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此生共我饮长风(4)

作者: 藤藤小猫 阅读记录

从燕辰的角度看去,昏暗的光线下,姚凌云的轮廓显得很温和,烛光在他的脸上映下深深的光晕,燕辰笑了下,继而反手将姚凌云的整只手笼进掌中:“而且我还有你。”

姚凌云点点头,接道:“嗯,有你在的地方,总会有我的。”

燕辰瞬间就被姚凌云这天经地义的态度给取悦了,有你的地方总会有我,就好比人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般,稀松平常,又无可替代。

“入夜了,你来来去去的也麻烦,今晚就宿在偏殿吧,我差人去相府知会一声。”

“好啊,茶水下肚,一时也睡不着觉,殿下手谈一局如何?。”

“自然可以,不过既是对弈,总有输赢,不如加点彩头?”

“殿下有心送礼,学生焉能拒绝?来吧。”

屋内二人温声轻语,时不时还因为一颗棋子的而争论不止。

屋外一株紫薇开的正好,于波光潋滟间,艳得嚣张。

夜朦胧,月高悬,寂静无声的四皇子府,沁在冰凉的月夜里,恍如终年未见阳光一般。

晚膳过后,府邸的主人,四皇子燕煦,便闭门谢客,于书房中执笔习字,一笔一画,井然有序,笔走神龙间,书房内有黑衣人乍然出现。

对此,燕煦毫不意外,手未顿,头未抬,仿佛屋内依旧只有他一人一般。

黑衣人亦同,没等燕煦出口询问,便有条不紊地将今日的所见所闻一一叙述而出。

静聆汇报,在听到一个名字时,燕煦眼睫轻|颤,握笔的手不由一顿,一道突兀的斜杠遂然越于纸上,生生地毁了一幅好字。

略顿了会,燕煦才直起身子,丢开手中的毛笔,唇角微扬,面带笑意,可直射而去的眼眸里却阴沉的只剩下深不见底的混沌,他将声音压得很低,缓缓道:“所以姚寻至今未离,今日怕是又要留宿大殿宫中了?”

“是。”

燕煦摆了摆手,示意人退下。

黑衣人如来时一般,悄无声息的不见了。

一时间,书房之内再无其他声响,寂静中,唯有风声呼啸而过。

正值盛夏时节,透窗而入的晚风本该捎来凉意,然此刻的燕煦却觉得今夜的风,分外清寒。

静静站了会,蓦然,他低低地笑了起来。

随着笑声越来越大,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阴森。

最后他甚至笑得微微弯下了腰。

“哈哈哈哈哈哈。”

过了许久,笑声方才止下,燕煦直起身子,又站了会,蓦然,提腿将面前的桌案一脚踹开,而后,满屋皆是破碎之声。

屋外等候的侍从闻之无不兢兢战战,瑟瑟发抖。

领头的于管家却恍若未闻,一个刀眼扫去,震住场面。

半刻钟。

一刻钟。

……

半个时辰过去后,燕煦才推开房门,施施然走出来,对领头的于管家道:“宣太医,就说本皇子头疼。”

此时燕煦,已恢复了往日身不染尘,从容乖顺的模样,因剧烈运动而略略泛红的面颊,更是为其再添一分欺骗性。

燕煦说话时的声音放得很缓很轻,予闻者以虚弱之感,若非方才内中传出的响声,以及目之可及的一室狼狈,左右侍从几乎都要信以为真了。

于管家轻咳了声,冷言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宣御医?”

“是。”左右默默对看一眼,其中一人快步离去。

于管家上前一步,对燕煦说道:“殿下既然身体不适,不如先回房先躺下休息会?”

燕煦抬目看了于庆源一眼,恹恹地点了点头:“嗯。”

四皇子府的管家,名叫于庆源,三十出头,五官并不特别突出,是燕煦幼年出宫玩耍时,在街上捡到的。

于庆源至今还记得那年的冬天,格外寒冷,他病重的父亲终究没能熬过那个寒冬,而就在他父亲去世的当天,家中那个祖上几辈都是读书人,向来自视甚高的主母连眼睛都没眨一下的就将他以及他的母亲赶出了家门,他的母亲不堪重辱,再加上无法接受父亲离世的事实,当夜就跟着一同去了。

就在于庆源饥寒交迫,万念将灰之际,视线里突然出现一个如雪洁白的小娃娃问他。

“你甘心吗?”

甘心?

他当然不甘心,所以他伸出了自己的手,将自己的余生交到了对方的手里。

时至今日,已过十数年。

“殿下,事已安排妥当,只等时机到来。”落后燕煦半身的于庆源,状似无意的悄声道。

“你确定?”可能是因为方才剧烈运动过的原因,燕煦出口的声音略微带着些沙哑的音色,加上语气中自带的慵懒和淡淡的讽刺意味,一听就让人知道他心中的不快,“我看未必吧,鱼饵虽然已丢下,但河道若是关闭,鱼儿不得其门而入,那在好的鱼饵也钓不上大鱼。”

“那依殿下之意?”于庆源眉峰微皱,问道。

“去找他,告诉那个人,让他去将河道打开。”燕煦笑了笑,神色未变,声色依旧,“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啊。”

“是。”

作者有话要说:轻|颤也是拼比词汇^_^

☆、燕煦入局

次日朝堂,一如姚凌云所预料般的,风云迭起。

由宗正少卿李青的一纸奏折率先拉开序幕。

宁王凯旋归来,三军及主帅该如何论功犒赏?

朝臣上下因此而争论不休。

礼部方有人提及黄金珠宝,吏部便当即出声反驳金银钱财不过点缀尔尔,继而提议加官进爵,向来直性子又软硬不吃的御史大夫赵铭闻之,当场冷脸,并怒斥吏部尚书阮清华居心叵测。

“三军将士加官进爵该然,但宁王本就位极人臣,阮尚书竟还想再往上封赏?再往上还能有什么?你不清楚?阮清华你这是大逆不道!”

赵铭此言一出,满朝皆寂,他这是明明白白地把宁王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事实搬上了台面。

呆怔数秒的阮尚书回过神来,立即梗着脖子反驳道:“赵铭你不要血口喷人,本官不过提议。”

阮清华确实只是提议,每日朝会向来如此,尤其是大皇子监国后,更是积极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故而每日朝会都会产生诸多分歧,众多的意见在此分流整合,最后在从中提取一个最有利的方案实施。

大皇子燕辰从谏如流,当朝所提者,即便不妥,亦往而不咎,遂而百官自荐自励,大大地提高大襄政府的行事效率。

但显然这一次御史大夫并不能接受这样的理由,只见赵铭冷嗤了一声,说道:“提议?你提议之前不会先动动脑子?”

“赵铭你!”

高台侧椅之上,俯扫阶下百官的大皇子燕辰观之,抬手打断道:“阮卿,赵卿,慎言。”

二人互瞪一眼,各自躬身退回百官之列:“喏。”

燕辰面上喜怒不显,垂下的视线自文武百官身上缓缓扫过,沉声道:“其余卿家可还有其他提议?”

兵部侍郎言吉此时出列行礼道:“殿下,臣有提议。”

自朝会开始,言吉就站在一旁,沉默不语地看着前面几个大襄栋梁当朝争得脸红脖子粗,不仅今日,以往的每一次朝会他都是如此,兢兢业业做着本职工作,从不妄言。

但其实他是不服的,看着朝臣争论不休的样子更是不屑,内心甚至觉得嘲讽,都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此话果然不假。

大襄王朝出自江湖,启帝本身亦是江湖出身,当年启帝自东都崛起,便广受江湖侠士的推崇,大襄成立之初,全员尚武,不少侠士更是慕名加入,未及弱冠的言吉也是在那个时候,满怀着对轩辕帝的尊崇之心而加入大襄军营,但因能为有限,未曾在一众侠士中脱颖而出,其后便一直跟在宁王麾下效命。

可随着中原平定,大襄王朝正式建立后,当年从军的将领们除了少数重将镇守边关外,其余的,不是领了份闲职虚虚度日,就是接受封赏,卸甲在家不问国事,主导国政的栋梁也从百胜的将军变成一群只会耍嘴皮子的书生文人。

上一篇:误踏春 下一篇: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