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大家都爱霍去病(74)

作者: 陆路 阅读记录

“他们去住客栈。”

“侯府那么大,住客栈多浪费。”

“让他们自己找地方住,总之不能和你住一起。”对方斩钉截铁。

“这是我家,我说了算。”不想去看对方阴翳的脸色,我趴在榻上,于长久的沉寂中聆听着少年沉重的呼吸和自己渐渐放大的心跳。

数月未见,再次相见却只听到对方一遍遍重复的话语,我无法抑制地感到烦躁不安。对方总是以强硬的语气命令我,试图替我做决定,可是我未尝不希望坚持自己的主张。

“好,他们不走,我走!”

压着我的重量忽然撤去,曹襄仿佛下定了决心,他“砰”地甩上房门,头也不回的离去,留下原地怔愣的我。

***

“这些东西怎么会在我屋里?”晚饭前,我将卫府房契和一串钥匙摆到二舅眼皮底下。

“哦,之前平阳侯来的时候带过来一些文件,说是给你的。”二舅忙着招呼家仆上菜,随口答道。

“他给我卫府房契做什么?”我有些摸不着头脑。

“青弟,你这个外甥和你一样招桃花呢,小小年纪就被馈赠宅邸,曹家那娃子是真喜欢他呀。”郭解晃过来,径自取过一只茶碗,边倒边喝。

我扶额叹气,默默地把贵重物品放回屋里收好。曹襄这么做,难道是变着花样找理由要我主动前往公主府么?

“京城菜样味道不错啊,这个差点把我辣哭,你一定要尝尝。”

“别忘了‘跟着去病有好吃的’这句话是我说的。”

高不识同赵破奴两个家伙在一边大快朵颐,我竖着耳朵倾听二舅与郭解的对话。

“徙陵之事——?”郭解小心翼翼地问。

二舅晃着手里的酒杯,轻轻摇了摇头:“被陛下驳回了。”

郭解笑得尴尬而颓唐。

“看来皇帝心意已决,要将俺捉来长安城坐这富贵监牢。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只能怪俺当初年少气盛,旧怨太多,终究逃不掉这一劫。”

二舅呷了一口酒,眉头紧蹙:“大侠当初为臣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如今又救了臣的外甥,救命之恩,本当涌泉相报。是臣无能,枉担了这侯位,却不能帮到大侠。”

“别这么讲,俺知道青弟你已经尽力,你同俺往日的情分,断不用说出这种话。一切皆听天由命罢。”郭解哀叹了一会儿,见对面人神色凄凉,遂拍着二舅的肩打趣道,“只是筹钱在茂陵邑盖栋新房子,又不是真要俺的命。你哥俺要早知道有这么一天,就该攒些当初劫富济贫的金银,在洛阳城买套大宅子,把你金屋藏骄,也断没那皇帝什么事儿喽。”

第48章 48 推恩

“怎么晒这么黑。”甫一见天子,又被他拐进臂弯一顿猛揉,“朔方玩得如何?”

“挺开心的。”我正了正被弄乱的发髻。

“外甥还是那么惜字如金呵。”天子思索了一下,“听赵信说,你和苏武去帮期门军招兵?”

“是的。”我点头。其实本可以多招些,只是苏武这人比较挑剔,最后只留下三十多名兵士给苏伯父定夺。苏伯父挺喜欢赵破奴和高不识这两个家伙,给他们办理通关文书,让他们跟我们一起先回京玩一阵子,于是我和苏武得闲便带着那两个初来乍到的小子策马将京城边边角角跑了个遍。

“赵信称赞你俩眼光不错,说今后招兵还找你俩帮忙。”天子的目光移到我面前的木简上,“这些是什么书?”

“苏将军推荐给臣的,晁错大夫的《守边劝农疏》和《募民徙塞二篇》,他们屯建朔方使用的指南。这两本奏疏文风犀利,鞭辟入里,臣十分钦佩。”我指向其中一段话,“陛下您看,用兵之策不一定出自兵法书,比如‘凡民守战至死而不降北者,以计为之也,故战胜守固则有拜爵之赏,攻城屠邑则得其财卤以富家室,故能使其众蒙矢石,赴汤火,视死如生’,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依臣之见,也能当作治军指南呢。”

“看来朕没白放你假,出去玩上一圈,长进不小。”天子拾起《守边劝农疏》前后翻了翻,“这卷朕借去用用。朕倒要公孙弘好好看看,再一天到晚只盯着《公羊春秋》,他很快会被他的学生赶超喽。”

要被卖了!眼前突然浮现公孙太傅挥舞着戒尺吹胡子瞪眼的样子,我稳稳心神,小心翼翼道:“还请陛下不要告诉太傅这书是从臣这儿拿的。”

听到我的请求,天子转了转眼珠子,嘿嘿一笑。

“要不,外甥别上学了,来朕身边做全职怎样?朕这里正好缺个中大夫。”

帝王半是威逼半是利诱的眼神,天生具有蛊惑人心的威力。而中大夫之职,对我这个还没毕业的小子来说,的确是个不小的诱惑。

“陛下真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过——”我奉送给圈住我不放的人一个大喘气儿,婉拒道,“臣更想进骁骑营效力。”

“你想去参军?”天子皱眉,“是因为襄儿去了骁骑营吗?”

平阳侯?我摇头:“不,臣的愿望一直是仿效舅父,去前线,上阵杀敌。”

“你还小,哪里能砍得动那些高头大马的匈奴兵。”天子呵呵笑了一阵子,终于松开手,“这样吧,中大夫之职朕暂且给你留着,外甥回去好好考虑一下。”

***

京城终于迎来萧瑟的凉意。郭解早已动身回颍川做迁来茂陵邑的准备,赵破奴和高不识也被顺利地收编进期门军胡兵营,长平侯府总算安静了一阵子。

“去同你衿娘说一声,我今晚去主父偃府上给他饯行,可能要很晚才回来。”甫一进门,二舅嘱咐我。

我接过对方踢过来的蹴鞠踮了两下。

“饯行?主父大夫要离开京城?”

“对,他要去齐国担任国相。”

“他不是一直在加班弄《推恩令》吗?怎么突然被发往郡国?”

“陛下临时的决定,具体一时半刻也说不清。”二舅卸下军甲,套上素色外衣,“这样,去病你也换身衣服,同我一起去吧。”

出门的时候,天空下起小雨。我坐在马车里,偷偷望向身边神情憔悴的舅父。明明打了胜仗,他的眉眼间却一直难见喜色,只比从前更加惆怅。

二舅抬眼,见我目不转睛地盯着他,朝我绽开一个笑容。

“房契的事情,处理得怎么样了?”

我用脚尖踢着对面的车座。

“京兆尹说,必须有平阳侯的许可才能迁回去,否则会被视为贿赂。公主府我也去过了,管家说平阳侯最近待在军营训练不回家,他拿不到印章。”

归还房产的事儿比我想象得要棘手,全因为曹襄在卫府房契上署的是我的名字。

“北境休战,按理说训练不会那么紧张。”二舅拍拍我的肩,“需要我帮你吗?”

“不了,”我摇头,“这种小事,多跑两趟就好,不用麻烦舅父。”

“卫将军,卫公子,里面请。”管家引路,我跟着二舅绕过精心布置的庭院。天色已暗,主父府上四处灯火通明,此处不说镶金雕银,但也处处精装细裱,比起长平侯府要华丽许多。可惜过不了几日,这府邸就会人去楼空了吧。

“太后年事已高,身体欠佳,急于在有生之年为陛下铺好后路,燕王家眷进京之事,也怪不得主父大夫您。您完全可以选择留在京城,没有必要委屈自己。”刚入席便听得对面耳熟的会稽口音,竟是多年不见的前太傅朱买臣。

“朱先生此言差矣,”主父偃饮尽手中酒水,“前有贾谊《治安策》,后有晁错《削藩策》,如今轮到我主父偃扬名立万,岂非天命?”

“天命亦可抗之。”朱买臣摇头劝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我主父偃还是那句话,大丈夫生不能五鼎食,死亦当五鼎烹。”主座上之人站起身,眼中闪出兴奋的光彩,他再次猛灌一杯,拍着胸脯,慷慨激昂道,“《推恩令》立竿见影的效果,诸位有目共睹,各小郡国自乱阵脚,兄弟阋墙,鸡飞狗跳,已无须陛下再劳心费神。现如今只剩下燕、齐、赵这几块硬骨头,理当是我赴汤蹈火的时候。若是啃得下来,我便是成就大汉万年太平江山的功臣;若要啃不下,很不幸,难保不再重演一次七国之乱,令各位焦头烂额。所以在座的诸位,祝我马到成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