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35)

作者:插柳成荫 阅读记录

天气见冷,南下的商人赚了钱要回家过年,北上的商人驮着丰厚的商品和鼓鼓的荷包要到南方,一年忙到头,总要回家一趟。

烤鸭,也成了这最后一批赶路人路上的吃食和带给家人的一种美食。

“俞荷,到十月底,码头就没生意。我们最近再加把劲,合力把这短时间的钱赚到钱。”俞有钱笑呵呵来找俞荷去王庄挑鸭子,冬天鸭子涨了五文,当然要选好的买。

“记得明天把佐料买回来。”烤鸭量大,佐料蜂蜜消耗大,一次要的多可以便宜点,俞荷列了详细的清单。

“记得!”

“走!”

俞有钱套上牛车,叔侄俩一起往王庄走,碰到村头大槐树下烤火片闲话的老人。

俞有钱从牛车上下来,又把俞荷也抱下来,两个人叔叔伯伯大爷挨个儿叫着打招呼。

“老三,你家烤鸭卖的好,过年我也要买一只。”俞耿,俞家族长也是村长,笑着说。

“没问题。大伯,你和叔爷们聊,我们去王庄买鸭子,现在鸭子一只要三十五!”

“那你快去。”不耽正事。

等俞有钱牛车走远,俞耿笑着说:“我们家离水也近,明年也养些鸭子。”

“有地家这小买卖红火的让人羡慕。”

“就是,明明每年大家都做一样的活吃一样的饭,今年他家突然忙起来了。”

“还真不习惯。”

王老二躲在人堆里咽口水,他喝过俞记的胡辣汤,又辣又麻哨子还脆,菜都好吃。烤鸭太贵又不分开卖,他还没吃过。

俞有钱俞荷很快到王大爷家,有鸭经济正收购他们的鸭子,鸭子冬天掉秤,养肥赶紧就得卖。

“大爷,还是三十五一只?”见这个人要的不多,俞荷走到王大爷身边,小声的问。

王大爷点头,示意他俩等会儿。

“老王,照我说的价,剩下的一百五十只,我都要完。”

“那鸭子是给他们留的。明年您早点来。”王大爷把鸭经济送走,知道他消息灵通,这里不够,还会去别家。

“行,明年多养点。我帮你卖。”

“没问题。”

俞有钱差点把王家留了三年的种鸭都买了,凑够一百六十只。

哼。

没想到吧!

正要大干一场,却被告知原料不够。

俞荷坐在车头,笑眯眯摇晃着两条小腿腿,把裹着头的围巾扒拉扒拉,这冷的天,屋里烤火它不好吗?

俞荷见俞有钱坐过来,先发制人,道:“别家的鸭子不知道怎么喂的,做出来不好吃会砸招牌。”

俞有钱伤心的一下离她八丈远,这小孩子她就是故意的,她买的佐料就是刚够腌制这些鸭子。

纽扣大小的人,心眼子比筛子还多!

他从小到大不知道掉水里几十回,怎么就没这心智。

马三面见这两人弄回来这么多鸭子,吵的要把房顶揭了,一边生气一边跟着去后院卸货。

“娘,笼子王大爷借给我们,就这样放着,我决定三天把它卖完,咱家烤鸭生意今年到头,要吃明年再来!”

“你说什么!这么多的鸭杂怎么弄干净。要不是我们家人多亲戚多,都要扔了。”送人也不好送,鸭肠又难洗。

俞有钱才不管他娘的抱怨,跟俞荷商量,一天五十只怎么卖法。

“你就说停业大酬宾,回馈新老顾客,最后三天烤鸭只卖一百三十九文!”

张嘴就便宜十一文,不愧是他大哥的孩子,就是大方。

“明天不卖,先把通知发出去,一天只卖五十只,一人只能买一只。”

给大家留个念想,明年再来。

俞有钱觉得小孩子心眼太多会长不高的。

“大哥二哥三哥小哥,还有龙龙和姐,快帮忙弄调料,三叔要三天把鸭子卖完,今年都不卖了。”俞荷得意洋洋跑回来,院子里喊人。

正做晚饭时候,李二娘三妯娌也出来看,俞荷骄傲的挺着小胸脯告诉她们,今年王大爷家鸭子卖光了,没有鸭子还卖什么烤鸭!

“这么好的生意,怎么说不做就不做呢!”唐大丫第二天去卖胡辣汤一遍又一遍看贴出来的通知,她一个字不识,也把这些字会背了。

俞有钱觉得扎心了二嫂。

“只有胡辣汤,今天没有烤鸭,明天早上有五十只,大家一人一只再来买。”俞有钱大声吆喝道,李管事愤怒的从长队里出来。

“怎么就没了?我今天第一个排队!”

“李大爷,你看这个通知。”俞有钱领着他看,读了一遍通知。

“大家理解一下。邻居养的好鸭子卖完了,为了品质口感,为了货真价实,我们俞记的烤鸭再卖最后三天!”

“为了回馈大家……”俞有钱好话说尽,才把买烤鸭的这批人送走。

连胡辣汤都卖的快。

俞有花照往常的时间来,大缸都洗了,笑问道:“今天怎么这么快!大安说家里要猪粪吗?随用随取,他忙不过来送。”

“要,肯定要。还是原来的价。家里现在有钱,不能扯磨亲戚。”俞有粮抢话,笑着说,“是不是,老三?”

“二哥说的对。有花,过几天我们空闲了就来拉。明儿不做胡辣汤,你快给大安说一声,别是把好肉都给我们留了,价钱又收的低。”

俞有钱这话说到有花心里了,他们夫妻对娘家好,娘家也看到了,这就行。

“好。那我回去帮忙了。”

俞有钱三个也赶着回去杀鸭子,五十只鸭子杀好处理干净,可不是什么轻松活。

全家人分工合作,到半夜才把五十只鸭子烤出来,还要上色,忙到天亮。

上一篇: 故人来 下一篇: 和疯批反派H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