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美人传(238)

不得不说阎公公很牛叉,仁宗刚刚觉得自己左肩有点酸,阎公公就像是蛔虫一般,重点捏起了左肩,力度不重不轻,刚好合适,身边有这样一个机灵的人真不错。

原来仁宗还有些舍不得洪公公,毕竟伺候习惯了,想不到老阎一来,那是润物细无声,一下子把仁宗的不适应给消除了,也立刻忘了老洪的好,还在想他应该早点退休的。

舒服了的仁宗开口问道:“易卿,诸多士子当中,你心意属谁为状元?”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你要是说的和皇上想的不一样,皇上不高兴,要是说的一样,好像是你给皇上决定一样,皇上还是不高兴。

老易考虑了一下,答道:“若论言之有物,当以王安石第一,若论文章气势,当以司马光第一。若是看文采华丽,还是韩绛第一。”

官场真是锻炼人,连刚正不阿的老易也开始耍滑头了。不过这话,仁宗爱听。

他把这三人的卷子抽出来看一遍,果然是各有所长。

说起来,老易也是放了点小心思的,他更中意王安石,写的实在是对胃口,人才啊,所以特意放在了第一位说。

不出意外,仁宗应该不会驳斥,言之有物是策论的最大要求了,这自然是最高赞誉。

可是仁宗看到王安石卷子上面的那一句“孺子其朋”,脸就不高兴了,再看到王安石的介绍,想起来这不是吃鱼食那小子么。不行,圈圈个叉叉,直接把他丢出了前三。

老易一看,叹了一口气。“孺子其朋”一典出于《尚书·周书·洛诰》。原文是:“孺子其朋,孺子其朋,其往。”本是周公对成王的口吻,一般理解为“你这年轻的小孩啊,今后和群臣要像朋友一样融洽相处。”皇上就是一只狗,只能捋顺毛,王安石同学的状元可惜了。

看着仁宗刷刷的勾了三份卷子,知道大局已定,老易也就不再说什么。

按照惯例,仁宗又拿起名策大略的浏览一遍,再随机的抽点几个名字,让身边的手下去贡院取卷子,以防作弊。

仁宗看了一圈,忽然看到名策末尾有一个熟悉的名字,左轶。

好像是在那里看过?下意识的也点了一下。

“就这些吧。”仁宗放下手中的名策,老易看到点了自己学生的卷子,很开心。实际上他也是心存侥幸,不过毕竟是自己学生也不好开口,说不定那小子还运气颇好。

过了小片刻,气喘吁吁的小官员就拿着卷子返回了。把卷子递给皇上,随即站到后头歇息,随时准备听从吩咐。

摆上最上面的就是左伊的卷子,仁宗迎接过来,就惊讶道:“这字……”

老易心中得意,面上却没有任何波澜,开口道:“圣上慧眼,此乃老朽那不成器的学生的考卷,也就这字拿的出手了。”

仁宗笑着点了点头,字确实不错,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不过他还是没有想到是左伊,老易当过先生,学生自然是不少的。

字好看,自然看的时候心情就好,洋洋洒洒几千字,看下来直白又好懂,断句也清楚,说的是不要随便变法,一篇策论,言语还很幽默,例举商鞅变法,之类的,搞的人民群众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上吊死,另一个是除了上吊以外的死法,比如投河……

仁宗看了都笑了。他觉得这篇策略实在是太精彩,太和他意了。

“好!如此好文,朕要是不看,就被你们埋没了!就赐探花郎吧。”皇帝心情好,底下的也只是匆匆的扫了眼。

但是老易却忽然跳出来说:“不可,皇上万万不可。此子太过年轻,还尚需磨砺,赐予同进士出身足以。”

老易不是要阻碍自己的学生进步,可是贸然来个探花,这个闲话大了,况且自己是为了让那小子磨砺来了,能中就不错了,按那小子的水准,过两年肯定是有一席之地的,如今这探花,把他推到这个位置,会让那小子太骄傲了吧,他缺少的是磨砺,而不是名声。

仁宗顿了一下,不明白老易居然还要阻止学生进步,这种事情他皇帝都开口了,底下人自然不会说闲话了。

皇上身后的太监阎公公看了那个卷子,却着急了,他虽然看不来好坏,但是名字好歹认识,左轶左公子啊!如果他入朝做官,那接触的机会就多了,老阎一直把左伊当他的福星,如此卖好的行为是一定要做的。

宋朝政治环境宽松,太监偶尔插科打诨说两句话也没有关系,况且看此刻老易这么一说,皇上明显有点不高兴了。

“启禀陛下,老奴有句话要说。”阎公公大胆的开口了。

仁宗愣了一下,这阎公公向来守规矩,今日为何如此,还当着老易的面,要知道这老易很蛮的,他要是参一本太监干政,你老阎估计也要退休了,我都保不了你,不过看他如此郑重,仁宗还是点了点头。

“老奴听闻此次贡士出了个最小的贡士,想必就是易大人的学生吧,此乃大宋之福,陛下之福啊,老奴认为易大人应该举贤不避亲,如此人才应该早日为圣上分忧才是。”阎公公正气凛然的说了这些话。

老易和仁宗都爱听。

仁宗听到说年龄最小,好奇的翻了一下考生的资料,虚岁14岁,姓左,叔父左承仕……

别人不记得,这个名字以提醒,仁宗立刻想起来了。靠,那小屁孩,一个女娃娃居然来考状元,谁给她的胆子。再一看,老易和老石推荐她直接参加考试的,仁宗苦笑了一下。

他还不能骂老易啥啥的,刚刚人家还拒绝了要点他为探花郎,说明他并不知情,想来老石那整天喝酒喝的晕的时候比醒的时候多的人,肯定也不懂。

此刻听阎公公这么说,应该也是想两边卖好,也不懂,说起来只有自己知道内情。

仁宗很内伤,自己刚刚还开口赞好,这到底好还是不好呢?想的时候自然而然的拿出了随身带着的帕子,仁宗拿出来展开,看到上面的一对傻鸟,忽然“扑哧”一笑。

古有花木兰,为何他朝不可以有女探花。

仁宗想着宫里宫外,约束极大,他晚上想吃个夜宵都要犹豫,人生实在是无趣,那小孩倒是有趣,不如就这样吧……

“易爱卿,如此年轻,受挫未必是好事,就这样吧。”仁宗用笔把名策末尾左轶的名字划去,又在第三的位置把左轶的名字补上,一脸得意的笑到。

“陛下圣明。”老易看事情已定,不好说啥了。

仁宗定了基调,这见识就算完了。他翘了翘腿,老易识趣的告退了。

想到未来的精彩,那些朝堂的老学究们,要是知道自己心心念念的厉害人物是个女娃,不知道他们会如何表态。仁宗心情很好,也不再看奏章了,摆架去张贵妃那里……

作者有话要说:补补补。霸王们出水接榜,按先后顺序排名,第一个出水的,就当状元好了……

201、第一百章:大喜大悲

左金榜题名时,风光无限。

沈父撒手人寰,守孝三年。

进士榜即将昭示天下,整个汴京都沸腾了。每回这个时候,比过年还热闹,街上不断的有差役在大街小巷,敲锣打鼓扯开嗓子高声宣布,家中有考生的自然是激动非常。

家中没有考生,但是有少年郎的,父母也会希望让孩子去看看这等风光,吸收一点福气,他年考试也争取金榜题名,而且看别人中举,也可以鼓励自己。

那些家中有待嫁闺女的更是激动,有号称榜下捉婿,早早的拍家丁下人,把看中顺眼的捉回来成亲。

这是互惠互利的事情,所以一旦你中举了,钱有了,女人也有了。金榜题名时,之后就是洞房花烛夜了。

整个汴京都沸腾了,洋溢着喜气。唯独沈府。

那座美丽的院子,静穆的可怕,整个庭院环绕着沉重的悲伤。

今天是出殡的日子。

左伊一大早起来,要和沈括一同去。

这一日,汴京人民心情很好,汴京的天气却不是很好。北风呼啸,天一片灰蒙蒙的。

这些日子,左父已经知道沈括老爹去世了,作为同事,他去拜祭了一下。却发现自己女儿跟着在里头凑热闹。他怒了。

你如今是贡士,马上就要放榜了,他其实对女儿信心很足,可是看这模样,自己还没有死,她就要为别人老爹居丧礼,他怒了。

特别是放榜之日,按规矩,每个贡士听到自己的名字都要进宫接受封赏,历史上还没有哪个人敢缺席。

这一日,左承仕早早的就让人围好左伊的院子,生怕她想不开,要去送葬。先不说女儿今日要接榜,就算不接榜,也不能让她去,今后还要如何嫁人!

左伊不得已,只好恳求大哥帮忙,让自己出去。

大哥平日待左伊很好,几乎是有求必应,左伊要什么,他都会眼巴巴的送来,可是这次却和父亲一样坚定,不让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