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美人传(237)

王安石想伸手拉,却只拉住了一个空空的影子,开口喊她,却被人声给淹没了,他忽然觉得自己错失了什么,也许只是考试太累了,王安石望着前面拥挤的人群,只能慢慢的走出去了。

左伊在奔跑,奔跑在古城,奔跑在宋朝,可是脑海中却想起了电影罗拉快跑那个画面,她觉得自己就是罗拉,为了拯救心爱的人而奔跑。

那扇宣德门忽然就让左伊明白,自己忽略了什么,她要去告诉沈括,她明白了那种感觉,她真的懂了。一路跑,两边的街市人群时隐时现,中间都有一个蓝衫少年,他坐在树下吹笛时的俊雅,他陪自己吃小笼包时的温柔,他在自己身边看书时的认真,他回答自己问题时的博学,他为自己挡风的伟岸,那个少年,他一身蓝衫,总是容易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让左伊觉得那时理所当然,可是这一刻她跑的血液都在沸腾,那不是理所当然,那是唯一的沈括,那是自己在宋朝第一个主动认识的少年。

这一次,左伊没有再扭捏的绕墙走,而是直接去找门卫通报了,可是不知道为何,沈府乱的可以,连门卫都不知去向,跑的气喘吁吁的左伊,轻轻推了一下大门居然自己开了,左伊走进去,看到不多的几个丫鬟下人来回的跑。

好不容易逮到一个丫头,问怎么回事,丫头急昏了,也不管时陌生人,牙齿打抖的说:“老爷,老爷晕过去了……”

左伊一听,也愣住了,老爷,说的是沈括的父亲吧,她顾不得自己是外人,急冲冲的往丫头冲的方向跑去。

看到门口一大堆丫鬟围着,左伊艰难的挤了进去,一家之主病危,沈府压根就没有管事的人,大伙都乱了,也没有人注意左伊。

屋里沈括没有想到这个时候左伊会来,看着她头戴高冠,身着正式的儒袍,脸色绯红的模样,忽然就觉得心痛,没有往日的欢喜,只是干叫了一声:“左兄来了。”就觉得喉咙干涉,不知道说什么,甚至站了起来都没有想出去迎接她。

左伊仰着头,有些喘,看到沈括那不知所措的模样,她说不出话,开不了口,脸上还挂着泪痕,一缕头发散乱的漂浮在脸颊旁,没有了平日的俊雅坚定,左伊鼻子一酸,强忍着没有留下眼泪。

“沈兄,我考完试,特来拜见伯父伯母。”左伊只说了这么一句,却站在门口没有进去。

过了一会,沈母的声音从书房里传来,叫了一声:“左公子来了。”声音很是无奈。

沈父是在书房看书晕过去的,此刻大家都在书房。

左伊听到这个声音,迟疑了一下,走了进去,和沈括肩并肩,一同进了书房。

书房有一张休息的床,沈括老爹沈周就靠在那里。

一边坐着一位伺候的妇人,没有平日光彩夺目,也显得苍老。妇人旁边站着丫鬟灵儿,倒是熟悉。

左伊没有理会灵儿那探究的眼神,神色认真,恭恭敬敬的给沈父沈母作揖道:“左伊,拜见伯父、伯母。”

沈母脸色不好,没有说什么,略微的点了点头。

只是躺着的沈父,一直都挺喜欢这个少年的,丝毫没有刚刚晕过去的模样,还热情的招呼道:“听括儿说你今天参加了殿试,英雄出少年啊!”

左伊眉毛蹙起,她上次见到沈父距今不到一个月,沈父就明显衰老了许多,脸有些微黄浮肿,虽然笑容依旧,可是总觉得力不从心,哀婉苍凉。

沈父对殿试很感兴趣,虽然精神气不好,却还拉着左伊问了几个问题,听到左伊说殿试的题目,和她作答的内容,沈父笑道:“如此,你定能高中。只是我家括儿朋友不多,在京中只有你和吴家小子,你若是高中出外做官,以后我家括儿孤单了,他天天念叨着你呢。”

左伊深深的看了沈括一眼,说道:“伯父放心,如今沈兄才名远扬,连皇上都对他甚是赞赏,出仕是迟早的事情,只怕今后门庭若市,伯父要嫌家中太吵了。”

沈父听到左伊这么说,很是欢喜道:“人老了,爱热闹,怕冷清。”

已经是快晚饭时间了,沈父对沈母说:“今晚留小左在家用饭,你去准备一下,我没事,就想和年轻人说说话。”

沈母欲言又止,终究是没有反对,只是站起来的时候,头有点眩晕,差点摔倒,还好,一边的灵儿手快,扶住了她。

左伊看到沈父,只觉得他快死了,真的,她心中有这种感觉,可是看到他说话,依旧温和,有条理,偶尔还笑出声,好像从来都没有聊的这么快活一样。

左伊坐在一边,把自己如何认识沈括,在县学的日子,两人捣鼓状元酒,七天酒店,到后来进京,去太学,还有上次郭宝宝的事情,左伊事无巨细,一件一件的说,她不敢听,他看到沈父的眼神泛散,可是却始终在微笑点头,似乎自己一直说下去,沈父就可以一直听下去。

沈母没有走,她出去吩咐了一声,教训了几个仆役,又回来了,只是没有进来,站在书房外面的小间,听着左伊说她和沈括相识一起的过程。沈母原本是挺喜欢左伊的,第一次见这孩子长的又乖巧。可是上次括儿晕倒,丫鬟小诗说都是因为左家小孩害的,而且时不时的说一些暧昧的话,沈母开始警觉了,自然而然的不喜欢左伊。

此刻听左伊把他们两相识相知的过程说出来,沈母都有些感动,特别是听到左伊为了括儿和郭宝宝的事情到处去求情的时候,她心中感叹:“他值得括儿那么对他。”

沈父忽然咳嗽了一声,在屋里就只有左伊说话的时候,显得很突兀,左伊本来就心中紧张无措,停了下来,就看到外屋的沈母急急的跑进来,一脸担忧。

沈父看到沈母笑道:“又没有什么事,你不用慌张,只是想起来,好久没有听括儿吹笛了,很想听一听。”

沈括取来笛子,书房里已经点起了烛火,沈母心中慌乱,点了很多盏,整个屋子如白日一样亮堂。

左伊静静的坐在一旁,看沈括为父亲吹曲的模样。灯光中,沈括的脸侧脸俊雅无比,线条流畅,他微微啜起嘴唇凑在笛子吹孔上,头发长长的束起,发梢落在肩头,他的头微微侧,像一座雕像一般,美妙清冷的乐曲在黑夜中如同清泉溪流一般缓缓而出。

屋里的灯火在笛声中跳跃,偶尔“哔啵”一声,发出细微的响声,又很快被笛声盖过。

沈母坐在床边,一手紧紧的抓着沈父的手,沈父脸上一直挂着淡淡的微笑,甚至还伸手给沈母理了理发梢。

左伊痴痴的看着沈括,笛声继续,她看到一滴泪珠掉落在笛子上头,摔碎了,散开,却一点都不影响笛声悠扬……

听着悠悠缭绕的笛声,时光静止了一般,看着灯火的跳跃,或者时光也可以倒流,一切逝去的美好和不美好都可以重来。

黑夜中,仿佛可以听到水流的声音,可以嗅到花草的清香,这一刻,左伊想着能坐到天荒地老。

沈父含笑倾听,心里平静安宁,慢慢的合上了眼睛。

作者有话要说:今日第一更。我写沈括老爹要死了,写哭了,可是还是写不出那种感觉……鼓励一下草吧。害怕死亡,可是每个人都要死。看着亲人逝去,好害怕。有时候我常常想,我不怕死,可是我怕我死的时候,我身边的人难过。

200、第九十九章:陛下定名

殿试的效率很快,因为名义时由皇帝主持阅卷的工作,底下人不能不卖力。

皇帝不阅卷,但是决定名次。

由贡院拟定名单,将参加殿试的士子们的成绩按高到底的排好等级,虽说没有定,但是事情都办好了,领导只要拍板就好。

这样皇上轻松又有面子,省的他乱选一气,不过也有例外的。

“易卿,此次殿试一共录取了多少士子?”接过名策,仁宗一边浏览一边询问道。

“禀陛下,此次殿试共有三百八十六人,其中进士科二八七十五人,诸科一百一十一人。”老易这几日高兴归高兴,工作还是没有忘。

虽然细节他不用管,但是向领导汇报工作这种好事,还是要他这个一把手来,自然会问清楚的。

宋朝算是比较开放的时代,不止进士一科,还有明法、明经科等,虽然没有进士尊贵,但是报考的人也很多,就像考公务员一般,有的人考到了热门地方,有些人却进村从村官开始。

“卷子臣已经备妥,请陛下圣览!”老易不慌不忙的从袖子里拿出一叠考卷,只是薄薄的一份,并没有好几百份的样子,这是很讲究的,给最高领导过目,自然是把最好的挑出来,不出意外,这就是第一甲进士了,而且状元、榜眼、探花也会从中产生。

接过卷子,仁宗自然没有去翻姓名,为了公允,他非常仔细的阅读考卷的内容,脸上时不时点头微笑,看来很满意的样子。

这些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文章,自然是好看又舒服的。又陆续的翻了几份卷子,仁宗就有些乏了,后头的阎公公非常有颜色的就给他揉起了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