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邓家的人。”
“王妃?”
俞荷点点头。
顾嬷嬷提着茶水进来了,笑问道:“你们两个说什么呢?”
“嬷嬷,我想买两个饸饹床,就是压饸饹面条的机器,回去我们也压饸饹面吃。”俞荷笑着说,这是她想了好久的心事。
“姑娘想吃,我给你做手擀面。”顾嬷嬷想起刚刚吃过的圆柱面条,很劲道,臊子汤也好喝。
“家里人多,我怕累着嬷嬷。嬷嬷跟着我是要享福的。我可舍不得您天天关在灶房。”
“小姐这话,我爱听。”顾嬷嬷给三人倒茶,坐下休息,这十几天马车真是坐的够够的了。
一夜好眠,清晨,俞荷带着小谭去陆家仓库,问家里有没有来接她,忙着算账的张豪存急忙跟着帮工出来看。
“俞老爷带了话,让我们带你回去。”张豪存看着高了一截的俞荷,笑着说:“家主也说,等小姐有空,接你去安城玩,小少爷和小小姐,您还没见过呢,戴着你的银镯子金锁必须得认人叫姑姑。”
“张大哥,好久不见,你这气势如虹。”俞荷也认出了张豪存,实在是他居然留起了大胡子穿衣打扮也大有不同,和以前斯斯文文的书生,判若两人。
“在这里做生意,人就得凶一点。我们的丝绸很受欢迎。”张豪存领着俞荷看了满库房的各种绸缎布料,还有上等云锦。
“张大哥,你们这生意了不得。”俞荷吃了一惊,好家伙,这一年得赚上百万两,她就说陆锡安大方的不正常。
“哪里,都是混口饭吃。”张豪存谦虚道,“小掌柜现在也是官家小姐,要不要拿几匹布料。”
“怎么能白拿。正好我也要给家人买布,张大哥给介绍一下,我买。”
“小掌柜还是和以前一样。爽快。跟我来,这边有颜色花纹更轻薄的好料子。我给小掌柜照拿货价,等你选好,直接送到白水镇家里。”
俞荷买了一百二十两的布料。
张豪存做了记号,把货单递给跟船的王管事,又问俞荷打算哪天坐船。
“张大哥,我牵了马,准备先去永明府看看我大哥,再回家。”
“那好,小掌柜把不用的行李给我,也给你先带回去吧。”
张豪存取了俞荷马车上的包袱行礼,连夜发船。
胡龙威见了张豪存一行,确认俞荷有人接,也出发去幽州。
俞荷见马车空空,就买了二百斤麦子等粮食,又买了洋葱西瓜等十几样种子。
驾马车往永明府走。
小谭背着弓箭,牵着三匹马,和小旋风一路戒备。
到了永明府,俞荷稍微休息了一下,就去永明书院找大哥俞成文。
“妹儿,你可算是回来了!”俞成文不可置信的看着和母亲很像的二妹妹,他还以为又是……
“大哥,你个子好高,我长个子了不会也这么高吧!”俞荷仰望着一米八的玉面书生大哥,她以后可不要和大哥这样高。
“奴婢给少爷请安!”顾嬷嬷和小谭给成文行礼。
俞成文连忙回礼,道:“这一路,有劳顾嬷嬷和小谭护着小妹。”
“少爷客气。”顾嬷嬷笑着说:“都是小姐照顾我和小谭多。”
小谭拉着俞荷的胳膊,偷偷给俞荷使眼色,大哥长得真好看。
“大哥,你吃饭了吗?”
“我们书院有食堂,走,难得你回来,我请你去顾家酒楼吃饭。”俞成文笑着摸摸妹妹的包包头,小孩子长大了。
“大哥,我请你。”
“好,看来妹妹赚到钱了。”俞成文笑着说,想起家里的桑树地。
两兄妹聚餐,顾嬷嬷
和小谭在旁边另外要了一桌菜,吃饭。
“阿爹带着俞梅成城阿娘去万县了,家里就阿奶阿爷和二叔二婶。三叔在县里开店。你呢?”
“我回家陪阿奶阿爷种地。”俞荷笑着说,“我要继承阿爹的三百亩田。大哥,你要加把劲儿,给家里那六十亩地免税。”
“去年过年,你怎么没回来?”阿爹可是千盼万盼他的宝贝老生胎闺女,回来陪他去盛京考试,见世面了呢!
“我在定边城外开了一家客栈,耽误了。”说到这里,俞荷觉得自己的右胳膊又开始隐隐作痛了。
“成城跟着阿爹去了盛京,现在一心想着将来去盛京生活。”成文夹一筷子麻辣豆腐,味道很好,不过不及家里的饭菜好吃。
“算是家里决心最大的一个人了。”
“大哥好好读书,也去盛京做官。那样我和小哥要去了,就可以投靠大哥。”
“借你吉言!”
吃过午饭,俞荷把顾嬷嬷准备的鞋袜衣裳给大哥,看着他一步三回头进了书院,带着小谭悠闲的往回走。
“小姐,大少爷长得真好。”
“我不好看吗?”俞荷笑着指了指自己。
“你也好看。但是不一样的好看。”小谭也分不清。
“你说得对。我看其他人都有书童,就我大哥形单影只。”
到了白水县,俞荷见了店里忙碌的三叔三婶,听三叔说起大哥没带书童去的永明府。
俞荷放下行李,就去张家粮食店找了和大哥相熟的小张哥和小吴哥和他们签了十年的活契,让他们带着自己的信去永明府找大哥当书童。
目送两个青年欢欢喜喜去了永明府,俞荷这才放心。
“俞荷,今晚在三叔这里住下,明天和你三婶和玉兰一起回去。”
傍晚,学堂和女私塾读书的龙龙和小兰花前后回来。
“二姐,你可算回来了!登高节阿奶可念叨你了。”龙龙上来挽着俞荷,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