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1028)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果然让村里人料准了,刚过八点,宝山姑姑一家子就到了。用毛驴拉着地排车,宝山姑姑带着闺女和新媳妇围着棉被,坐在车上。

宝山姑父赶车,宝山表哥骑着自行车跟在一旁,后面的车架上绑着个大巴元子,上面是一条鲜艳的腈纶毛毯。

巴元子是用白藤条编的椭圆形挎篮,有大小之分。除了盛东西以外,还是走亲戚的工具。

一般人家给闺女送粥米才用巴元子,爹娘用大巴元子,其他亲戚用小巴元子。即便是小巴元子,也比馍篮子大多了,装的东西多一半。

馍篮子装二十四个馍就满了,开口处放上封点心,用新毛巾蒙上,元宝形的馍篮子,看着特别的有面子。

小巴元子能装四十多个馒头,上面放上四斤点心,才能盖严,这两年人们的生活好了,可用巴元子走亲戚的,还真不多见。

新媳妇走娘家和去姥娘家里拜年,必须用大巴元子,宝山姑姑拿了这么大的礼,肯定得显摆一番。

他们一大家子进村就下车了,新媳妇别看年龄小,可个头高,最少一米七。不过身子太单薄,又高又瘦。这还是冬天,穿着一身棉衣,要是到了夏季,应该像麻杆。

模样长的是真俊,双眼皮大眼睛,尖下巴瓜子脸,樱桃小口一点点,标准的美人。

由于在家捂了一个冬天,姑娘皮肤白净水灵,加上羞中带怯的神情,真像是画上走下来的古典美人。

看到如此漂亮的新媳妇,韩屯村的人都惊呆了,没想到宝山姑姑这么混账的人,竟然找了个如此好的儿媳妇。

新媳妇从进村就带着震惊,差不多第一次到韩屯村的人,都是这种神情。韩屯村在农村中,确实标新立异。

宽阔的公路,高楼加别墅,生机勃勃的绿化带,嫩黄的迎春花,整个村庄美轮美奂,好像是人间仙境。

没有农村的土路土院墙,大街打扫的干干净净,别说猪羊了,连只鸡鸭都没有,大街上的动物就一种,那就是各家养的狗狗了。

孩子们围着他们一家人,大呼小叫的喊着:“新媳妇!新媳妇!”

宝山自豪的宣布:“这是俺家的新媳妇,是俺嫂子。”

第805章 红包

看到大街上站满了人,新媳妇满脸通红,羞涩的微低头,跟在婆婆的身后,随着婆婆的介绍喊人。

赵芳和赵芬听到动静,就跟着“老骡子”一块,迎了出来。老骡子上前拉着新媳妇的手,说道:“这是外甥媳妇吧,走,回家歇着。”

宝山姑姑赶紧给儿媳妇介绍:“这是你大姥娘。”接着又指着俩侄女介绍:“她们是你三表妹和四表妹。”

新媳妇轻轻的挨个叫人:“大姥娘,三表妹,四表妹。”口音明显的和这里的不一样,典型的西北溜的腔调。

大伙都对“小老妈妈”说:“新媳妇的口音和您家老二奶奶是一样的,看来他们那里的生活是真苦,这都几十年了,也没改变。”

韩道荣的母亲虽然也是西北人,可她长的憨声音也粗,说话嗡声嗡气的,方言反而不明显。

宝山的姑姑从大巴元子上把毛毯拿下来,递给旁边的人帮着扯开,高声的炫耀:“大伙看这毛毯漂亮吧,这是俺大妮知道韩屯村通了暖气,房间里暖和盖毛毯正合适,专门从深南给她姥娘捎来的。俺娘疼外甥女,总算是值了。”

大伙耻笑她:“你娘疼谁都没白疼,就是疼闺女不值,有事想起娘家来了,没事成年的不见影子。”

“你都没回过娘家,不知道你娘盖的就是毛毯。是三芳在京都友谊商店买的外国纯毛毛毯,比你这腈纶的强多了。”

宝山大姑一听就烦了,拽过毛毯抱到怀里,气哄哄的往家走,边走边嘟囔:“没见识的庄稼冤,纯毛的咋能和腈纶的比,腈纶毛毯又轻巧又暖和,比纯毛的结实多了,真是没见识。”

宝山爹出来接妹夫,看到妹妹的做派,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呵斥她:“还不赶紧回家,咱娘等着你哪。”

宝山家的院子比较靠后,新媳妇看着一排排的别墅,也顾不得羞涩了,转头四处看,满眼都是震惊。

一直到进了楼门,被让着坐到沙发上,她才感到拘谨,不敢坐实了,只坐在沙发的边上,半个身子悬在外面。

等喝过茶水,宝山娘看外甥媳妇实在是拘谨,就让四芬带她去楼上看看,都是年轻的女孩子,可能话还多些。

宝山姑姑进家就夸新媳妇,懂事勤快还有眼色,干活不用支使,一天到晚的忙活,舍不得闲一会。

宝山奶奶说她:“大过年的你家里能有啥活,让个新媳妇一天到晚的忙活,你们娘三就干等着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