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江城谣(223)+番外

他已经一让再让,暂时住到驿馆中来了,这可恶的护卫还不去通知任平生!还不让他的儿子来看望他、拜见他!

任刺史心中有气,可是他这位宣州刺史到了京城只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罢了,发脾气也没人理会他,脸气得黄黄的,独自生着闷气。

偏偏辛氏还没眼色的过来挑拨,“郎主,您都到了京城,三郎也不过来迎接,他到底还算不算您的儿子啊?”这句话传到任刺史耳中,刺的他头疼心也疼,一时脸色煞白。

他恶狠狠的瞪了辛氏一眼,目光毒辣的像只饿狼。

辛氏吓的心跳几乎停止,立即闭上了嘴。

任江城这天真是春风得意,扬扬自得,开心极了。

继受封礼之后,先是桓大将军和十三郎向她道贺并赠送贺礼,然后陵江王和任平生也来了,陵江王将由宝石和红珊瑚做成的鲜花盆景搬到她面前,祝福她前程似锦,任平生将一个璎珞项圈挂在她颈间,温声道:“这是护身符,保祐我儿岁岁平安。”这两人一个比一个慈爱,让任江城感动的几乎落泪。

陵江王妃在下面看着这样的一幕,差点没咬碎银牙。

陵江王和任平生才像是父子,和任江城才像是祖孙,这实在太气人了,令人无法容忍!

有婢女悄悄过来,附耳和陵江王妃小声说了几句话,陵江王妃眉头跳了跳,心里这个气就别提了,“这个任刺史是个草包啊,都到了寿康公主府门口了,你孙女在这里行受封礼,你儿子、儿妇在这里是贵客,你做长辈的居然连门都进不了,硬生生被撵到驿馆去了,可真够没出息的!”想到任刺史原来这样上不得台面,她脸色阴沉。费了这么大的力气才将任刺史一家弄到京城,若是任刺史在任平生面前没有做父亲的威严,带不走他,那……那可如何是好……

任江城由陵江王、寿康公主和任平生、范瑗陪着下了台阶,向德高望重的宾客一一致谢。

陵江王妃见陵江王这平时很粗心大意的人竟然陪在任江城身边,好像担心任江城会被人难为似的,心里酸水直冒,“亲孙女也没有见你这么待见啊。”任江城向她道谢的时候,她勉强笑了笑,握着任江城的手说了几句夸奖、勉励的话。

乐康公主也是心里酸酸的,灵寿公主就活泼多了,笑盈盈夸奖了任江城半天,又打趣的问陵江王,“叔父,我能不能借您这掌上明珠一时半会儿的,带她去见见王家的夫人们?您这位掌上明珠太出色了,我的嫂嫂们都想一睹她的风采呢。”王家是建康城中的百年世家,根基深厚,灵寿公主要带任江城去见王家的夫人们可以说是一片好意,陵江王笑着答应了。乐康公主虽然满心不情愿,这个时候也不能落后,忙笑道:“我也带八娘见见瘐家的夫人。八娘,我的嫂嫂和弟妹也是很想结识你的。”一时之间有好几位王妃都笑言要带任江城见见她们的娘家亲眷,因这些人全是世家出身,所以娘家都是有背景的,任江城跟着这些人走了一圈之后,虽然累的够呛,可是收获颇丰,已经认识建康城中大半的贵族人家了。

这个时代门第之见很深,但是因为有寿康公主等人陪着她,那些贵族人家的夫人们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面上都非常客气,对任江城赞誉有加。

“我这算是踏入上流社会了么?”任江城不由的嫣然。

还别说,有了林山君这个身份,感觉和从前被称呼为“任八娘子”时确实有很大的不同,好像真的变尊贵了不少。不得不承认,身份、称呼这些也是很重要的啊。

第125章

她短短时间内见了太多的人,自己还没觉着什么,寿康公主却道:“以后日子还长着呢,不急在这一天。”范瑗也心疼,“阿令脸色好像有白了。”说的任江城一笑。她伸手摸摸自己光滑细腻的面庞,笑嘻嘻问道:“白了么?我自己却是不知道的。”寿康公主仔细看了看,“坐下歇着,若有没见过的长辈,改天再见也是一样的。”范瑗赞成,“公主殿下说的是。”任江城虽然觉得自己精力还很充沛,不过寿康公主和范瑗既然都这么说了,她也乐得从命。

桓昭和瘐涵、王湘一起笑吟吟走过来,“说句老实话,在长辈身边正襟危坐不叫歇息,和我们一起游玩那才是浑身轻松呢。阿母,范娘子,这话是阿兄说的呢,他陪外叔祖、光禄大夫和阿父在看山楼小坐,虽是小坐,却半分不敢懈怠,很拘束的。”寿康公主微笑,“我一时倒忘了这个。”转过头看着范瑗,客气的和她商量,“让阿令到园中散散,自在游玩,如何?”范瑗含笑点头,“甚好。”握着任江城的手替她理理鬓发,温声交待了几句话,让她和桓昭等人一起走了。

桓昭对寿康公主府自然是最熟悉的,挑了在一处小山之上风景优美又幽静的亭阁,舒舒服服坐了下来。这里视野宽阔,满目青翠,空气又很清新,亭阁旁边还有清澈可以见底的小溪流过,山花烂漫,颇有山野情趣。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任江城愉快吟起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诗句。

“可见方才有多拘束了。”桓昭和瘐涵一起可怜她。

王湘年纪虽小,却很机灵,甜甜叫任江城做姐姐,“阿令姐姐,你生的太美了,眼睛像星星,嘴唇像花瓣,我一见就喜欢你了呢。你还会射箭,会骗人,可真好,骗了两座城池,自己做城主……”她话还没说完,桓昭和瘐涵一起笑喷了。“小湘儿,这骗来两座城池自己做地主的话,你是从哪里听来的啊?”

“不是这样的么?”王湘眨眨眼睛。

她一脸无辜和懵懂,逗的任江城也一起笑起来,“小孩子就是好玩啊,怎么会把话传成这样的?”

“原来是我听错了呀。”王湘不好意思了。

任江城笑道:“也不一定是你听错了,不过话传来传去总会变样的,这是没办法的事。”

王湘似懂非懂的点头。

瘐涵笑着告诉她,“小湘儿,说你阿令姐姐骗人这不是好话,以后不要这么说了,明白么?”王湘懊悔,“哎,骗人不是好话,我把这个给忘了……”任江城莞尔,“你觉得骗人也很好玩,对不对?”王湘摇头,“不是,我是觉得能骗到人很有本事。”童言无忌,说的桓昭和瘐涵一起笑了。瘐涵正要再多教王湘几句,王湘却崇拜的看着任江城,“阿令姐姐你胸怀真宽广,我听错话,说错话,你一点也不生气啊。”任江城笑咪咪,“因为我有弟弟,我知道小孩子的想法和大人常常是不同的。”王湘越发高兴了,“阿令姐姐真是善解人意!”搜肠刮肚,用她有限的词汇卖力夸奖起任江城。

“看你这架势,不把我夸成一朵花,誓不罢休,对么?”任江城打趣。

王湘咧开小嘴,笑的很开心。

对面也是座小山,有笛声从对面传过来,悠扬飘荡、绵延回响,如这亭阁畔的溪流一般恬静幽远、轻吟浅唱,时而欢快,时而委婉,时而清柔。

桓昭不禁呆了呆。

她记得自己并没有这样安排,也就是说另外有人在这里吹笛子了。那么,这个人是无意、随意的吹,还是有意识的吹呢?是要吹给这里的人听么?她一开始还往桓广阳身上想了想,但立即觉得不对,因为桓广阳并不爱吹笛子。

瘐涵凝神听了听,迟疑的道:“这笛声听起来很熟,有点像我阿兄啊。”

“原来是他。”这下子任江城和桓昭都明白了。

王湘嘻笑歪头,“表兄吹的真好听,天籁之音啊。”

“你会的词还真不少。”任江城等人忍俊不禁。

王湘开心的笑起来。

“表兄为什么要在这里吹笛子?”桓昭听着悠扬动听的笛声,心里嘀咕,“他有什么意图啊?他这个人吧,我觉得平时还是很稳重的,如果什么目的也没有,应该不会专程过来吹笛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