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姨娘是个小画手(262)

收到宗室女冠们的画像邀约、碧水江汀开业大吉、流云衣手提包礼盒什么的卖得好……这些在瑶光看来都是其次,她觉得这次她最大的收获是丰荣公主为她提供了一个大型工程——丰荣公主的齐云道院东西配殿壁画是她的了!

丰荣公主的道观在京都以南四十里的奉县慈化山,名叫明月观,供奉的是月神娘娘,明月观后有一座齐云道院,原先住着位与老郡主同辈的宗室女冠,她十年前辞世,并无留下弟子,道院就归了明月观,可是一直空着,荒废了。

丰荣公主看了瑶光在瑞莲坊二楼画的壁画后大加赞赏,便起了重新修葺齐云道院的念头。多了一个道院,就能多收几个徒弟,供奉更多,又有了彰显道化的美名,何乐而不为?于是约了瑶光十月后去她那里一聚,届时看看都需要什么,提前备好了,不慌不忙,待到明年春暖花开时再动工。

重阳过后,宗室女冠们相继离去。

老郡主也重新从翠谷别院搬回了灵慧祠。

瑶光本想请个假去看看太妃,可现在时机又不对了。

重阳前后,广泰公主、清河公主、丰荣公主等分别设宴,或是赏菊花吃螃蟹,或是赏红叶引菊花酒,总之,都没请崔家母女和镇南侯府的几位小姐。

按照常理,往年这个时候,两家每天都会收到一沓请帖,可今年寥寥可数,大都是三四流的人家所发,其中勋贵世家不过一二,崔林两家这才困惑慌张起来。镇南侯老夫人不知道自己家是被连坐了,但想到林纹这一年来的风评,倒觉得不去也罢,横竖她家只剩下婉织一个直系女孩子,年纪也还小。等过一二年风头过去,没准有转机。

而崔家母女可不同。渤海侯夫人原打算让女儿进宫做皇后的,可也知道后位难谋,崔英洁已经十六了,可得赶紧相看起来。她们母女为了秋季的社交季早早地准备了起来,进京后更买了许多珠宝华服,这时竟然收不到请帖?后来再一打听,才知道是广泰公主为首的一干宗室女搞了“黑名单”,将她们母女排除在外!于是就进宫找林太后哭诉讨主意。

这一天正巧嘉佑、宣和两位公主回宫看望太后。

太后听了妹子、外甥女哭诉,只觉得纳闷,这好好的,怎么公主们就不爱搭理她们了呢?她自忖,从来对这几位小姑子都不薄啊?再一看,,嘉佑公主见崔英洁哭得委委屈屈的,不住冷笑,面有得色,心里更是诧异。

宣和公主安慰了太后几句,笑道:“这原也不是崔家妹妹的错。你刚来京城,可不知道灵慧祠老郡主的厉害,连我父皇在世时都要礼让她三分,皇兄又才敕封她老人家为紫霞真人,你惹谁不好,偏要惹她老人家不快?”

太后听得心里一咯噔,再去看崔家母女,只见崔英洁露出惶恐后悔之态,自己妹子犹自一脸愤愤,不由追问宣和公主崔英洁怎么得罪了老郡主,这才知道崔英洁在万里楼跟灵慧祠打擂台,仿制了人家的招牌点心免费赠送,还送到灵慧祠去当“谢罪礼”的事。

太后气得身子直颤,指着她妹子问:“你们……你们!何苦要去招惹她们?”你儿子调戏韩瑶光,被人打了一顿,老郡主没来找事你就当谢恩了,好好当个缩头王八不好么?皇帝还要给封赏平息她的怒气,你可好了,你还上门踢馆?

太后这个小妹子一生顺风顺水,当年皇帝姐夫尤其喜爱她,从前未嫁人时,曾几次和广泰、清河公主龃龉,都是皇帝姐夫居中调停,这些公主们尚且得让她一头,血缘更远的老郡主算什么东西?

听宣和公主说了广泰公主等人要让她们母女绝迹与京都贵族社交场合,渤海侯夫人冷笑道:“那就叫陛下来评评这个理吧!看他是站在他几位姑母这边,还是他母亲、姨母这边!”

太后气得差点没倒仰过去,正乱着呢,宫人禀报,林婉素来了。

林婉素哭哭啼啼的,跟太后说了她夫君被调到云州当教化官的事,“姑姑,这叫什么事呢?论理,他们翰林院比他有资历的多了,还有人本就是云州人,哪个不比他合适呢?”

太后知道林婉素是想走后门,叫陛下换个人去云州,若无崔家的事,没准她还真会找个机会跟皇帝说几句,但现在,她静下心,想了想,冷淡道:“你们都回去吧。我累了。”

嘉佑公主、宣和公主一看太后神色,立刻柔顺恭敬地请安离去,林婉素崔英洁等人又哭了几声,渤海侯夫人还放了几句狠话,太后不胜其扰,叫人请她们出去。

到了宫禁处,一个小太监冷脸走到林婉素面前,拱一拱手,“奉太后懿旨。曹大奶奶,请您将入宫腰牌还了。”

上一篇:彪悍农女病娇夫 下一篇:盛宠名门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