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此生共我饮长风(12)

作者: 藤藤小猫 阅读记录

燕昱闻言沉吟。

叶行风再道:“近日朝堂上的消息只怕已经传到宁王耳中,相信宁王不会被动地任由事态继续发展,他会动,而且很快,相信就在这几日了,只是不知他会如何动法?”

燕昱略略直身,抚掌赞叹道:“一切尽如行风所料,且皇叔已经动了,今日清晨西北有快马回京。”

“竟然回来的这么快?”叶行风诧异,看来宁王麾下亦不乏能人,“那宁王说了什么。”

“请罪。”

叶行风一愣,随即哈哈大笑,抬手狠狠地拍了一下桌案。

“妙,甚妙!”

燕昱点头:“确是高招,眼下这把火是点不上我了,就看大哥他如何处置后续。”

“结果已然可以预料。”叶行风收敛神态,坐正道:“虽然宁王这最后一步落得巧妙,救回半壁残局,但这一局终归还是他输了。”

燕昱注视着叶行风道:“看来行风你很是看重姚凌云,经此一役,更是大为赞赏。”

叶行风会心一笑,看起来有些漫不经心的,然而他的双眼却格外认真,语气坚定得不容置疑:“同为当世读书人,从前我一直觉得,他能被启帝陛下赞为天下第一才子,只因他是当朝右相之子,有机会面圣罢了,若我与他易地而处,未必就会比他差,即便此时亦然。”

暮色,不知不觉间染透天地,由此看去,目之所及,尽是晚霞照映下的暖暖余晖,分明是温暖色调,可偏偏又带着种寂天寞地的残与艳,叶行风轻笑着拿起桌上的酒壶,面上的笑意亦已消去,道:“人生得一知己是幸事,能得一对手同样也是万中无一的幸运。”

燕昱笑道:“你们的对决,本皇子很期待。”

身在东宫的姚凌云,突然眼皮直跳,不由得拢下手中书册,抬手覆上右眼。

“怎么了?”燕辰见状,停下正做批注的笔,关切问道。

“右眼一直跳个不停,可能是有人在骂我。”

姚凌云放下手,微偏头看向燕辰,四目在空中相接,姚凌云漫然一笑,出口的话虽不正经,可口气却很严肃,但要说认真,却有稍显懒散。

燕辰闻言不以为然,起身上前,收走他手中的书册,说道:“累了就别看了,先休息会儿。”

姚凌云任他收走,嘴上计较道:“科考在即啊殿下,微臣自己的面子尚且不打紧,可不敢卸了殿下您的面子。”

燕辰在姚凌云的对面落座,顺势将手中书本搁至一旁,侧目扫一眼,轻笑出声:“《渊海子平》,本皇子竟不知道,现在的科考还涉及八字命理之说?”

姚凌云煞有其事点点头:“毕竟时代在进步,为官者要懂的东西也需慢慢增加,岂能永远在原地踏步,一层不变?”

燕辰先是一怔,而后再度笑开,连眼神也起了变化,硬生生地压下笑意,装作一本正经地说道:“那不知寻卿看了此书半晌可有何收获,不如替本皇子补上一卦?”

“好啊,殿下要测什么?”

燕辰薄唇勾笑,眉间眼底风流无限,轻飘飘地吐出两字。

“姻缘。”

☆、大襄双壁

八月初三,秋。

历时不过一年有余的西征大军,随主帅宁王凯旋归京。

此次西征是大襄正式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兴兵战争,大军归来之际,整个东都皆为之欢呼沸腾。京师的百姓们纷纷走上街头,聚集在道路两边,挥动着双臂,夹道迎接远征的英雄凯旋归来。

欢呼声不绝于耳,盛况空前。

左相宁永忻更是奉命领着文武大臣亲临北城门迎接。

骑马踱过嘈杂的人群,下马穿过巍峨的宫门。

随着燕骁一步一步踏近大襄权利中枢所在的元和殿,跟在他身后的将领随之一个一个逐步递减,直至燕骁的脚步踏上通往元和殿所在的千重宫阶时,身后只余低头尾随的宫廷侍从。

薄日流光毫无遮挡地倾泻人间,打在人的身上本该觉得炎热,却在瞬间就被拂面而来的秋风中所带着的些微寒意,给中和掉了。

不冷不热,气温适宜。

燕辰端坐高台之上。

在一片鼓乐声中,宁王燕骁拾阶而上,身后朱色的披风迎风而荡,头顶盔上的鲜红流苏同样随风摆动。

元和殿中,宁王俯身下拜,虽是臣服之姿,然其双目灿若日月,似有风雷隐于其间。

吏部尚书阮清华面对着群臣百官高宣西征功绩后,燕辰倾身站起,微抬手示意:“宁王请起,此此宁王率军西征,坐镇嘉峪关,虽因身体之故,未能亲上前线指挥,然点将之功亦不可没,而今西域动乱荡平,西征军大胜归来,扬我大襄国威,特赐宁王黄金万两以示嘉奖,其余西征将领,着吏部尽数论功行赏。”

“臣谢恩。”

事态发展至此,已与预想完全不同,影响朝局境况许久的西征大捷,在收到宁王的“请罪”奏折后,就如同盛夏的滚滚热浪一般,入秋之后,便了无痕迹,草草收场。

人生,总是充斥这各色各样的不可控制,也正是这些不可控制的因素,才造就了人生的精彩。

这一次,祸起萧墙,是他棋差一招,但燕骁并不着急,所谓阻碍只要利用得当,同样也能成为助力。

时移世易,端看人心。

朝堂上,燕辰与燕骁,一个在上一个处下,二人遥遥对视。

晌午甫过不久,姚凌云在一个小太监地带领下,缓缓得向燕辰所在的御书房走去。途中,不期然地巧遇了方与燕辰议事完毕的宁王燕骁。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姚凌云心下叹息,顿步行礼,笑道:“参见王爷,寻恭贺王爷凯旋归来。”

宁王安然受礼,也不示意他起身,背脊挺直,不动如山,回道:“蒙寻公子惦记,这份心意本王铭记于心,日后定然报答。”

果然如此啊,姚凌云心下怅然,嘴上却诚惶诚恐:“王爷客气了,王爷此次出征,京师上下无不注目,如今平定西北归来,想必恭贺之人不知凡几,寻一介书生,又何劳王爷记挂。”

燕骁笑了笑:“其他人又岂能与寻公子相提并论?”

姚凌云眨了眨眼,只笑未语,反正多说无益,不如不说。

言未及而言之,谓之躁。

燕骁凝眸看着面前样貌与其父完全不像,唯有一双眼睛同样幽深笃定的少年,有一瞬失神,仿佛只是看着姚凌云,又仿佛是透过眼前少年而看向那些早已逝去的曾经。

当年的他与姚孟轩,一文一武同伴皇兄左右,孟轩安|邦土,宁王定乾坤,二人在当时被世人合成为守护大襄的文武双壁。

这世上,没有姚孟轩谈不下来的邦交,更没有燕骁打不下来的城池。

他们两人,珠联璧合,在当时无往不利,所向睥睨。

如果没有南平之战,那所有的一切是不是会与现在完全不同?

燕骁曾无数次这样问过自己,可答案永远只有一个。

不会。

即便历史再重来一次,他们二人在面对南平之战时的选择也绝对不会改变。

对燕骁而言,没有什么比赢更加重要,行军打仗,就是为了凯旋,为了胜利,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可以放弃一切。

可于姚孟轩而言,战争,只是他为了实现治国平天下理想的一条途径,他是为了和平而选择征战的。他从小所接受的是仁者治天下的教育,那就注定了他无法对人命置之不理。

他们二人在信仰上的分歧是永远的,注定达不到平衡。

故而,分道扬镳实属意料之中。

可有的时候,夜深人静,燕骁又会忍不住地怀念起他们曾骑马倚桥,指点天下的那段峥嵘岁月。

那段独属于大襄双壁的岁月。

因为这些过往,他与姚孟轩分道扬镳,水火不容。同样也是因为这些过往,使得他对姚凌云总是格外地迁就,且耐心。

上一篇:误踏春 下一篇: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