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蒙元]风刀割面(336)

作者: 璨钰 阅读记录

他的话轰然响在耳中,震得我头痛欲裂,安童扶我坐回榻上,脸色亦是惨白。我用手捂住头,缓了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口中喃喃:“我、我是不配……”

忽必烈面色阴鸷,冷眼觑我,桀桀一笑,声音犹为刺耳。我茫然回视,内心却无恨意和痛苦,只有巨大的幻灭和空虚:飘零半世,我无一子女,却也了无牵挂;而他呢,儿孙满堂,可是得到又失去,悲喜辗转成空。我和他相比,究竟谁更可悲?

我内心无解,颓然坐了半晌,皇帝见我再无反驳,怒气也渐渐消解,待拾敛起悲伤,他又恢复往日威严莫测的模样。

安童这才松了口气,试探着唤了一句,皇帝默然应了,情绪还是低沉:“说罢。”

我不禁侧目,这才明白:安童命令停罢飞放,不单为了太子,而是别有缘故。只是如今君臣隔阂已如此之深?还要这么拐弯抹角地进言吗?

“卢氏既倒,旧党皆罢,朝中人材空虚,宜进补之,或可征辟南人名士,一则为朝廷用事,二则安抚江南民心,稳定时局。”

安童斟酌着开口,暗暗观察皇帝的反应,似乎并无十足把握。忽必烈瞥了他一眼,短促一笑,似是讥讽:“这等事,你不建言,朕便想不到么?朕已命程钜夫奉诏寻访江南遗逸二十人,尤其赵孟藡、叶李二者,朕必致之!”

闻言,安童和我一般,俱是诧异,没想到皇帝早已拿定了主意,我心里猜疑着,那边已开口解惑了:“若得南人入仕,除你所说二事外,别有好处。一可同北人互为制约,二则南人远离故土,在朝中素无根脚,以降臣入我朝,心不自安,则必尽心竭力,忠于所事。”

忽必烈思谋深远,我默默听着,心里别是一番难言的滋味,安童亦神色复杂,思虑片刻,只道:“陛下所虑,臣所不及。只是叶李其人忠直耿介,恐未必奉诏;赵孟藡乃赵宋宗室,亦难致之……”

见他忧思重重的模样,皇帝哼了一声,讥笑道:“你是丞相,广征博引,为国举才,是你的本分。既然担心征辟不至,何不致信相劝?丞相素来亲厚儒臣,誉满天下,卖你个情面,也绝非难事。”

安童惭然一笑,始有所悟,点头应了:“如此,臣与陛下同候佳信。”

*

我和安童一起下了象舆,时近中午,日头高高升起,阳光仍是稀薄。早春尚寒,冷风依旧肆虐不停,透着刺骨的冷意。

因有丞相令,怯薛近侍不敢擅自射猎,便随兴在林中纵马驱驰。可没有野兽惊跑林鸟纷飞的场面,春水飞放总像少了点什么。半空之上,几只海青鹰寂寞地盘旋,半晌见不到猎物,怏怏巡视了几圈,便落回鹰架上,没精打采地敛翅休息。圈内的猎犬也在冷风中缩成一团,低头耷脑的趴在地上,毫无斗志。整个林子里,除了宿卫偶尔驰过发出的唿哨声,竟是莫名的静谧,万物仿佛还未从严冬中苏醒过来。

“来人!把朕的金雕放出去!”

我们并未走远,是以还能听到皇帝的呼喝声。他被人扶出来,倚着车架威严下命,脸上勃发的怒意,倒是眼下最大的生机:“把鹰隼也放出来,把猎犬都赶出去!”

安童无奈一笑,依命吩咐下去。我见他颇不情愿,劝道:“你是怕妨害到真金么?宿卫没有设围,天鹅也已飞远了,损伤不到什么。他在宫里憋得不痛快,放鹰犬出来溜溜也是好的……”

他默然应了,眼里仍是一片萧瑟,勉强笑道:“你既然惦念陛下,为何又在御前那般冲撞?伤了他,你心里便好受么?”

他对我心事洞察入微,我闻言一滞,转过脸,恨恨道:“我便是不好受,也要图个痛快!他难过又算什么?真金他……”

我眼睛一酸,几乎又要坠泪,再不说话,只是疾步往林间无人处走去,安童默然跟上来,静静在我身边守了良久。

他抿着嘴角,默默为我擦去眼泪,而后便怅然不语。负手而立,目光漫视着四周,也不知在想些什么。经此一事,他颇见憔损,鬓角依稀可见零星的华发。

我惊觉此事,内心抽痛不已,好一阵儿才缓释过来。他觉出我的异样,怔了片刻,便明白过来,黯然一笑:“经此一月,诸般更迭,我竟似老了几岁,行事亦觉力有不逮……”

他有些疲惫,用力揉了揉额头,深深地叹了口气。我内心酸楚,含泪嗔道:“胡说什么呢!你尚未到不惑,正有一番作为的时候,说什么老不老的!”

“可时间却不等人!”安童目光凝聚一处,似是出神,怔怔开口,“陛下年逾古稀,诸事难以逆料。如今太子新丧,不便言及储贰之事。可东道诸王与朝廷积怨已久,西道诸王又常年严防,眼下储位空虚,恐有人萌生异志……”

我内心一震,登时问道:“此事陛下可知?”

“陛下全都看在眼里,”他勉强一笑,“去年征安南不利,皇帝如鲠在喉,二征安南怕是难免,更有交趾、缅国多处用兵。若有诸王趁乱起事,那么筹措军需,便又是一桩大事。前日里,桑哥奉诏具拟宰执名单,中书人事恐有变动,我不得不早做准备……”

“桑哥?”我闻言一惊,拟定宰相这般大事,如何轮到一个宣政院的僧官插手?

他无视我的反应,默默道:“卢世荣之后,朝廷财用仍是不足,麦术丁于此也无良策。陛下用心急切,更换宰执,便是早晚之事。桑哥狡黠豪横,好言财利,颇得圣上欢心。待他上位,若论为政急苛,恐怕不下于阿合马。”

“所以你才敦促陛下搜访江南遗贤?”

安童默然点头:“除此之外,可还有更好的办法?朝中若无人理财,便是桑哥的机会。如果南人入中书,我尚能辖制;若是桑哥……”

他叹了一声,再无言语,可不用多言,我也明白背后的隐忧。

我不再多问,只是伸出手,抚平他眉间的忧虑:“你放心,无论如何,我都会陪着你。”

第240章 召见

忽必烈欲援引南人为官,绝非戏言。程钜夫奉诏南下,朝中自是舆论哗然,但也无法逆改皇帝的意志。待程钜夫北返的消息传回时,已经是第二年正月了。

程钜夫其人便是南宋降臣的质子,皇帝偶然得见,爱其才华,委以御史台侍御史一职。因钜夫年少而膺重任,台官多有不满,凡有异议者皆被皇帝压制。蒙古皇帝对一个南人官僚如此爱重,在时人看来未免不可思议。

此番,程钜夫引江南名士二十人北上,皇帝予以高度重视。当日,同省院台大臣亲自在大都披香殿接见。驿传早已传来信息,皇帝却迟迟不见人影,未免焦躁,直到一个近侍急匆匆跑进来,他紧蹙的眉头才松开,不由从御座上起身相迎,大喜道:“程秀才来矣!”

我不由侧目,但见他面上喜悦盈然,却似发自肺腑。殿内官员见皇帝如此,却神色各异。无论忽必烈此举是否出于真心,都昭示了一个明显的信号:皇帝欲重用南人。

“程御史已至殿外,随行还有南人二人,陛下是否一同宣见?”近侍问道。

“宣!如何不宣?”他呵呵笑着,又辗转回到御座上,环视着座下众臣,喜不自胜,“如今国朝有人矣!”

“大元乃天命所归,陛下深仁厚德,江南有识之士自是诚心归附,以图致用。至于那些冥顽不化的,他们那忠于故宋的心,早该歇了!”

桑哥顺承上意,自然而然地接道。此言一出,便有三五朝臣附和。却有人仍是不满,御史中丞耶律某抱怨道:“南人非自家骨肉,素怀异志,恐难长久,陛下何苦推心置腹?”

此人当真是不识时务,精明如桑哥,早已附和圣意,他却当堂出抵牾之语,皇帝难能痛快,当即斥道:“汝未用南人,安知南人不可用?自今省部院台,必参用南人!”(1)

上一篇:舌灿莲花朵朵开 下一篇:大力嬷嬷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