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清沅/清沅(82)

这些话他没有对玉苓说过,没有对任何人说过,但对清沅他能说。因为她能听懂,而且她不害怕听真相。

“所以遇到玉苓之前,我就想好了,将来我的妻子,会是我的至亲至爱,我会好好待她。不会让她经受我母亲所经受的恐惧,犹疑,心酸。”

清沅说:“然后你就遇到了顾玉苓。”

她还有半句没有说——“却不是我。”

可这能怪谁呢。是她把梅花骑装借给了玉苓。有关骑装的事,她暂时没有说,她还再等一个更好的时机。

燕王轻轻握了握她的手,说:“大约我一开始就没看清楚玉苓。她心里是有太子的。她后来告诉我,一开始和我悄悄见面,一半是闹着玩,一半是畏惧我的身份,没想到我当了真。”

清沅立刻说:“你信她这鬼话?”

萧广逸也笑了,说:“她是这么说的,我就这么姑且一听。”

清沅在心中勾勒出了一个大概。

一开始燕王因为玉苓的梅花骑装注意到了她。这对玉苓来说,也许可以算是一件可以自得的事情——因为那时候刚刚入宫不久,太子和她们还没有相熟,对她们哪个都还没有特别上心。就在这时候,燕王已经开始注意到玉苓,并且和她搭话了。

可能玉苓一开始真的没有想那么多,因为燕王的身份,因为那一点点刺激,她就这么继续了下去。

“后来日子久了,我想我们不能总是这样私下见面。后来宫中也开始提我的婚事,我就去对皇帝皇后和许婕妤说了,看中了顾玉苓。顾皇后点了头。”

清沅说:“那时候你们私会的事情没人知道,到指婚那里才知道。玉苓从没说过你们的私会,只是快到指婚的时候,才有些透露了些风声,说是和你两情相悦。所以我们都觉得突然。”

她说的我们,是指安平公主和她们几个伴读。

燕王道:“顾皇后曾经为这事情,把玉苓召去两仪宫,单独说了很长时间的话。玉苓到最后也没有告诉我,顾皇后到底和她都说了些什么。如今也不可能再知道了。”

燕王还记得那一天,他上午向皇帝和皇后坦白了钟情玉苓,想选玉苓为王妃。午后顾皇后就把玉苓召去了两仪宫,说有话要问玉苓。他生怕顾皇后不允这门婚事,在两仪宫外徘徊了好久,一直等到夕阳落山,他才看到玉苓出来。

他向玉苓走去,玉苓眼中含泪,脸上却是一脸笑意,她向他点点头,说:“娘娘应允了。”

他一直记着玉苓笑中有泪的样子,他一直以为那是喜极而泣。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继续,听燕王讲故事

第87章

清沅要听燕王的过去,并不仅是因为她的好奇心。

她仔细用心听着。

燕王和玉苓还在京中的时候,她也算旁观者。在顾皇后应允了燕王和玉苓的婚事之后,玉苓并没有立刻出宫,还在宫中又住了一个月,因是美事一桩,宫中相熟的人都走了一遍,大家轮流做东恭喜玉苓。玉苓还常常去两仪宫顾皇后以及许婕妤那里,因为她此后就是宗室一员,要上谱牒的,宫中的规矩礼仪她必须熟知。

清沅记得那时候大家都为玉苓高兴,而玉苓也变了许多,她变得更稳重得体了,好像一夜之间就有了王妃的气度。

一个月之后,玉苓出宫回到顾家,在家中又住了几个月,只不过时不时还会入宫给顾皇后请安。

“那段时日,大约是玉苓最高兴的时候。”燕王接着往下说。

清沅微笑着说:“因为宫中的人都捧着她。太子妃还没有着落,那时候就她这么一个年轻王妃在宫中,皇帝皇后又是给她许多赏赐……”

燕王也低声笑了:“你也看出来了?”

清沅道:“其实玉苓很爱这样的排场。婚事一订下来,那些宫妃,公主对她态度都不同了,更别提外面的那些诰命夫人。又有几个人能对这样的阵势不飘飘然?”

燕王说:“她回顾家住了几个月,每天都是络绎不绝的访客。就像你说的,她那时候飘飘然,极高兴。见着我时候,也像有说不完的话。”

他顿了一下,说:“所以,在得知我被封到宁州之后,玉苓就很不高兴。宁州,粱州一带,出了名的穷,且靠近边疆,还时有战事。我那时候其实也没有想到皇帝会封我去宁州……”

“但我总要去一个地方,我那时候只要离开皇宫,情愿去任何地方。宁州虽然穷,但足够远,我乐意去。”

清沅说:“你知不知道,你去宁州这事情,其实是顾皇后促成的?”

上辈子燕王还在宫中时候,从来没显露过有领兵的天份,对射猎厮杀也没有格外热衷。清沅记得自己那时候对燕王的印象就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总是跟在太子身后。有些文弱,至少看上去是偏文不偏武,

这样的人,谁当时会想到他十年后能领军把西戎杀得一败涂地?所以顾皇后的初衷是想让燕王滚得远远的吃苦去。

燕王笑了笑:“这还用说?我当然知道这是她的主意。但你说这事情好不好笑?如果她当初突发善心,让我去富庶的腹地,或者繁华的鱼米之乡,我也许也就这样过我的富贵日子,沉浸在纸醉金迷里,消磨时光和志气。她扔我去宁州,以为那里是地狱。但我却在那里看到了真正的人间。”

清沅心中一动,她想起她父亲说她的话——“你虽然书读得够多了,可民间的疾苦还见得少。”

“总之……那时候顾皇后觉得让我去宁州受磋磨不错。我呢,只要离开宫中,去哪里都可以。最不开心的,恐怕就是玉苓。她在宫中住了这么长时间,已经见惯了奢侈。我们在京中完婚,她所享受到的一切,一去了宁州,好像转瞬就没了。所以去宁州的路上,她就有些闷闷不乐。”

燕王想起来那时候他还以为玉苓是因为离开父母家人,远离亲族,又因路途遥远,一路跋涉,才有些郁郁。

他看向清沅,清沅的神色很认真,她的脸上没有嘲笑,没有鄙夷,只有专注。她的眼神还是那么平静和清澈。

“她后来告诉我。她在老家霖州住了很长时间,霖州老家虽然家风古朴,但太过乏味,后来才随父母入京,入京之后才有了入宫的机会,在宫中的一切她都喜欢。原以为嫁给我之后,会和在宫中的生活差不多,没想到却去了宁州,甚至还不如霖州老家了。”

清沅喃喃道:“原来是因为这个……”她竟然不是十分意外。

宁州太穷了。仅仅是因为这个,但这个也已经足够了。

结了婚过日子就是这样了,王妃的名头虽然高贵,可做谁的王妃,在哪里做王妃,过的日子却大不相同。玉苓一开始根本没有想到会这样。

而且还有一个缘故——他们根本不能挪地。若是地方官,熬个几年就会离开。可燕王是被皇帝封去那里的,以后只要不出大事,将来几十年,她都要住那里了。

“宁州的气候,饮食,习俗,玉苓都不惯,去了之后不久就病了一场。我那时候还能陪她,但似乎也没有多大用处。还好后来修缮了一处新地方做王府,她才渐渐好了起来。”

燕王又说了说宁州当地的穷和苦。他们想买的东西,都要先告诉行商,让行商从外地带回来,要不然宁州城中是不会有的。因为除了王府和极少数人,谁也买不起。而他们要买的,不过是些日常用的丝绸瓷器而已。还有玉苓时常向他抱怨,从宁州城里买回来的奴仆,多么难调/教,又脏又懒……

“这还只是些微不足道的事情……”

清沅微笑道:“好,我记住了。你接着说吧。”

她不说自己怕不怕这苦,她要燕王接着说。

燕王就说:“到了宁州一年之后,丹支邪和西戎就联手打过来了。那一次玉苓吓得不轻。我也是第一次见识到了战事——那一次战事来得突然,宁州人手不足,王府有护卫,我就让护卫都去守城了,我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