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210)

作者:插柳成荫 阅读记录

“可以。羊毛他们是在这里加工,还是送到达州去?”

“达州有专门的皮毛大作坊,他们会用羊毛织地毯,做羊毛毡,羊绒衣,羊毛袜子帽子保暖,恨不得每人一件。

好的一件颜色漂亮的羊绒衣,要一二百两银子,小姐可以往城里衣裳店自己去看看,买的多是大户人家,每家店里样子都不一样。”

有市场就好。

“所有货给分成上中下三等,都收点,先带些去达州问价,回来我们再做打算。”

俞荷想了想,补充道:“看能不能欠一半的货款,等卖了再给钱。这样,一来可以保证我们下次收的货的品质,二来也能缓解货款压力。”

“行,我带着人去和他们谈。”张全知觉得这办法要是行,那他的三十匹马就有着落了。

“有劳张叔。”俞荷给他五百两银子做本钱,心里打算到时候利润五五分。

“好说。”张全知接了钱,头一回觉得钱重的压手,他已经从小东家手里接了一千两,不能让她失望。

送走张全知,俞荷带着顾嬷嬷杜婆子去院子后面整地,这路口的第一块平地,俞荷准备用来下辣椒秧。

宋大河几家看见她们又在挖地已经见怪不怪,忙自己的事去了。

“桂英,你们这一亩地,你准备种啥?”杨二嫂插着手来。

“种点高粱小米,你们呢?”这两口子给自己干活就下大力气,那乱石窖也能整平填土造成田。

“桂英嫂子,你说,我们把地整好,小东家不会自己要去种吧?”

桂英翻个白眼,骂道:“你那是杞人忧天,赶紧把心收到肚子里去。别让人把话传到小东家耳朵连累了我!”

“是是是,我就是……”

“小东家一言九鼎,说话算话。别一天还没吃饱就想上天。”

杨二嫂得了一顿骂,笑着回去了。

正月十四中午小谭架上驴车送俞荷到易家,再自己赶车回来。

俞荷被师娘拉着试了七八套明天穿的衣服。

“我俞荷穿什么颜色都好看。大过年的穿这套红袄怎么样?”

“师娘觉着合适就行。”俞荷不挣扎,放空自己任凭师娘打扮她。

“这套粉红也好看。这兔毛围脖雪白雪白的衬着你的肤色白里透红。”

“好看的。”

“兰嬷嬷,给她换上这套蓝色的短袄和裙子再试试。”

俞荷偷偷打个哈欠,瞌睡了。

第二天早上俞荷被打扮一新,穿粉色金丝锦短袄和同色马面裙,头顶两个可爱的小发髻,跟着一身深蓝色褙子罗裙,头戴金簪的邓三婶上了去王府的马车。

“王妃住在内院,东院叫静安院,前院是王爷和幕僚处理公务的地方,李侧

妃的院子在西院,我们今天直接从东侧门进出。“邓三婶昨天晚上说了半晚上的王府规矩,怕俞荷忘了,再叮嘱着。

“是,师娘,徒儿记住了。”

不知道经过了几个抄手游廊,俞荷眼睛只盯着师娘的盘金腰带,这是有品级的贵妇独有的荣耀。

“还请通传一声,易府老夫人携小徒俞荷觐见王妃娘娘!”

“易老夫人稍等,王妃娘娘,大早起来就问您可来了!”说话的是王妃跟前第一心腹大丫鬟绿翘,她是定北侯府跟过来的陪嫁丫鬟。

不会儿听珠帘脆响,屋里笑着出来一个香色衣裳的嬷嬷,道:“三姑奶奶好,王妃娘娘有请。”

“有劳晴灵姑姑。”邓三婶笑着说,带着俞荷跟着她往里走。

穿过大门,看到静安院三个大字,俞荷微低着头,忙跟上师娘的步伐。

“三姐姐,快请坐。”

邓钰细看了一眼王妃娘娘的气色还不错。

“这就是你和姐夫收的小徒弟吗?”

这声音温柔似水的好听,俞荷也不敢抬头看一眼。

“臣妇邓钰,携小徒俞荷,给王妃娘娘请安!”邓三婶跪下叩首,俞荷跟着行跪拜大礼。

“三姐姐免礼,晴灵,还不快请三姑奶奶起来!”听着一下就生气了,声音冷嗖嗖夹着寒意。

“是。三姑奶奶快请入座。”晴灵是笑着说的,旁边也有人给俞荷准备了适合她坐的椅子。

等两人坐定,晴灵领着屋里伺候的七八个丫鬟下去了。

“三姐,这小姑娘长得真俊。”

俞荷闻到一抹香香的冷香,规矩放在膝盖上的手被来人握住。

“抬起头来,让小姨看看!”

俞荷抬头,一下撞进美人的眼睛。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顾盼生辉。’曹植的《洛神赋》诚不欺我。

“小娃娃,看傻了?”

见俞荷乖乖点头,惹得邓欢捂着腰哈哈大笑。

在俞荷看来,美人又添了一股属于西北女儿的豪爽洒脱,就像那一望无际自由的旷野和风。

这样的绝世美人,才能生出鲲鹏小王爷那样俊俏的小郎君。

羡慕不来,羡慕不来的。

“小娃娃,我听说你买了庄子,组建马帮,这天天挑粪,是为何呀?”邓欢回到尊位,淡问道。

俞荷听得几分真心,连忙跪下答道:“回王妃娘娘的话,民女要种辣椒。

这辣椒是朝廷推广的外来物种,味道辛辣。师父说具有温中散寒,下气消食的功效。主治胃寒气滞,风湿痹痛,冻疮等。北地冬天寒冷,百姓食之可御寒……不可过食。”

“三姐,这孩子小小年纪也学得——”酸儒那套。

“俞荷家做的辣椒酱极香,要不,让她今天给你露一手?”邓钰出声阻止,建议道。

上一篇: 故人来 下一篇: 和疯批反派H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