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273)

作者:插柳成荫 阅读记录

丹慧领着几个孩子跟着满城的人一起看热闹。

“王妃娘娘,好威风!”香萱憨憨的说。

“是呀是呀,都是带刀护卫,有八百人之多。”朝念收起小手指,她刚刚数了,不算丫鬟,护卫有八百五十人。

“我们回去吧!”朝云拍拍膝盖上的土,提醒道。

“走,回去开店。”丹慧带着七个孩子往回走,为了看热闹,他们连早饭都没吃。

不日,皇帝册封周王之子赵槿为平南郡王,恩准在象郡修建平南郡王府,主政象州,这是第一位封地不在其父境内,又有实权的郡王,影响和意义重大。

——

“俞荷,邓郎中写信说五月初,他们要来万县。”俞有地下衙回来,递给俞荷一份信。

“你觉得会因为什么事?”

“师父想我了吧。”俞荷接过自己的信,拆开一看,又看眼亲爹,难道师父没说吗?

“你就没有什么话要和阿爹说?”俞有地拿起小女儿桌子上精致的小点心,假装没认真听。

“我的米粉店生意红火,南镇一百五十亩地种了做米粉的普通水稻,长势良好。

我准备把村旁边三十亩沼泽地买了,六月种一湖的莲花,再湖边建一个凉亭,开一家文昌茶社,为文人墨客免费提供茶水点心。”

“阿爹,你说,我这主意怎么样?”

顾左右而言他,就是心虚。俞有地只好问,“你阿娘又去米粉店了?”

“是。阿娘觉着家里呆着没事可做,不如去米粉店帮忙,小谭也在店里。顾嬷嬷在南镇看着毛永利管着村里的米粉作坊。

据我观察,咱县上的大地主都种香米。我把今年不收香米的牌子早挂出去了。小谭说街上已经有陌生的行脚商。”

小俞荷说话现在是滴水不漏。

“晚上,吃什么?”

“香米饭和蔬菜汤。”

俞有地又拿了一个小点心走了,纳闷这次家里做的点心好像更好吃。

李二娘踩着点回来做饭,小谭也跟着回来。

俞荷做好米饭,准备好菜,等着阿娘炒。

李二娘用豆瓣酱炒了蒜苗回锅肉,做了一盆酸菜鱼片,炒了一盘水芹菜,一盘青菜。

等俞有地坐下,俞荷让小谭坐在自己身边,一家四口吃起晚饭。

李二娘笑着给俞荷夹菜,又温柔的和小谭说:“小谭,别拘束,想吃什么自己夹菜。”

“谢谢夫人。”小谭点点头,吃相斯斯文文。

就着爽口的酸菜俞有地吃了两碗米饭,带着狗孙子小旋风出去散步。

俞荷收拾厨房洗碗,李二娘院子里和小谭一起泡脚,然后三人一起上街散步。

初夏,是万县最舒服的时候,不热不燥,湖水环绕,只要有一条小船,就可以看尽附近的美景。

南镇距离县城只十里水路,来去一趟花不了一个时辰,因为四周都是新开出的稻田和莲塘鱼塘,现在到处一片绿意盎然。

俞荷把自己要开茶楼的想法和阿娘分享。

李二娘笑盈盈听着,前两年陪俞梅绣嫁妆,她现在才发现自己不喜欢待在家里,喜欢出去和人一起说话,看热闹。

“要不,阿娘跟我去南镇住几天。丁主簿给阿爹派了两个长随照顾他的饮食起居,阿娘不用操心阿爹会饿肚子。”

晚上回来,李二娘就和俞有地说,她要去南镇住几天,帮忙看着俞荷建茶馆。

“去吧。正好我最近要下村,也顾不上你。”俞有地换上俞荷给买的新袜子和布鞋。

武灵儿和丁香凝来找俞荷去游湖,俞荷已经带着阿娘和小谭回南镇。

“香凝,你说,我们在上元节碰到的那个姑娘会不会是俞荷?”

“我们县上,没有哪家姑娘的容貌能越过俞荷。虽然戴了面具,可身形很像。”

主要是县里镇里姑娘的家势,她们都知道,只有俞荷大哥是探花郎,父亲是知县,算是万县身份最好的姑娘。

丁香凝想起大人的叮嘱,忙道:“别说,坏人名声可不是君子所为。”

武灵儿嘟着唇,朝无人处翻个白眼,丁香凝聪明是聪明,就这点不好,过的太小心翼翼了,在她眼里,女子名声比天大。

阿爹说过,她喜欢谁,抢了就是,他们武家儿女爱憎分明,不拘小节。

“香凝,你说,是不是她?”武灵儿小声道。

丁香凝蹙眉不语。

“你也觉得是,对不对?”武灵儿心里乐开了花。

丁香凝随她自说自话,阿母交待了,就当无事发生。

——

回到石头屋,李二娘看到门口多了一个大鱼缸。

“俞荷,你什么时候养的鱼?”李二娘看到鱼缸里游来游去的九条锦鲤很喜欢。

“今年上元节开始养的,好看吗?”俞荷脸蛋顿时红扑扑,笑着说。

“好看,胖嘟嘟的一看就很贵。”李二娘拿过旁边的鱼食,轻轻撒了几颗,鱼儿飞快的来食。

“俞荷,这鱼真聪明。红、黄、白、黑,这两条红白鱼最好看,你看这条像不像戴了一个红帽子。”

“阿娘,它就叫小红帽,是小谭的爱宠,顾嬷嬷喜欢这条红鲤鱼叫小红,你喜欢哪条……”

李二娘空坐着,就这样看了一早上的鱼。

“阿娘,吃饭了!”俞荷做好饭才叫她。

“俞荷,你这里真舒服,收稻谷我也帮忙!”

“好。你愿意,还可以去米粉作坊做米粉,这边的人,做米粉和我们不一样,他们做细米粉,是切出来的。”

吃过饭,俞荷领着阿娘去看她位于另一个地头的米粉作坊。

上一篇: 故人来 下一篇: 和疯批反派H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