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燕王殿下有喜了(230)

兰卿晓不介意,仵作也是这么验尸的嘛,“没事的……”

小星掀开那块白布,起初还勇猛大胆,现在却怂了,立即别开脸不敢看。

她从杨庶人的头部开始察看,杨庶人的脸死白死白的,比寻常的尸首都要白;皮肉有点干瘪,面部、四肢和身上没有明显的伤口。

“大将军,奴婢要看看杨庶人身上有没有伤口,你和小星在外面候着他。”兰卿晓没有半分惧怕,“冯嬷嬷留下来。”

“啊?”冯嬷嬷惊恐地摆手,往后退两步,“奴婢也害怕……”

“你留下来协助卿卿!”刘岚彻冷声吩咐。

冯嬷嬷没有办法,认命地留下来。

他们出去后,兰卿晓吩咐道:“你把杨庶人的身躯翻过来,我要看看她的后背有没伤口。”

虽然冯嬷嬷掌管春芜院多年,也见过不少死尸,不过就是不敢碰触死尸,而且认定会倒血霉一整年。现在,她恐惧地发颤,硬着头皮搬动尸首,脸转向一旁。

兰卿晓道:“不要动,就是这样,我看看。”

她解开杨庶人的衣裳,先察看后背,接着是双腿。奇怪的是,杨庶人的身上没有任何伤口,而且皮肉有点干瘪,不像是今日刚暴毙的。

从头到脚仔细地检查一遍,兰卿晓没有发现杨庶人有任何伤口,或是挣扎、反抗的痕迹,手指、脚趾完好无损,而这正是最吊诡的地方。莫非她是在睡梦里无声无息地死去?

她年纪轻轻,没有隐疾,怎么可能半夜暴毙?

太奇怪了!

刘岚彻在外面喊道:“卿卿,好了没?”

兰卿晓示意好了,冯嬷嬷立即放下尸首,逃也似的出去。

看见卿卿出来,他连忙问道:“可有发现?”

兰卿晓摇头,“奴婢没有发现杨庶人身上有伤口,这正是可疑之处。”

“暴毙……杨庶人许是有隐疾,或是受了内伤而死,这从表面是瞧不出来的。”小星道。

“这需要仵作来验尸才能确定。”她心里的疑团更大了,不过这件事只能到此为止,毕竟刘太后和陛下没有下令彻查杨庶人之死。

他们离开春芜院,她若有所思,刘岚彻和小星为了文圣与武圣说了一路、争了一路。

兰卿晓让小星回毓秀殿,尔后跟刘大将军告辞,“奴婢回针工局了。”

刘岚彻笑道:“我送你回去。对了,那套幻月剑法还差几式,今日我正好有空,再教你一式吧。”

她想了想,决定学完一式再回去。

在那座偏僻的殿宇后面,很快她就学会新的一式,耍了三四遍之后,他提议:“不如我给你喂招。”

“好呀,不过不要让着奴婢。”

“小心!”

刘岚彻挥剑直刺,沉稳绵密,却在半途突然变招,变得凌厉迅猛。兰卿晓面色微变,仓促应对,险些被削下手臂,往旁侧一闪才堪堪避过这诡异的一击。

登时,她的脊背冒出冷汗。

此后的数招,他不是招式古怪刁钻,就是变化莫测地变招,有时一招变化四五次,令人眼花缭乱。

她疲于应付,不敢懈怠半分,数次被他击中,不过还算敏捷机变。

好在他只用招式,不使内力,不然她早就摔飞。

“最厉害的一招来了,小心!”刘岚彻提醒。

“放马过来!”兰卿晓斗志满满,觉得这样的对招很有意思,可以迅速地提升实战经验。

他挽了个漂亮的剑花,下一瞬便是变幻莫测的剑招朝她刺去,时而狂风暴雨,时而巨浪滔天,时而诡谲玄幻,好像一招里蕴藏着数十式,诡异而霸道。

她傻了眼,这如何应对?

她看不清他的攻击点在哪里,看不清这招的路数、要点,硬着头皮迎战,简单粗暴地一横一竖一划。

虽然阻止了他这厉害的杀招,然而,她根本招架不住他汹涌的力道,往后急退。

刘岚彻见她往后仰倒,抢步上前去拽住她的手腕,将她拉回来。由于力道过猛,她撞向他,不过她已经不是初学的时候那般被动,一掌拍向他的胸口,以此借力稳住身子。

他想象中的把她抱在怀里没有变成现实,心里失落得很。

失去了这么好的机会,太可惜了。

“大将军,你这是什么招?奴婢看不懂,也不知如何应对。”兰卿晓好奇地问。

“看不懂就对了。”刘岚彻魅力十足地眨眼,“我这招虽然复杂,但大多数是花招,你这么糊里糊涂的一横一竖一划,正好破了这招。”

“当真?你不要骗奴婢。”

“我怎么会骗你?自然是真的。再喂你几招吧。”

“今日就到这儿吧,奴婢要回针工局赶绣活。”

刘岚彻无奈地送她回去,隐身在隐蔽处的鬼见愁立即飞回存墨阁,向殿下禀报:“殿下,今日大将军陪卿卿姑娘去春芜院,还陪她练剑,给她喂招。”

燕南铮的眉睫冷如寒玉,“知道了。”

鬼见愁转身退下,不过又转回来,“殿下也可以给卿卿喂招,陪她练剑,这样就可以增进……”

燕南铮语声清冷,“不如你代本王去给她喂招。”

鬼见愁的提议竟然跟他的想法不谋而合,这个下属太了解他的心思了。

“属下哪有资格?”鬼见愁干笑。

“退下。”

“是。”鬼见愁麻溜地出去。

燕南铮拿起放在一旁的螺钿锦盒,打开来,一绺秀发散发着静谧温柔的乌光,慢慢变成她灵慧流转的妙目……

刘大将军的鬼主意多,他不能让刘大将军太得意。

……

刘太后下令,杨庶人以昭仪之礼治丧下葬,这两日就出殡。

然而,杨右相与杨夫人进宫来到宁寿宫,双手奉着祖上得赐的圣物,一把景帝题词的御扇,恳求刘太后彻查杨昭仪的死因。

景帝是文圣与武圣的长子,在位时勤勉政事,爱民如子,得帝皇双尊的睿智与风骨,延续了上一代的盛世宏图。他器重杨家,赐给当时的杨大人一把御扇,并题了词,以示恩赏。

而今,杨右相怜惜女儿死于非命,以此御扇为女儿讨公道。

刘太后言明杨昭仪犯错在先,暴毙在后,真相便是如此,这就是公道。

杨右相义正词严道:“昭仪娘娘的确犯了大错,但也接受了惩处,在春芜院悔过,了此残生。然,娘娘年纪轻轻,怎么会忽然暴毙?这当中必定有隐情,臣恳请太后娘娘彻查此事。”

无论她怎么说,他都不肯离去,定要求个明白。

其实,一个被废黜的妃嫔暴毙了又如何?千百年来,后宫诸如此类的是再正常不过。

然而,如今刘太后掌权,一些对她不满的大臣好像有了闹事的理由,凡事都要力争到底。她也担心风评不佳,往往会协调让步。

再者,此事轰动朝野,她担心杨家煽动其他对她不满的大臣闹大,便下旨传大理寺卿和仵作进宫。

燕南铮奉诏进宫,带着仵作来到停放杨昭仪尸首的殿室。

这次,他依然要兰卿晓协助,派人去传她。

兰卿晓赶到,心想着杨昭仪之死,到底掀起风浪。

她行了个礼,螓首微低,燕南铮看她一眼,神色波澜不兴。

杨昭仪是天子妃嫔,杨右相又在场,仵作不好验尸,燕南铮吩咐道:“卿卿你察看杨昭仪的身躯,仵作察看头部和四肢。”

杨右相同意他的安排,仵作转过身去,叮嘱道:“你看看杨昭仪的身躯有没有伤口,要仔细地看,细微之处要看清楚。”

燕南铮和杨右相也转过去,兰卿晓开始察看。

虽然已经察看过一次,不过这次她更仔细了。和上次的结果一样,杨昭仪的身上没有伤口,连绣花针扎的小孔都没有。

尔后,仵作过来察看,道:“下官看看杨昭仪的头部和四肢。”

认真、仔细地检查了一遍,他没有发现伤口与瘀伤。

上一篇:不负/你是我的另一半 下一篇:无罪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