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有钱有闲没有命,只好出山做王妃/三魂为聘,七魄为礼(575)+番外

作者:肆意满 阅读记录

不出他们所料,这口锅,确确实实砸在了周昊身上。

周洄所言,格外清晰明了的将太子推至前头挡着。

百姓中有人诵周洄一声“陛下英明”。

但更多的人,依旧跪地不起。

包括周献。

周洄这才出声道:“献王还有话讲?”

周献继续拱手:“太子殿下已经五日未上的早朝,此事,亦是蹊跷!”

裴严道:“殿下重病,早已与陛下告过假了啊。”

周献:“太子身为储君二十六年,从未这般,哪怕是看座朝堂,也未曾告假超过一日。”

周洄面色难看的很,咬牙道:“今乃四年一度的朝京节,献王当真要在此处关怀自己兄长而影响朕的行程?!

恃宠而骄,献儿也要分得清轻重才是。”

周献低头高声:“儿臣不敢!儿臣忧心太子殿下的身体,所以便多查询问道了一番。”

人群中,萧澄带着身穿布衣的朱婉卿适时现身。

朱婉卿双膝跪下,朝周洄磕头道:“陛下,宫中有言太子殿下卧床不起歇养于太子府中,但儿臣于太子府中,压根不见殿下回府啊。

六日前,纯贵妃薨逝,殿下夜深被请入宫后,便再未回府,陛下,儿臣实在忧心……”

第492章 报果

她说着声泪俱下。

卫府门前,人群聚集得将前路都拦了个水泄不通。

周洄脑中突突的跳。

他盯着下头跪着的周献与朱婉卿,拳头攥紧着,撑头道:“究竟是何人乱传的消息,太子此番病来如山倒,朕让御医在宫中日夜不歇的守着。”

周献今日的目的,难道不止翻案重查?

周洄思虑着,前些日子周昊在宫中反时,他确实未见这名萧澄的心腹!

但太子府中人,早已被他监控着啊,朱婉卿又是如何逃出的?

所以……在他传周昊之前,在周昊反之前,周献便猜到了?

萧澄不在,必然是得了周昊的许可。

如今萧澄带着朱婉卿前来,是为助周献。

也就是说,周昊与周献,早已互通一气吗?

可若是互通一气,若是被他们猜到自己的所为,周昊又为何肯铤而走险,如今成一具尸体躺在宫中?

还是说,萧澄与朱婉卿背叛了周昊?

周洄心中得出两个结论来。

但不管是哪个结论,他既已同意翻案,周献又为何还要这般不依不饶?

他今日,便是逼他说出太子谋反已死的消息来,于他还能有何助力?

周洄脑中百转时,周献高声道:“可儿臣有耳闻,太子殿下已于几日前、于皇宫内,反之!”

此言一出,百姓哗然。

朱婉卿更是吓得跌坐在地,止不住的颤抖。

周洄咬牙,一字一顿的念:“周、献!”

周献还在继续:“眼下据太子妃所言,似乎便更真了,纯贵妃身亡当日晚间,父皇因事召太子殿下,而后至今日,五六日再无人得见太子。

父皇,前后所合,您是已发现了什么?

苍天有眼,成千上万百姓跪于此地,对卫府一案,还请父皇不要隐瞒!好祭卫家亡灵啊!”

周洄想公布于众的时间,意在朝京节后,他借命成功之后。

届时,太子构陷卫府,是因忌卫家与周献的关系,与周禹的关系。

卫家之势,单单与太子算不得多有羁绊,太子心胸狭隘,必要毁之,以防这储君之位易主。

而他周洄则是细察许久,终是有了证据连夜召周昊入宫,想要一个闭门的解释。

谁知周昊忧心此事败露储君之位被代之,又因献王受宠、禹王功勋而忌之,早已起了反心。

暗中勾结三千营掌执,于宫门内意图灭父弑君。

结果,事败,拼杀之中意外中箭而亡……

而周献的死,自然也是周昊暗埋杀手所为。

彼时周昊此人的狼子野心、灭忠义满门、弑君杀父……条条罪名下来,谁人还会去怀疑他兄弟相残这一笔。

周洄的计划,如此合理又完美。

可眼下,周献此刻便要逼他道出这些!

那明日他再死……

算了,周洄心中妥协,周献早死晚死,不过在于故事如何编罢了。

他站起身来,颇为痛心道:“朕,教子无方啊!太子周昊,确实已然身亡……”

霎时间,北风刮起一层粉雪,扫得人面上心上皆是一凉。

人头攒动的地界,这份安静便显得格外诡异。

百姓连议论声都收住了,仔细听着周洄编排好了的故事……

周洄讲完,还抹了一把眼眶,无比懊悔自己教子无方而折损了卫家满门忠烈。

他愧对,他会为卫家立护国将军府之陵园,传皇家代代清明祭拜。

如此,他便还能名声清白。

卫府一案,半个时辰不到,便在这几句教子无方,妒之忌之中了了。

周洄再看下头中心处跪着的二人,“朕瞒着,只因朝京节在即,避免生出些旁的岔子来,绝无姑息之意!”

侍卫将萧澄与朱婉卿压了下去。

而周献,依旧跪着。

周洄冷了眸,“此事细则,降罪执行,依旧全权交由献王,献王心系卫府冤案多年,朕知,快快起来罢。”

周献不起,百姓亦不起。

朝京节期间,外来之人学子最是多。

科考参谋、上京书院、名人雅士、吟诗作画等,皆是他们在一睹圣颜之外所重视之事。

而沈邺的声望与文采,无疑是年轻一辈学子中最为敬仰钦佩的。

这些日子,万谏书院的学子们便是沈邺手中的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