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恶国舅(13)

东明有“数九”之说,所谓“数九寒天”指的就是冬至节后最为寒冷的九个“九日”。为了御却冬寒,明人习惯贴“九九消寒联”。在冬至节这天勾出镂空九字联,依着天候着色,九日后联成。若是得空,还可以作“九九消寒图”,画九枝素梅,日着一瓣,九九八十一日后画成,那才当真是寒消春至。

听出了吴衡是想作“九九消寒联”,国舅爷怕扰了他们兴致,转头准备回自己的院落。却不想这久站之余雪已经落满大氅,一转身便簌簌地往下掉,弄出一阵轻响。

元清警惕地喝道:“谁!”

“我。”国舅爷惟有踱出墙后,板起脸教训:“衡弟,雪天寒气重,你不要在外头待太久。”

吴衡声音多了几分低落:“好。”

国舅爷遣人收拾搁在庭院里的纸墨,让吴衡进屋。不忍见他情绪低落,国舅爷摸摸他的脑袋问道:“离开汴京时,衡弟你还小,怕是没尝过地道的‘娇耳饺’吧?”

“娇耳饺!”毕竟是小孩子,吴衡两眼发亮:“听说那是医圣传下来的一种吃食,当初汴京人过冬至节都得吃上一碗的。”

听他用了“听说”两字,国舅爷心下怅然。迁都临京之后,时人大都被南方的富庶迷了眼,记得汴京风物的人却是越来越少了。他解下身上大氅,笑笑说:“大哥给你下一次吧。”

“真的?”

“真的。”国舅爷摸摸幼弟的脑袋:“不过明儿你得乖乖喝药。”说完就领着吴衡前往伙房。

吴衡还没有学得那句“君子远庖厨”,抱起擀面杖说要帮忙。国舅爷只是笑,没阻止。当即就让人取来米面,和好递到吴衡面前,自己转头去熬羊肉和驱寒的药材。

没一会儿,吴衡就累得直喘气。他停下来直瞧着元清,满脸的可怜。元清经不住吴衡祈求的目光,默默地接过吴衡揽下的活,把面团压分。

国舅爷回来见了,手上沾了粉面抹在吴衡鼻头:“这么不顶事,得当花脸。”

“大哥!”吴衡不甘心了:“不能这么算!我本来就小!”

瞧他终于开怀了,国舅爷也笑笑:“那这回就算了,等下帮忙包,要是包得丑了就再抹一次。”

等元清的饺皮弄完,国舅爷的馅料也备好了。三人寻来椅子围坐桌边,开始包起那“娇耳饺”,其实除了料不同之外,与寻常的饺子也没有不同。只是见国舅爷亲自动手,吴衡觉得欢喜,元清觉得诧异,不由都认真了几分。

三人合力,没一会儿饺子就能下锅了。

吴衡安坐桌边翘首以待。

国舅爷轻闲地控制着火候,直至白饺微浮,清香溢鼻,他才减火熄灶,分了三碗。

吴衡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才“啊”地一声:“好烫!”

国舅爷取笑:“当然烫,你都没尝过刚离锅的吃食吧?这么猴急哪能品出味来。”

这回吴衡有了教训,小心地吹凉才送进嘴里。一口咬下,清甜的汤水从馅料里溢了出来,只觉又鲜又美,等不及地想把另一半也吞下去。

咽下满口馅料,吴衡才得空问道:“元清你觉得怎么样?很好吃对不对?”

对上那问询的目光,元清点了点头:“不错。”

确实不错,主要是那馅料做得好,羊肉没了臊味,只余鲜美。加入的药材也尝不出半分苦,反倒多了几分独特的异香,咬下去久萦唇齿,回味无穷。

国舅爷见吴衡开怀了,笑着嘱咐:“待会衡弟你跟‘元清’回去,我要入宫一趟。”

依照东明成俗,每年冬至,须由官家在城郊主持郊祭。迁都临京后冬至郊祭更受看重,都由赵德御领着百官遥遥北祭。

当然,祭礼国舅爷却是不能去的,否则非被那群人的眼泪和唾沫淹死不可——那割让北地七州的和议,正是他促成的。

算算时辰,想来郊祭已毕,他也该入宫去回禀“标金宴”所得了。

第7章

啪!刚呈上来的奏疏被狠狠地扔到了地上,足见御座上的人有多气怒。

“黄潜善老匹夫欺人太甚!”赵德御满腔怒火无处宣泄,见国舅爷来了,恼道:“国舅,你说他哪来的胆子?他有没有把我放在眼里!”

刚刚踏入勤政殿的国舅爷还没听着什么呢,见赵德御这么一问,连声附和:“对,那老匹夫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居然敢惹官家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