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正浩冷笑:“老夫即刻清理门户,绑了你去陛下面前陈情,还有余地!”
手一挥,数百亲兵将院子团团围住。
冯栩却纹丝未动,院里静悄悄的,甚至没有一个亲兵来驰援他。
只一瞬不瞬盯着宣正浩双眼:“你们的君臣之情?有那玩意儿么?”
他闲闲起身、在房里踱步,依然盯着宣正浩,满目讥诮:“是你宣氏身为昭王母族,扶持年轻的昭王,又助他扶养幼弟、替他养育外室子,他一朝登临大统,却让你们继续坐冷板凳?”
“是征和二十年,昭王尸骨未寒,你们紧锣密鼓拥立永平王的杀父仇人?”
“是凤鸣四年,你冒着夷三族的风险,率先发兵勤王的从龙之功,却只换了个和崔氏同等的待遇?”
“还是你一遍又一遍给永平王塞女人,塞得所有世家都在看笑话,他元旻才勉为其难从旁系联了两门姻亲?”
“还是你宣氏兢兢业业替他元氏守两大关隘,却只换来永平王改制削权?”
“你宣氏,同翊国永平王有何君臣之情?”
宣正浩沉默不语,逐渐握紧拳头、微微发颤。
望不到边的边境苦寒,看得到头的仕途狭隘,不止贯穿他五十多年光阴,也镂刻在宣氏祖祖辈辈的骨子里,随血脉流传到子子孙孙千秋万代。
他宣氏,生来就该比别的世家多承受这些么?
冯栩觑着他神情,笑得更如沐春风:“何况,方才武卒营并未将内卫杀干净;至于你调兵……我怎么记得,从临梁郡登上神武关,用千里镜是可以探察到你们有兵马调动的!”
“宣大人不妨猜猜,此时此刻,宣氏勾结北宛、弑君叛国,朔宁府边军哗变,这些消息已传到哪儿了?”
“临梁、广宁、建兴?还是怀阳、洛京?亦或是——昇阳?”
“宣大人,你可还有得选?”
宣正浩的额头不断沁出冷汗,濡湿领口、滴到地面……
“大不了老夫率阖城将士殉国,还得个千秋万代配飨太庙”,半晌,他双唇翕动,仰起头冷然道,“同样是世代公爵、同样是戍守苦寒之地,为翊臣、为宛臣又有何区别?”
冯栩声音柔和,含笑注视着他:“为翊臣,历年税收财赋八成之数上交朝廷,再由朝廷统一发拨军资。若未得君主和三公首肯,顷刻粮草尽断;况朝廷军改在即,你这朔宁府能维持几年都难说。”
“为宛臣,朕授你全权印信,所有的兵你自己养,大部分赋税你自行入瓠,以臣属之名,行藩国之实,如何?”
他的声音带着难以言喻的诱惑:“你需要做的,仅仅是每年向柘枝城上缴两成税赋,以及在大宛骑兵挥师南下时,行个方便,如何?”
宣正浩眼瞳急遽收缩,喉结上下滚动不休,半晌后,双膝一弯、铿然跪地。
“臣宣正浩,拜见大宛汗王陛下!”
第109章 长烟落日孤城闭
痛,好痛!
胸腔像是被撕扯开来,心肺的位置空荡荡的,好似已感知不到心跳。后背、胸膛一大片都火辣辣的,腹腔却凉凉的、可能是内脏掉出来了吧。
蜷了蜷手指脚趾,除了左手、其他都没有知觉,右手手腕、双足脚踝都痛得钻心、痛到麻木。
元旻眨了眨眼,一团模糊不清,不是黑白灰中任何一种,只是重重虚无。
“陛下,可感觉好些了?”
耳畔传来天枢的声音。
喉咙干得发疼,双唇也皲裂了,元旻张了张嘴,只发出几个低哑含糊的音节。
“能张嘴了,快……”,开阳催促,“拿水袋来。”
元旻感觉头部被轻轻托起,一股温热的液体流进口中,润湿了口舌和喉咙。
身子稍微挪动便痛不欲生,他定了定神,忍痛喝了几口水,清了清嗓子:“有个锦袋,朕随身带着的……”
天枢忙问:“是不是白色的,收在袖中?”
元旻轻轻“嗯”了一声。
天枢叹了口气:“锦袋被那贼子斩碎了,有两粒化进血水里捞都捞不起来,还有一粒当时就给陛下吞服,眼下还有两粒。”
元旻深吸一口气:“甚好,扶朕坐起来吧。”
远远传来元晞的声音:“伤成这样,陛下还是躺着好些,咱们必定拼死护送陛下回到昇阳。”
元旻唇角弯了弯,吸气压住疼痛:“朕身中剧毒、手足皆废,已无力回天。纵回昇阳苟活,如此孱弱君主,于江山社稷有百害而无一利。”
顿了顿,他伸出左手摸索着:“大哥。”
元晞忙紧紧握住了他:“陛下,臣在。”
“大哥,问你要个人”,元旻脸上挂着笑,痛的发颤,“国赖长君,把承陵过继给朕吧。”
元晞声音哽咽:“臣眼盲心瞎,未能尽早察觉宣氏谋逆之心……”
“听我说,时间不多了”,元旻打断他的忏悔,“事已至此,还请大哥摈弃私情,一切以国体为先。”
元晞弯腰跪了下去,攥住他的手剧烈颤抖,嚎啕大哭:“臣都听陛下的。”
远方传来人声马嘶,像沸腾的潮水,一迭一迭汹涌着灌入双耳。
在元晞的搀扶下坐直上身,元旻又道:“开阳,朕记得你有一种药丸,可抑制痛觉。”
开阳:“是,不过药劲过了会加倍疼回来。”
元旻微微摇头:“全拿出来用吧,朕活不到疼回来那天了,却还有太多事需要交待。”
开阳从腰包里取出药给他服下,过了半晌,他因剧痛而抽搐的面部逐渐平静了。
所有人都沉默着围到元旻身边,定定注视着他涣散的双眸,天权更是从随身的革袋取出炭笔和纸张,洗耳恭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