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军婚难筹(141)

作者: 姜宁 阅读记录

眼看着孩子就要辍学,家庭里前途无望时,一笔扶助金悄悄递到她手上:我们不能让为我们如何好生活而献出生命的战士家事无望。

剧本结束介绍了这个基金会,欢迎社会各界爱国人士积极捐款,帮助军人和军属。

最后罗列了很长需要扶助的烈属名单。

意义很浅白,但是,对战场和战士家庭的描写却真实而生动。非常的感人。

魏世华看完剧本,自己都忍不住流泪,暗下决心,以后捐出自己工资的一半来扶助这些人。

他也没找文学院这边讨论,在剧本上署上六月的笔名,直接就让谢宏送到朱司令手上。

朱司令一看,喝,老魏行啊,这边扶助基金会正要弄成了,他宣传的剧本都递上来了。

他看剧本和老魏不同,他是真看门道,发现里面关于战士、战争、战场的描写还挺专业的。不用说,这一定是陈宵帮了忙的。

“嘿,这两口子有意思。你帮我,我帮你的。你带我进步,我帮你解决后顾之忧。”

自从上次调查姜锦,军部里就知道陈宵每个月拿出大部分津贴扶助残疾军人和烈属的事情了,陈宵和姜锦的通信他们每一封都查过,也知道这两口子你帮我我帮你的。军部里从上到下,对这两口子都特别的满意。

有觉悟的军人并不少,但是,能够跟得上军人的思想,并且还能够做到无私奉献的军嫂就真不多了。这个姜锦自己带着好几个孩子,还要勤工俭学,还需要父母资金的帮扶,不但把陈宵所有的津贴都献出来,还把自己得的稿费全拿出来,实在是有思想又有魅力。

这样的军嫂要是多些,社会上这样的人要是多些,这个社会应该多美好啊。可惜,他们还年纪,也正在成长,不适合树典型做宣传。这个剧本倒是来得正好。

哎,亲家这个侄子、侄媳妇收得好!

打电话给魏世华:姜锦同志是个思想认识高,文采高的好同志,是咱们社会主义的出色接班人,这样的人应该入党,应该得到提升,虽然现在姜锦同志还是学生,但是,正因为如此,她才难能可贵,更应该重点培养……

于是,姜锦在收到《惊悸岁月》的稿费的同时,也收到学校领导的介绍入党的通知。

把个戴红英姜大山给喜的:“哎呦,你这以后就是党员了,这可了不得,只有革命的积极份子才能够入党。你大伯也是当了村长好几年,又当了生产队的队长,这才批准入党的。你这才多大,就是党员了。是不是以后就能够成为干部了?哎呦,老头子,咱们姜家祖坟上可冒了青烟了,咱家上数八代都没有个当官的,没想到,咱小锦这就成了干部了。我说啥来着,闺女也是金贵的,瞧,这不给咱姜家争了气了!下次修祖谱可得记上……”

姜锦本来想说党员不等于干部,可是,看爹娘那个高兴劲儿,算了,不解释了,他们高兴就好。

戴红英自己高兴还不行,还给几个孩子进行思想教育:“瞧你妈,这还没毕业就成了党员了,你们以后可得跟你娘学。不说别的,弄个班干部当当也好。皮皮闹闹岁数小也就算了,虎子妞妞你两个可得积极着点儿,以后不能总管不住自己,瞎闹腾了,争取以后当个班干部,再以后慢慢当更大的官,你们的爹当官,你们的娘当官,以后啊,要是你们当不了官,可让人笑话你们。”

“我爸不是官!”妞妞实话实说。

“谁说你爸不是官了?你爸可厉害了,手下管着好几十个人呢,又是管着窑厂,又是管着建筑队,好几个村里的壮劳力都在你爹手下做事!”

妞妞迷糊了,姜锦和姜大山忍不住笑出声。

“娘,娘——”

“姥姥,姥姥——”

得,姜娥又带着孩子来了。

姜娥的老大今年崔俊、老二催伟蹬蹬蹬跑进来,连人也顾不得叫,先嚷:“我妹妹呢,我妹妹呢?”

屋子就这么大,还能够藏到哪里?两个小的一看到抱在姜锦怀里的小娃娃,妹妹,妹妹的叫着就冲过来。

两个人,一人拿了个风车,一个拿了个用竹蛇,逗小六月。

已经十个月的小六月咧开小嘴笑得,哈啦子流老长。崔俊把手里的风车递给六月,然后伸手从小姨手里抢过妹妹,使劲亲亲六月的脸:

“妹妹又长俊了。”

“我亲,我也要亲!”五岁的崔伟扒着哥哥的胳膊,脖子伸得老长。

“你个小兔崽子,别摔了你妹妹!”姜娥给了小儿子一个脑崩,从大儿子手里抢过六月。

“哎呦,我的闺女,我的亲闺女哎,叫娘,来,叫娘,娘……”

“应该叫妈。”皮皮翻一个白眼儿,表示了对“娘”这个老土的叫法的鄙夷。

他们家里人对二姨时不时要来抢六月是很有意见的,可是,谁让人家是亲娘来着。姜娥看得出几个孩子都不想让自己抱,还就偏逗孩子们:

“俊儿、小伟,咱把你妹妹抱回去自己养怎么样?”

崔俊和催伟都不希得搭理他们的娘:说多少次了,一次也不算。

对这个漂亮的妹妹他们实在是喜欢。三个表弟都生得俊,自己弟兄两个让他们一比简直就是没法看,可是他们的妹妹漂亮啊。这个表弟们是攀也攀不了来的。

姜锦看自家四个孩子看着姜娥抱着孩子的那个担忧神情,直撇嘴,二姐欺侮孩子上瘾,每次来都来这一出,四个孩子喜欢六月儿,每次都担着心。

“行了,别瞎闹腾了,赶紧的收拾了过去吃饭!”

现在把西边那套房子的客厅专当餐厅了。一个大方桌,四周全是马扎、板凳,能够围个十来口。

姜娥的两个孩子都是在商铺附近就近入学的入学,入园的入园。但是,一是因为需要和姜锦商量衣服的事情,一周怎么也得来个一趟两趟的。六月和她挺亲的,家里的四个孩子也一直以为二姨(二姑)才是六月的亲妈。崔家兄弟更不用说。老家里人还知道姜娥这孩子是捡得,在这燕京里,姜娥从来不提这话头,看她那个亲热劲儿,没人怀疑不是亲生的。

姜锦很无奈,可是,却也没办法更正,只好这么糊涂着。

今天不是周末,姜娥带着孩子过来,一定是有事情要商量,然后晚上就住这边了。

果然,吃过饭,哄睡了几个娃,姜娥就把姜锦给拉到西边屋子里了。

“你说我姐夫要去深圳?”

“是哪,你姐夫说那边政策好,放得开,干什么都容易,他自己想弄个服装厂,说那边政府支持私人办厂。厂房啊啥的,营业的东西啊,很好弄。”

姜锦心里感叹:二姐夫还真是个生意精,眼光和魅力都不小。

“这个打算不错。这是个机会。”

姜娥的眼睛霎时就亮了:“你说行就保准行了!我明天给你姐夫说去,大胆的干!”

姜锦被吓了一跳,怎么的就大胆的干?我说什么了?

姜娥嘿嘿一笑:无数次的事实证明,妹子是个福星,她说行的事情就准行。

她来这儿也不是商量,就是来借个运,只要妹子说行,那就一定行。妹妹对政策的事情可是最懂了。

“我和你姐夫商量了,这要是真干起来,有多少钱也不够投的。从过年到现在,这三个月,店里收入有五千多,我想你要是不急着用钱,就先不分给你了,就算你入得股,咱都投到厂子那边,我问问咱大姐和咱哥,让他们也投一部分。要是信得过我和崔兵,你们就当投资,如果信不过,就当借你们的。”

“你给我投里面吧,以后店里的钱也投里面得了。我问问咱娘,手底下攒了多少了,也让她投上,这以后你们挣了就给咱娘分红,要是赔了,就还咱娘的本钱。”

“这点子钱也不够吧?”大姐和大哥再加上娘这边,能够凑起五千块钱来吗?这东西对于一个厂子来说,够干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