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兰花有点怕生,赵娟推了她几次才怯怯上前叫二姐姐。
“俞荷,你们兄妹三个说说话,饭菜马上就好了。”赵娟把这个胆小的闺女也没办法,干笑着说。
看俞荷这大户千金的气派,把玉兰衬得更胆小怕生了。
想到俞梅这个大姐进城也和小兰花一样,赵娟又有点心安理得。
“姐,这次回来你就不走了吧,二哥都要说亲了。”龙龙和俞荷这一对老熟人,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
“说的谁家?”
第134章
“你知道二婶的为人,低的她看不上,高的又不敢说,我也不知道。”
俞荷微微一笑,回去有好戏看!
“说别人的事,你自己书读的怎么样了?”俞荷摆出当姐姐的端正,笑问道。
“姐,我每天都有背书,练字,枯燥乏味的很。今年过年你去找大伯还是在家?在家的话,我带你去山上抓兔子。”说起抓兔子龙龙兴奋不已,像小时候调皮捣蛋样。
“我牵回来两匹马,你可以学骑马。”
“那我每个月回去两天,我要学。”
赵娟端着掌盘进来,就听着乖乖读书的儿子又要调皮捣蛋了。
“龙龙,收拾桌子吃饭。”
“好的,阿娘。”龙龙站起来,带着俞荷出门洗手。
小谭和顾嬷嬷也端着菜进来。
等俞有钱洗手坐好,赵娟请顾嬷嬷和小谭坐下一起吃饭,被她们推辞了。
拨出一部分菜拿上,安排她们去厨房吃饭,赵娟坐下先给俞荷夹菜,笑着说:“俞荷,试试烤鸭和烧鸡,是不是还是原来的味道。”
“好。”俞荷夹起来一个鸭脖,热的带点腥,腥味不重,卤味偏淡,咸了。
“好吃的。”
“城里的口味和我们不一样,我们也是根据客人的反应,调整的配方。”
俞有钱笑着说:“除了烧鸡店,我还开了一家杂货店,卖粮食和绣品头花,收生丝,说起生丝,我们家八亩地养蚕,一年有五十多两的进账,现在乡邻都种桑养蚕。”
俞荷仔细的听着,筷子落在凉拌藕片上,清爽入味,是熟悉的味道,好吃。
等俞有钱把自己的生意说尽兴,俞荷也吃了半饱,淡问道:
“王大爷还养鸭子吗?”
“养。都被陆家收买了。”说起陆家,俞有钱掩不住的羡慕,道:“陆家这两年做南北运货的大生意,陆锡安又有仙江知县在背后支持,俨然水上新贵,与往日不可同日而语。”
“我在达州听他们卖丝绸茶叶,年入过百万两白银。”
俞荷在俞有钱头上敲闷棍。
“啊,他这么有钱!”俞有钱赵娟不敢置信,“怎么可能,想当初,他就是个穷小子,没人没钱。”
“是真的。我买了一些布料,他在达州还有纺织染料作坊和羊毛作坊,丝绸卖到西域。又把精美的羊毛毯卖去盛京。”
俞荷说,那这事就是真的,俞有钱有些后悔,给陆锡安两个孩子百日宴上的礼少了。
吃过饭,赵娟把俞荷安排在西厢玉兰旁边的房间,小谭和顾嬷嬷住客房。
取水方便,又有专门的洗澡间,三人彻彻底底洗了个热水澡。
龙龙拿着书来和俞荷交流功课。
玉兰死死的抓着赵娟的衣袖不脱手,赵娟只得带着她去洗澡睡觉。
第二天清晨,吃过早饭,俞荷带着小谭顾嬷嬷买了粮食和肉去李家看望外婆。
张氏开门,作假看了半天,才慢哒哒说:“俞荷回来了?快进来。”
又朝着院里喊道:“阿娘,二娘的小闺女来看你了。”
“你说谁?俞荷回来了,她这两年野到哪里去了。”李老太声音洪亮,从屋里出来,背挺得笔直,嘴角带着讥笑。
“女子以贞静为美,你这样的嫁不到好人家。”
“大舅母,外婆这是明晃晃的嫉妒我呢!”俞荷并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看来,外婆这两年日子过得不错,眼睛亮了,腰背也挺直了。想来二姨夫和姨母日日给您送粮食银钱,吃得好!”
小谭和顾嬷嬷怒瞪着李老太,这老东西为老不尊,还倚老卖老。
张氏气短,家里的粮食都是俞有地和成文送的,白永兴一斤都没送过。
因为俞有地,她家四个女儿嫁的都还不错,因为攀扯俞有地的关系,他也没揭穿过,她家的日子比前两年松快了一些。
老太太每天能吃饱饭,也有闲工夫出去说闲话,眼睛腰背走路,确实比前两年好多了。
“大舅母,我本来给外婆打了一个金戒指,现在看来,她不愿意要。”
顾嬷嬷立刻拿出盒子,打开让张氏和追上来的王氏看。
二人看着金灿灿的实心戒指,眼中多了怨怼,这老太婆为难俞荷,是还惦记着给李三娘出气。
白永兴不待见李三娘,关俞荷他们家什么事,真不是个东西,老糊涂了。
“俞荷,你外婆被你二姨前儿哭闹了一顿,心里不舒服,你别跟她一般见识。”
“我二姨怎么了?”
“白永兴要抬张小翠做平妻,你二姨不愿意搬出了你爹,两个人不知为什么大打出手。”张氏语气中带着讨好和幸灾乐祸。
“你外婆去调解,两口子当着你外婆的面,又大打出手,打的鼻青眼肿,现在都在家里养伤。”王氏跟着说道。
俞荷一笑,“既然外婆不喜欢我的礼物,这戒指就给大舅母和二舅母。我今天要回村,就先回去了。”
俞荷说完,顾嬷嬷将戒指盒交给张氏,三人从李家出来就听见背后三人吵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