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记采访某上市游戏公司CEO(3)

令我们没想到的是,游戏刚上线,就有三四万的在线量,要知道我们可是没有任何多余的闲钱用做宣传。负责人经验比较丰富,他说新游戏有这样的热度比较正常,但慢慢就会降下去,到时候有没有玩家留下来,就看游戏本身好不好玩了。

即便这样,这个数字已经超过我预期很多了,平心而论,如果我是玩家,看到《A》这种类型的游戏,根本就不会下载。

在线人数果然逐步下降,到公测结束,收费系统上线时,稳定在线只有六百人左右,从四万到六百,落差太大,我险些接受不能,直到我看了内购销售记录……

当时身为一个穷苦青年的我,根本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在游戏里充那么多钱,尤其还是,还是那样一种游戏,你懂我的意思吗?

(我点头。)

不过后来想想,这也是正常,毕竟《A》原本的面向群体就是土豪用户,他们不在乎什么剧情什么内涵,只要刷怪爽、打架爽就行了。负责人跟我说,这六百个用户就是我们未来的核心用户,只要努力留住这些人,就足够养活我们十几个人了。

就这样我们的游戏基本算稳定运营了,我接受负责人的建议,花时间研究了一下几个大软的消费习惯,刻意在这方面强化了一下,后期收入更可观了。

那段时间还发生了两件比较大的事,一是负责人遇到了对他来说堪称是最好的机遇,忍痛把公司交给了我,离开了,不过因为他的钱还在,还算我们的股东。另一个就是有一位用户,一天之内冲了十万软,把我们都吓坏了,生怕是未成年盗刷父母银行卡。好在客服联系了,说不是,我们这才松了口气,还开玩笑说我们的游戏受到了哪位煤老板的青睐。这位用户以后对我,对我们团队都很重要,我叫他Z。

Z进入《A》后,哪怕用花钱如流水来形容,我也从没见过那么便宜的水费。我们专门有一个客服负责他的业务,因为他充的实在是太多了,全走平台,每天光充值就要大半天。客服除了帮他完成充值,另一项工作就是做他的反馈渠道,他想在游戏里要个什么不存在的装备、宝宝之类的,客服都会转告给我,我再考虑把它们制作出来。

于是那段时间我的工作内容也大致分成了两种,一是继续设计开发有趣的更新,另一个就是满足大软们、尤其是Z的各种要求。每次更新后者,就会迎来一波充值高潮,更新前者,收益就了了。久而久之,我的工作重心,自然就偏向了后者,公司的经营状况越来越好,我们又搬进了大办公室。

可能是物质生活满足了吧,我的矫情病就又犯了,对这个游戏,怎么看怎么不满意,每天工作都充满了排斥心理,甚至在公司会议上提议过转手,但是被否决了。当然也有公司来跟我们谈合作运营,提议用滚服方案,加入更多消费项目,当然也被否了。再后来我就越来越消极,新内容一点都不开发了,偶尔设计个一刀屠龙的神装应付了事,公司里任何一个员工,哪怕是扫地阿姨都能胜任我的位置。

在我最迷茫的时候,负责Z的客服找到我,说Z打算弃游了。我听到这个消息时,人是懵的,因为我特别不理解,Z玩这个游戏,起码砸了一套房进去,怎么说不玩就不玩呢?我没办法想象那种挥金如土的画面。

客服还说,Z对她说,他玩过很多同类型的游戏,《A》是最好玩的一个,也是他充钱最多的一个。但是《A》最近变得不那么好玩了,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就是想弃了。

我记得很清楚那是夏天,我听完后浑身冰冷,不是因为失去Z这颗摇钱树,而是因为别的。

那天之后,整整三天三夜,我几乎不吃不睡,没去上班,把自己锁在家里,完成了《A2》的雏型,当时还没起名字。第四天,我带着计划书到公司,跟大伙说我准备离职,自己成立工作室,有愿意的跟我一起走。镶了钻的屎也是屎,我不愿再做屎的生产者,更何况《A》连内核都是手游街货,我充其量是屎的搬运工。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其他人在看了我的设计初稿后,都表示这个项目很有趣,可以做,所有人都愿意入伙,弄得我也很不好意思,本来开个会就能提出的新企划,硬生生被我演成了分家现场。

后面的事就很简单了,我注册了新的工作室,《A》继续运营,只是不再更新了,除了一两个客服,所有人都投入到了新项目。我又重新找到了制作游戏的乐趣,每天睁开眼就测试,闭上眼还构思,差不多有整整半年,都忘记了有《A》的存在。

上一篇:手顺书 下一篇:我的哭包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