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洪荒同人)重生2000年当学霸(426)

尤其是在数学领域,一个数学家一旦过了40岁基本在数学界就被默认为“退休人士”了。中年之后的数学家当然也对数学界有贡献,但是他的贡献往往都是在自己经验上对自己既有研究成果的缝缝补补,至于还能不能有开拓性的贡献?那基本无异于中□□大奖了。

米尔诺教授也知道自己到了这个境地,因此他最近的工作都是对既有研究的再研究,希图能够更加完美;除此之外就是培养新人,年轻人的大脑是每个步入中年之后的数学家最嫉妒的,因为年轻人那极具想象力的猜测往往就是某个数学难题的敲门砖。米尔诺教授摘下眼镜,按了按鼻梁,然后喝了一杯浓浓的咖啡。他打开电脑,开始查看起邮件来。毕竟自己还是有带博士生的,同时自己也在一些科研机构或学会任职,因此俗务也是不少的。

在电子邮箱里,米尔诺教授看到了一封标记为“重要邮件”的邮件,那醒目的红色惊叹号让自己不由得首先注意到他。米尔诺教授了看了看发件人,是来自《科学》编辑部的邮件。看来自己是被抽中论文评审了,米尔诺教授笑笑就打开了邮件。邮件正文是《科学》编辑的一个简单的介绍,然后论文稿就以PDF形式放在附件里。

看到这篇论文是关于“庞加莱猜想”的,米尔诺教授其实从心底就有些轻视了。自从去年那个俄国数学家接连发了三篇有关“庞加莱猜想”的预论文之后,关于这猜想的研究就突然火爆起来了。作为一个资深学者,米尔诺教授很反感学界这种“追潮流”的做法。一个研究者自己擅长什么,难道心中没有数么?结果看到解决“庞加莱猜想”只差临门一脚就各个都来凑热闹,无非就是想打个时间差将“庞加莱猜想解决者”的头衔戴到自己头上罢了。

不过身为评审者,米尔诺教授也知道自己不应该带着主观情绪,所以他稍微平复了下自己的心情,然后点开了邮件的附件开始。

“你打算邀请郭富城来给《炫舞节奏》代言?有必要么?而且身为‘四大天王’的身价也很高的。”

陆晓华看到林锦麒对于《炫舞节奏》的推广建议就觉得有些头大,游戏圈和娱乐圈在这个时候基本还是各玩各的,偶尔的明星代言其实也不是娱乐圈的真正大牌明星,更多是游戏圈自己捧起来的“网红”罢了。如果这次地平线游戏真的成功邀请到郭富城代言,那就算得上是国产游戏圈与华语娱乐圈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了(因为早前有过韩国游戏请张惠妹代言的先例)。

陆晓华盘算过,单单以这个“首次”就至少能承包各大游戏媒体和娱乐媒体的头条好几天;再加上郭富城的名气加持,那么热度维持半个月以上是轻而易举。只是郭富城的粉丝群体和《炫舞节奏》的粉丝群体有点不搭界,基本可以说,郭天王的粉丝群平均年龄至少要大《炫舞节奏》潜在玩家平均年龄3岁到5岁。

按照“3岁有隔阂,5岁是代沟”的说法,郭富城压根吸引不到《炫舞节奏》的潜在玩家。如果钱花了,没有效果岂不是尴尬?陆晓华因此才打电话和林锦麒联系,她觉得如果要找明星代言的话,那么至少也要年轻一点嘛。比如香港的TWINS不挺好么?清纯可爱又活力四射,非常符合游戏定位啊。

“我也知道要找年轻偶像代言才能吸引到年轻玩家,可问题是年轻偶像还没有资格吸引媒体的关注啊。”

林锦麒当然明白晓华阿姨在担心什么,因此他才耐心地解释道。娱乐圈恐怕是现代社会里少数几个还非常讲究“论资排辈”的圈子,圈子里不管你红不红,往往是资深艺人比新秀艺人更受关注也更有资源。当然,这并不是十分严格的“排位”,如果你已经红到能够左右舆论的地步,那圈子里的“辈分”就跟你没有关系了。

可问题在于,现在娱乐圈还真没有哪位新秀艺人到了可以“左右舆论”的地步。林锦麒知道这几年是华语娱乐圈最后的荣光,也诞生了最后一批“正统偶像”。自此之后,华语娱乐圈陷入集体怀旧、盲目追风、抄袭泛滥的尴尬境地。

林锦麒打郭富城的原因在于这位本身就是舞曲天王,早年流行的华语舞曲中,不少就是他的歌曲。虽然黎明在电子舞曲方面的成绩更好,但是黎明是唱舞曲的,而郭富城是可以又唱又跳的。而且林锦麒的算盘就是要借着郭富城的“天王”帽子让人觉得自家的《炫舞节奏》是“最好的舞蹈游戏”,何况郭天王自带关注度,还怕自己的游戏少热度么?

“游戏代言人又不是只能找一个,我可以找一男一女来搭档代言啊。”林锦麒想了一个折衷的补充意见,“郭富城负责帮我们吸引媒体关注度,而女代言人就来帮我们吸引潜在玩家。因为是一男搭配一女,所以TWINS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