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隔世芳华(60)+番外

作者: 红颜枯骨冢 阅读记录

这会儿孟浅睡得正熟,她一般早上睡得最香。

“我想回去、”

“我这里走不开,你一出城不是被抓,就是被杀,你就乖乖呆在我身边。”

“就这么呆着,当靶子等着被杀吗?”他捉着我衣领,着急道,“你倒是想想办法啊,我不想死,我孩子们都还小!”

我赶紧把他嘴捂住,孟浅装作还在睡,其实她已经被吵醒了。

“叫你不要来,你偏不听,现在情况就是这样,我也没办法。”就算有办法,我也不能跟司徒静初说。

凡是危险的事情,我一概不让他知道。也不是我信不过他,我只是觉得知道得越少,他越安全。

当然,他是我的夫郎,想抓他的人还是不少。

早上上朝,户部卿受惩一事,搞得文武朝官非常恼火,这些人本就不服我管,此时我对她们上首下手,便更仇视我。

偏我早就为户部卿找齐了八宗大罪,杀她全家都不为过,只是现在新王初掌政事,我特别大赦,不与户部卿为难罢了。

文武朝官在我这儿吃了软钉子,憋屈难受,却也拿我莫可奈何。

孟浅坐在我的腿边直笑,下朝后,她说已经很久没看我这么整治别人了。

是了,这些抓着别人把柄,往死踩的把戏,还是过去当官的时候,玩过时的。没想到现在用起来也还方便。

这一时间,我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好像先前那些阴霾,都被驱散了。

这朝堂内的朝臣,再如何厌恶我,不也是拿我半点法子都没有么?

从户部能取出钱后,我便开始着手改变月族民生。

月族地域特色便是月医,我将其作为特别帮扶对象,并颁布法令:月族各城每城,按城市规格修建百善堂医学书院。

凡是学医的,家中父母均可在本城任意医馆免费治病。

此举有效改善了本地医疗条件,就连山区的贫民也能将孩子送到本地百善堂医学书院学习,这些穷人家的孩子,由雪国统一安排就学,包吃包住。

在医学书院,除了学习医理,也学文化知识,中原文化课为主,月族文化课与武学课作为选修课,学习成绩优异者,可直升月光城百善堂总部进学。

另外引进大昭上百种采药,用于帮扶月族药农发家致富。更名贵药材,如人参虫草等,与从外域引进各种水果,果蔬,均在尝试培育于各城种植园培养。

最后,引进大昭十二种茶,在山区平地种植。

这也算是举国体制进行的大型帮扶政策。

这些钱均由户部支出。

同期,去信,封司徒珏元为雪国丞相,并在在雪国都城金乌城开始颁布科举新法,次年四月初一,武举与文举同时举行。

月光城作为西域考场,次年同期进行文武举试。

因为是初次考试,所以不分等级,有兴趣参加者,均能获得大考资格。

这第一年考试,应该是天底下最好考的,但事实上也是最艰难的。

武举还好,谁厉害谁当老大。

但文举却要从一群参差不齐的学子中,选出出类拔萃的,这就好比大海捞针,恐怕西域考场与金乌考场,两个朝堂内的文官,是要把眼睛看瞎的。

当然,作为老大,我还要每五天例行给西域这边的文官做考试,考试不合格者,严重者罢官,稍弱者,罚抄书。

年后,各城第一批医学尖子生被送到月光城,为了能给她们考试,我可是把她们所学的月医常学背熟了。

这回二十一城,有十七城不合格,考试卷子与尖子生一同退回原校。

剩下的四个学子,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哭兮兮的看着我,又怕又敬。

我给她们做了新衣服,让她们在宫中吃了大餐,这才叫几位知名月医亲自教导。

户部卿在三月才养好伤,重入朝堂,已不敢再像从前那般待我。这时候,当初安排她们三卿的工程,我已经验收了三期。

每一期质量,速度都很满意。

临近四月,百丽河按时发大水,我望着汹涌的波涛,很是感慨。

翌日上朝,我宣布,月光城恢复百丽城。

脚下这座城因百丽河文明,改成别的名字,反倒不像了。

这消息传出去,城中百姓俱是欢欣不已。

几番大改措施,皆是利国利民,但也触犯到了贵族的底线,我被刺杀的次数有增无减。

如今,司徒静初也已经习惯了我这里的特殊生存环境,有时我们正在吃饭,屋顶落下刺客,他第一反应就是抱着饭菜跑开。

有次,他跑来问我,为何我只是等着被人刺杀,却从不去追究源头?

我只是笑笑,不答他。

主动去抓,反倒要惹得天怒民怨,毕竟我才是入侵者……被动挨打,我至少是受难的一方。

我的不追究,也能为我博得贤名、

只要对方沉不住气,敢举兵来搞我。

那甭管是王族旧部,还是刺杀过我的贵族们,作为一国之主,我便有理由将她们全部铲除。

当然,柏豪现在还沉得住气,所以,我也只能耐心等待。

四月初,百丽城与金乌城同时迎来了文物双举。文举先由文官参卷,考两日。

武举我是亲自监考。

六座擂台,从早打到晚,终于选出十位,无论体力还是武力都是一等一的好。

我请她们重新上擂台,当着上千名武行的面,从武者角度,讲兴国之道。

其中六个,上台就傻眼了,叫她们打架没问题,讲道理是讲不出的,典型的四肢发达,口才偏弱。我封她们为王宫禁卫。

这些人都很开心,王宫禁卫收入不低,而且在王身边做事,荣耀是有的。

另外四人倒是会讲,其中有位名叫阿托的女子,是外域混血,天生神力,又颇喜欢看书,讲起以武兴国,那是头头是道,比我口才还好。

我当即点了阿托做状元。

让她去军营从千夫长做起。这家伙高兴得手舞足蹈,千夫长,管理一千人,这比放羊有意思多了。在场人无不大笑。

其余三个中,藏着一个刺客,刚一接近我,便忍不住动手,被我一拳打断了喉咙。

场中的武行都惊呆了,她都以为我只是个文人,却不料我还会武功,而且不比她们弱。

于是,我很装逼的告诉那些吃瓜武行,以武兴国的前提,是以文治国,文武兼修,方可令国运昌盛,荣久不衰。

这些武行多数都是农牧出身,空有一身武功,却无用武之地。我问她们愿不愿集合起来,开个镖局。

这些人还不太懂。

我坦言,雪国都城金乌城到西域百丽城,距离太远,走商之人与货都需要镖师保护。

做镖师跑一趟,收入不低,这些武行一听有钱赚,便积极响应了。

如此一来,武行便轻易信服我了。因为在我手底下,有活干,这是最实际的。

而且,我打算先试用一番,有忠心可用者,走大昭与百丽线。那些不忠者,跑外域与百丽线。

第一日武举落下,月族便知,习武者也有出路,便更加愿意练武。

晚上,我收到了百份试卷,一一看罢,点评,挑中三十位作为次日应试者,交还给文举部。

隔日,文考还有第二场。

我亲自考试。

这次,我考的是西域与北地,中原三地文化,如何相融,若不能相融,又当如何安排?

这问题的答案我心中有数,我就想知道,三十位学子中,可有与我想法相同者?

身为异世客,我思想并不陈腐,我也清楚知道,各族文化难以融合。但可以用求同存异之法,因地制宜。

就像学生一样,因材施教才能教出人才、

这三十位学子,她们能不能交出令我满意的答卷,都已无所谓了。

因为,她们已经是我内定的百善堂,文化课夫子。

卷子交上来,我一一看罢,挨个叫名字上前来,当着本尊的面,将她想法中的错误点指出,优点表扬,并授予百善堂文化课夫子任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