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江城谣(305)+番外

瘐涛和范琛交换了一个复杂的眼神。

敢情他俩都是奉了自家母亲的命令,要在这雅集之上显露才华,要向桓家表明心意的。

元维露出焦灼的神色。

十四郎一乐,悄悄跟桓广阳说道:“阿兄,元十五这小子是不是没安好心?打扮的这么惹眼,来的这么早,在大伯父面前这么恭敬,是不是也是冲着阿璃来的?哈哈,阿放和范琛能当面表明态度,他可是不能啊,只能干着急了,哈哈哈。”

瘐涛能含蓄的说“家母还说想念九表妹了,过两日便来看她”,范琛也能打着郗氏的旗号夸奖桓昭“秀外慧中,冰雪聪明”,元维能干什么啊?干看着罢了。他父母远在北魏,别说不会同意他了,就算同意他也帮不上忙啊。

桓广阳微微笑了笑。

十四郎看看元维惶急的神态,幸灾乐祸的笑了。

元维往前跨了一步,脸微红,态度却非常认真,端庄肃穆的说道:“大将军,我今年一十七岁,没定过婚事,酷爱书法和射箭,书法平和自然,委婉含蓄,遒美健秀,箭术精绝,百发百中,算得上文武双全。我从小到大的老师全是建康宿儒,所以我一直期望到建康求学,今后在建康长期居住。我……我……我可以入赘……”

“入赘?”桓大将军愕然。

众人也听得一头雾水,莫名其妙,北魏这位十五皇子啊,你是来参加雅集的,一见面便向主人家表明你可以入赘,这是何意?

瘐涛和范琛脸色却同时微微一变,不过很快又恢复如常了。

元维脸更红,硬着头皮道:“也不是完全入赘。譬如说我是不能改姓的,我的儿女当然也要跟我姓元。不过我会一直留在建康,可以依舅氏而居,那便是和入赘差不多了啊。”

桓大将军上下打量了他几眼。

托媒人向桓昭求婚甚至亲自见他毛遂自荐的青年郎君不是没有,可是像元维这样,以一国皇子的身份,先厚着脸皮把自己夸奖一通,然后坦言可以“入赘”的年轻人,桓大将军还真是没见过呢。说实话,就元维这个身份,桓大将军真是看不上,他是北魏皇子,北魏和大梁互为强敌,边境常起战火,和这种身份的人联姻那不是自找麻烦么?不过,元维这年轻人青涩又真诚,桓大将军中看不上他的身份,却也为他的直率和诚意所感动,拒绝还是要拒绝他的,却不愿拒绝得太生硬了,以至于既伤了这年轻人的心。

年轻人那颗真诚的心,还是很宝贵的啊。

“书法,箭术。”桓大将军笑,“十五殿下,那稍后我就等着观看文武双全的你如何大展奇才了。如果这两项你都被评为第一,本人有重奖。”

桓大将军并没有直接回应元维的话,但是也没有泼他冷水,还是很客气的。

元维容光焕发,深深一揖,“是,大将军。”

瘐涛和范琛都用崭新的目光打量着他。

这位北魏的十五皇子别的且不说了,礼数周到,对桓大将军很恭敬,很有礼貌啊。

他俩并不熟,可是这一刻却心有灵犀,同时生出“此事不妙”的感觉。

接下来的一系列事情准确验证了他俩的感觉。

元维这位异国皇子书法非常出色,他写的字被拿到桓大将军面前之后,桓大将军看他的眼神都变了,多了惊喜和欣赏,少了淡漠和疏远。

等到了比赛射箭的时候,元维的优势更是瘐涛和范琛加起来也比不上的。只见他箭无虚发,百步穿杨,每一箭都准准的射入红心,稳、准、狠,令人惊叹。

“年轻人,好样的!”桓大将军笑着冲元维伸出了大拇指。

如果说瘐涛和范琛的书法和元维各有千秋、平分秋色,这箭术可就是拍马也追不上了,不由的露出沮丧之色。

乐康公主和郗氏所吩咐的事他们未必有多感兴趣,对桓昭也没有多少爱慕之意,可做为男人在比赛时失利,损伤的是颜面啊。

“既是雅集,不如我们还是做诗吧。”瘐涛温雅的道。

雅集当然还是以诗词歌赋为主的,其余的诸如琴、棋、茶、酒、香、花等只能算是点缀,至于射箭、投壶等更是一般雅集所没有的了。

范琛善赋,也同意瘐涛这个提议,桓大将军也笑道:“诗言志,把你们的所思所想写成诗赋,当然是极风雅的。”谁知元维却脸红红的道:“我的感情太深沉了,用言语是无法表达的,诗词歌赋也不能。”认真又羞涩的模样,惹得桓大将军多看了他好几眼。

“元十五这臭小子还真是会说话啊。”十四郎摸摸鼻子,“这小子是不擅长诗词歌赋所以不敢参加不敢和阿放他们比试吧?却把话说的这么堂皇,真不害羞。”

“怎么不害羞,阿奴,他的脸都红了。”桓广阳微笑。

十四郎不屑,“今天这小半天的功夫,他可是脸红了好几回了。阿兄,我觉得这臭小子很不可信,九成是装出来的。”

“阿奴装个脸红来看看。”桓广阳道。

十四郎怔了怔,“装脸红啊?这个我好像不大会啊……”

“把阿敏叫过来?”桓广阳低笑,征求他的意见。

十四郎的脸一下子就红了。

桓广阳笑,十四郎佯怒,“你坏,不跟你说话了。”转过脸装出不理人的样子,头颈高昂。

他才转过脸不久,便发现前方来了一队宫中侍卫,走在中间的却是一老一小,那老者是他熟悉的杜大夫,小郎君却是本应在东宫的阿倩,牵着杜大夫的手,兴滴滴的,左顾右盼,对看到的一切都很好奇。

“杜大夫,阿倩。”十四郎惊讶。

桓广阳随着他的声音转过头,“真的是小阿倩。”快步走了过去。

“姐夫。”小阿倩看到他,欢呼雀跃,牵着杜大夫的手就蹦起来了。

不过,桓广阳过来要抱他,却被他板着小脸一本正经的拒绝了,“姐夫,我已经大了,不用抱。”桓广阳微笑,“对,阿倩是大孩子了,不用抱。”把阿倩夸奖了一通。阿倩很高兴,“对啊对啊,阿姐说了,我是小郎君,应该勇敢坚强。”桓广阳含笑摸摸他的小脑袋,“对,小郎君应该如此。”阿倩高兴的咧开小嘴笑。

但是,没笑多大会儿他便把嘴巴闭上了。桓广阳知道他的心意,鼓励的道:“阿倩,虽然你正在换牙,但你现在也是很好看的,想笑便尽情的笑,无妨。”阿倩不大高兴,“我对着镜子笑过,很丑的。”桓广阳摇头,“哪会?漂亮的小郎君便是换牙时也是与众不同的,别有一番风采。”杜大夫也笑道:“别人换牙时或许会丑了些,你却是不会的,尽情欢笑吧。”阿倩却他们鼓励着,果然又咧开小嘴开心的笑了。

桓大将军等人看到阿倩,也一起过来了。

元维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想道:“兄长对他的内弟可真好。”竟隐隐生出嫉妒之心。

“杜大夫,难得在这里见到您。”桓广阳和杜大夫寒暄。

杜大夫虽然一直住在宫里,但他并没有接受朝廷的职务,大家还是像从前一样叫他“杜大夫”,并没有改变称呼。

元维只顾着嫉妒阿倩,一时之间竟没想到眼前站着位大夫,而且是位很不容易见到面的大夫,应该设法验验他的右臂。

魏帝交代过他的,凡是大夫,每一位都不可以放过。皇宫中的大夫当然也是如此了。

桓大将军一向喜欢阿倩,见阿倩忽然装起小大人,忍不住故意逗弄他,“这位不请自来的小郎君,到嘉苑有何贵干啊?”阿倩一脸认真,“姑父,我是来开眼界的啊。我是小郎君,应该很有学问的,所以听说姑母在嘉苑举办雅集,雅集上什么都有,便想要来见识见识了。”桓大将军大乐,“原来小郎君是来增长见闻的啊。”阿倩点头,“我阿姐说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会死读书本是不行的,要多听、多看才行啊。”众人见他小小年纪却讲得头头是道,都是点头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