他开门来。
等阿爷走了,俞荷和俞梅紧张的看着蓝天白云边翻稻谷,两个人一下午都忐忑着,生怕下雨!
傍晚,马三面估摸着时间回来做饭,两姐妹早早把稻谷收进屋了。
家里的九亩俞荷的四亩一共13亩,顾大安带着人收了八天,散了工钱,才带着连生连鱼回去。
回去前,还带了礼去族长家走亲戚。
“我舅兄不在家,有劳大伯多看顾一下家里。按说后天就是大比了。”
“你放心。村里收稻,人多眼杂,晚上我都派了信任的人守夜。”
俞耿欣赏的说,“别说有地看重你,你这年轻人真不错,不错!”
顾大安回去,俞有花转天就提着一条肉上门来。
“阿爹阿娘,这收了稻,你们先别忙,等有钱他们回来再耕地。”
“想让我干我都干不动了。今年多亏了大安,要不我们家的稻谷还在地里。”马三面放下粮食耙子去给俞有花倒水。
“娘,大安是你女婿,该他干的他就要干呢。昨天回去有人要猪肉,连夜杀了一头,这夏天的肉就是没有冬天好吃。”
第95章
俞梅手里拿着一把狗尾巴草村里回来,轻轻的合上大门,问窗户底下看书的俞荷。
“妹儿,你知道我发现什么吗?”
“什么?”
俞梅贴着俞荷的小耳朵说:“张家老丈在卖咸鸭蛋。顾家酒楼的咸鸭蛋也是他送。”
“秀花阿娘是张老丈的亲女儿,他们走了,生意张家做不是两全其美吗?”俞荷合上《白小姐》,看着姐姐粉嫩通红的俏脸,反问道。
“我以为——她们都说,张家阿爷贪贪图秀花阿娘的方子,才那么诚心实意的帮她。”俞梅借别人的嘴,说出自己的想法。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帮忙打架,帮忙报案,张老丈一家都靠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