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见贵妃多妩媚(178)

瑜王满面笑容:“咱们都是一家人,陛下太过客气了。”

说着,他主动举起酒杯,自己一饮而尽。瑜王世子跟在他身后,抬头飞快看了一眼楚少渊, 也低头喝了口茶。

他还在闭门思过中, 这么长时间也就今天出来参加宫宴,自然不敢饮酒。

等敬完楚少渊和太后,瑜王转向苏轻窈, 道:“还要敬安嫔娘娘一杯酒。”

他没说为什么敬酒,但再坐几位心里都明白,他是为了上次报恩寺的事,特地跟苏轻窈道歉。

苏轻窈刚要端起酒杯,楚少渊便开了口:“你不宜多喝酒,以茶代酒吧。”

喝什么苏轻窈无所谓,便端起茶杯,冲瑜王敬了敬,瑜王淡笑着把酒喝了下去。

待敬完酒,瑜王就要拉着瑜王妃退下,瑜王妃却是个脸皮厚的,根本就不理他。

“我留下来陪太后娘娘说会儿话,你们爷俩先走吧。”瑜王妃道。

她当众给瑜王没脸,根本不顾他气得铁青的脸色,自己倒是很得意,仿佛她多有能耐,多么御夫有术。

瑜王脸上一僵,却不愿意这场面闹不愉快,只得勉强说了一句“你说几句就退下”,便领着儿子走了。

于是太后就只能让宫人加一把椅子,放在自己身边。

瑜王妃道:“瞧娘娘这桌上的菜品,倒是同我们的全不相同,安嫔娘娘有心了。”

刚才谁也没说今日宴会是安嫔操办的,现在被瑜王妃直接说出口,大殿中陡然一静,不过片刻之后,便复又热闹起来,大家的心思却都飘远。

苏轻窈抿嘴一笑,也是落落大方:“多谢王妃称赞,能给太后娘娘当差,是咱们的福气。”

瑜王妃叹道:“太后娘娘一向疼你,这么重要的差事也交给你做,以后你一定要好好孝顺太后娘娘才是。”

她这话一说,若是寻常宫妃定要生气。苏轻窈就看宜妃气的白了脸,心里头无奈摇头。

太后今天心情好,实在懒得跟瑜王妃说这些废话,苏轻窈便想张口挤兑她两句。

接过苏轻窈还没来得及说话,贵妃便开了口:“王妃说得是呢,安嫔妹妹可是我们宫中数一数二的好姑娘,上敬太后,下慈小主,宫里人人都喜欢她。”

瑜王妃被贵妃一句话噎住,难以置信抬头看了她一眼,就见贵妃端起一杯秋露白,一口闷进去:“好酒啊!”

瑜王妃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她突然发现,宫中这些妃子,不是低头吃自己的菜,就是相互小声说着话,对于她的话头,大部分人都不感兴趣,少部分例如贵妃,居然还会帮着苏轻窈。

这一发现,令瑜王妃倍觉不可思议。

但她却不能在这种场合问出口,讪讪坐了一会儿,见没人理她,就只能退下来。

待她走了,旁的朝臣们才陆续上来敬酒,他们都是冲着太后和陛下来的,苏轻窈乐得没人搭理,自己开开心心用晚膳。

就在这时,有个翰林院的老大人上来,先跟太后和陛下敬茶,然后却又举杯,对苏轻窈道:“多谢安嫔娘娘,特地给咱们这些老臣安排的淡粥,您真是蕙质兰心。”

老大人瞧着都是知天命的年纪了,苏轻窈半站起来,也举起茶杯:“大人谬赞了,祝您福寿康健。”

老大人的头发和眉毛都白了,笑起来的样子特别像是弥勒佛,很是富态,他举了举茶杯,仰头一饮而尽,颤颤巍巍下去了。

苏轻窈小声问楚少渊:“这位是?”

楚少渊笑着看她,说:“这就是你喜欢的那个《四海游记》的作者,翰林院的名誉院正,也是史学博士张寿张大人。”

苏轻窈十分吃惊:“哇,没想到老大人这么风趣,佩服佩服。”

楚少渊道:“他是个很幽默的人,朕若是得了闲,偶尔会请他进宫说说话,能涨不少见识。”

张寿进入翰林院前就很有名,他早年父母双亡,十几岁时便游历天下,三十岁归京赶考,一举中了状元郎。

他中了状元,却无心当官,只在翰林院挂了个编修,开始修起史书来。

当时还是厉平帝在位,他看中张寿的人品才学,便特地给了他一个史学博士的官位,允许他每年有一半时间可出访各地,探寻大梁风土人情。

这样过了二十年,他终于写完一部《四海游记》,也算是个很洒脱的人物。

苏轻窈早年看过《四海游记》,现在被楚少渊重提,不由又有些心痒痒,道:“回去要找出来再看一遍。”

楚少渊想了想说:“朕那里有一套老大人的签名版,回头送给你。”

两个人说得热火朝天,那边忠勇伯领着夫人上了前来。

他也算是皇亲国戚,自家又跟皇室有亲,太后自也不会冷脸,很是客气。

忠勇伯没看女儿,只领着夫人同太后、陛下敬茶,然后便要退下。

就在这时,宜妃开了口:“父亲、母亲。”

忠勇伯身形一僵,他没看女儿就是怕她闹事,现在可好,她还是出了声。忠勇伯夫人站在一边,脸上淡淡的,却也没说话。

忠勇伯回头看向宜妃,见她脸色相当难看,想了想才说:“宜妃娘娘,近来天气骤冷,可是闹了风寒?若是病了,可得好好休息才是。”

他这话给了大家一个台阶,宜妃却不依不饶,张口道:“父亲,你也看到了……”

然而她话还没说完,旁边的贵妃手里一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一整杯水就泼向宜妃,弄得她半个手臂都湿了。

宜妃都脸色就更难看了。

贵妃忙开口:“唉,都是我不小心,还不赶紧伺候宜妃娘娘下去更衣?”

她话音落下,她身后的姑姑秋莹和宜妃的姑姑莺语对视一眼,一起上前直接拽起宜妃,半拖半拽把她请了下去。宜妃几次三番想说话,都因为手上剧痛而耽搁,到了一句都没说出来。

待她走了,贵妃便对忠勇伯抱歉一笑:“伯爷,让您见笑了。”

忠勇伯心里头感激,知道她是给自家留脸面,不由道:“多谢贵妃娘娘。”

说完话,他便也不敢多留,赶紧领着夫人下去了。

就在苏轻窈以为今日这场宫宴就要平平安安过去之时,一个瞧着比张大人年纪还大的老大人上前敬茶,却是直接站在殿中,中气十足道:“陛下,太后,老陈有话要说。”

楚少渊淡淡道:“大人请讲。”

老大人张嘴就说:“陛下,老臣以为今日如此安排坐席,实在不妥。”

楚少渊挑眉,跟太后对视一眼,两人均未发言。

苏轻窈也不说话,她悄悄看了一眼楚少渊,见他一脸淡然,心里就更稳妥。

估摸着,这一出戏也在楚少渊的意料之中,于是便更不着急了。

老大人的话音落下,大殿中顿时再无人多言,就连宫人都不敢乱走,僵直站在原地。

就在这一片静谧之中,数十人坐在殿中,竟是比宁静深夜还要安静,无一人出声打扰他。

老大人瘦瘦高高样子,皮肤泛黄,头发花白,瞧着倒是精神矍铄,一看就是念叨起来让人头疼的那一种。

他根本不惧怕殿中情景,反正他是礼部的礼官,陛下也不能拿他怎么办。

等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他才继续道:“长信宫立宫三百余年,最要紧便是尊卑二字,转至大梁立国,依旧定都于盛京。凡宫妃制度定案以来,百多年皆是如此,上下尊卑四个字,是刻在宫妃制之骨血中,轻易不得废止。”

老大人上来就是一通说教,听得人头痛,不过若是仔细听来,会发现他这帽子扣得很大,几乎算是指着陛下鼻子骂他违背祖制。

楚少渊倒是没生气,饶有兴致看着他,想看他到底要如何说。

老大人喘了口气,说:“早年老臣瞧陛下也是尊礼守法,从不荒诞礼法大事,老臣心中甚是宽慰,常道陛下是个明君,是个贤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