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177)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拉脚可不是谁都能干的了,得是年轻的壮劳力才行,自家还得有辆地排车,住在公社和县城附近。拉脚一天大体上能挣1.50元左右,可吃喝是自己的,能剩下一块钱就不错了。

拉脚是重体力活,得吃饱喝足了才有力气。虽然他们都是在家准备好干粮,但出门在外,喝口热水也得花钱买。一日三餐,光是卖热汤就得花几毛钱。

地排车大约能装一千多斤的货物,1000斤废纸才20元钱,罗新才的利润是2.00元,给拉脚的1.50元,他基本上不剩啥了。

不过废铜就相当可观了,1000斤的利润就是150元。具体怎样取舍,就看罗新才的了。

再说,废纸确实不多,县城还有点,公社基本没有。造纸厂就能重复利用,洪城的废纸要不是存货少,估计早被造纸厂拉走了。

罗新才收购来的这些废品,也算是帮了悠悠的大忙。虽然他的收入在当前算是暴利了,可比起自己的利润来,那就是九牛一毛。若论起挽救的文物价值来,那更是意义非凡了。

姥姥和他商量,以后多长时间来一次,最后定下半个月一次。他妻子一听急了。“嫂子,您还有头饰吗,这些我怕撑不下来。”

罗新才也反映过来,“嫂子,要不咱还是一个星期一次吧。我可不敢耽搁了您弟妹的事情,您给她找的这个营生真好啊,现在一天能挣百十块。”

姥姥看到他俩着急了,笑着说:“这不是事,我再给你些货,足够你卖的。”

第133章 罗新才认亲

“那真是太好了,嫂子,您一样在给俺50袋吧。”罗新才的妻子赶紧说。

“好,你等着,我去给你拿。”姥姥拉着悠悠进了里屋。

把东西交给他们,罗新才就把钱递了过来。他妻子接过袋子也没看,高兴的说:“嫂子,您在家等着,我去看看饭做的咋样了。”悠悠看了眼条几上放着的闹钟,十一点多了。

姥姥撵她,“赶紧回去给孩子们做饭,别饿着孩子。”

“饿不着,他们放假了,都让他们舅舅接回家住了,说是农村比城里凉快。”罗新才自豪的解释。

“我刚来还觉着纳闷那,孩子都放假了,家里咋没人。他们姥姥家想开了,还是这样好,咋着都是一家人。老话不是说嘛:闺女和娘,恼皮不闹瓤。”姥姥也替他们感到高兴。

“嫂子,这还得谢谢您,您给新才找了个收废品的营生,他这身体可出不了力,这不就想起拉俺兄弟一把。

他厚着脸皮带着四个孩子上门,给俺爹娘下跪赔不是。看在孩子们的份上,俺爹娘认了,让俺们蹬了门。

现在俺兄弟跟着他干,一个月五十块钱的工钱,俺还管吃住。其实,俺兄弟也不是为了钱,这不是家里还有弟媳妇吗,好多年没来往了,新才这是给俺撑面子那。

嫂子,您得让俺表示下心意,俺来时就拐到饭店安排好了。”

罗新才的妻子非常开心,说着话激动的脸都红了。罗新才看她高兴,也跟着凑趣:“我许给你过好日子,就得让你称心如意,你男人啥时候说话都算数。男子汉大丈夫,一口吐沫一个钉,说一句得算一句。”

“是,俺知道你说话算数,这和男子汉有关系吗,俺和嫂子都是妇女,还顶半个天那。你还是和嫂子唠吧,我去看饭做的咋样了。”

罗新才妻子的心意,在饭菜上表达了出来。不仅要了红烧肉、酱肘子、红烧鲤鱼、清蒸鸡四个大件,还要了六个炒菜。四个人别说一半了,一半的一半也没吃下去。

“嫂子啊,这四个孩子不在家,俺饭都不会做了。一做就多,每顿都剩饭。您也见过,要是孩子们在家,这些恐怕还不够吃的。”看来她是有点想孩子了。

罗新才是真疼媳妇,听话听音,看出来她想孩子了。“咱今天去你娘家一趟,把孩子们接回来吧,从没在外住过,我也想他们了。”

“不去,回来我还得伺候他们,趁着他们不在家,我多跑几个地方,多卖些东西。去的时候嘱咐他们了,住够了就赶紧回来。

这又不是离得远,四里多的路一会的功夫就能回来。这都多少天了,没一个知道回来看看的。”

“不回来好啊,说明孩子们在姥姥家住的舒适。他们不看咱,咱就去看他们,再说也该去看看老人了。”罗新才这哄人的本事真是炉火纯青,练到家了。

饭后,姥姥和悠悠又去趟县城的批发部,批了些自家代销点常用的各种杂货。三伏天闷热,出门太遭罪,一时半会的娘俩不准备再出远门了。

热也有热的好处,自打入了伏,村里的人就利用早晚的空闲时间,进行高温积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