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244)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悠悠踏着爸妈扫出来的小道,往外走了几步,不一会儿,全身就落满了雪,成了一个雪人。姥姥赶紧把她拽进屋里,给她拍打干净身上的雪花。

迪迪在炕上急得大喊大叫:“姥姥,给我穿衣服,我也出去玩。”手上紧紧拽着昊昊的衣角,不让他出去。

昊昊也着急,跟着喊:“姥姥,您快点来。”

姥姥给迪迪穿上衣服,“可以玩雪喽!”昊昊欢呼着。

“弟弟,我们玩雪去!”悠悠迫不及待地跟着哥哥跑出去。迪迪出门就往嘴里塞了一口雪,立马又吐了出来。

悠悠看的笑弯了腰。“甜不?”

迪迪砸吧下嘴。“不甜也不咸。”说着还跑着。

悠悠在后面跟着他,“我给你破个谜语:像糖不是糖,像盐不是盐,不甜也不咸。”

迪迪张口就来:“这个好猜,是雪。”

昊昊打头,兄妹仨都顶着个包袱皮,沿着爸妈扫出来的路,跑到大街上看热闹。

走出大门,就看见村子里白茫茫的一片,像在童话世界里一样。村外的护村林,枝条全部变成了白色,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啊!

大街上真热闹,大人扫雪,孩子们跟在后面跑着玩。也不怕冷,用手捏个雪球,就在大街上打起雪仗来。

一个雪球飞过来,一个雪球飞过去。手里没准头,扔到了大人的身上,被呵斥几句,还是接着扔。

孩子们高兴地在雪地上蹦啊,跳啊。不管天气多么冷,雪下得多么大,孩子们冒着严寒,玩得可开心了!雪把这个世界装扮得十分美丽,雪也给大家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没人组织也不记工分,家家都出来扫雪。一个早上,就把大街扫了一遍。

雪下得越来越大,犹如鹅毛从天空中纷纷扬扬地落下,使大地都变得白雪皑皑。

扫过的地方,很快又落了一层。大伙都说:今年的第一场雪下得好,俗话说“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是个丰收的好年景。

最让悠悠开眼界的是揣孩子的,不会跑的孩子,被大人揣在身前的怀里。外面用半大的被子包着,用一根长长的带子,上下绑了好几圈。孩子上身穿着小棉袄,头上戴着老虎帽,兴奋地东张西望。

揣孩子的不只是妇女,还有男人。冬天男的没活计,妇女得做衣服做饭做家务,男人就得揣孩子。更加令人惊奇的是,他们怀里揣着孩子,手上拿把扫帚,跟着人们扫大街。

大舅妈做的草鞋是真好。暖和还隔水,悠悠踩了一早上雪,鞋里一点也没湿,还挺暖和。

舅姥爷穿着他的羊毛军大衣,下面是军用棉裤。脚上穿了一双军用大头鞋,鞋底较厚,是黑色橡胶的,这是爱军舅舅给他的。

整个鞋面都是土黄色的翻毛牛皮,鞋腰是绿色的帆布,鞋腰较深,可以塞到裤腿里。大头鞋的里面是柔软的绵羊毛,穿着超暖和。

舅姥爷一米八多的个子,身材魁梧,穿着一身绿军装,尽管一身的伤痛,他时刻都挺直着腰板,始终保持着军人的形象。

大伙看着他,都非常羡慕。“韩书记,您这双鞋是新的吧,爱军真孝顺,这都第几双了。”

没等舅姥爷搭话,爱国舅舅就接过去:“俺家老二过年带回来的新鞋,原来的那双在俺脚上,还真暖和。”

第186章 堆雪人

吃过早饭,不少人来代销点,不是买帽子就是要围巾,大舅也来趁热闹。

“姑,给俺拿个帽子,老二给的那个带了好几年啦,俺得换个新的。”

悠悠给大舅找了个大号的,自己找出个小号的卡在头上,确实暖和。

“小老妈妈”心细,一眼就看出来腈纶围巾的不同。解下自己顶的腈纶围巾,铺在柜台上就比开了。

“悠悠姥姥,你是在城里进的货吧,比张集卖的大了一圈,摸着也厚实。”

姥姥回答:“在临水批的,您不说俺还真没看出来,当时看着好就要了,还真没比过。”

“俺得给儿媳妇买个,年下送节礼时捎着。”

她刚说完,马上就有反对的。“‘小老妈妈’,您让‘高高三’单独跑一趟,别和节礼凑一块。您家带了,俺们也得带上,都是一个村的,传出去就是事。”

“高高三”也在,他激动得大声喊道:“娘,您再要两双袜子,俺一块送去。”

“小老妈妈”答应的爽快:“儿子,你能说动她年前结婚,俺出钱让你俩去趟县城。”

“高高三”说她:“您先把袜子买了,俺就去商量。”

等她走了,“高高三”冲着她的背影嘟囔:“想啥好事啊,房子都没盖,就想娶媳妇。”

大伙就跟着起哄,“爷们,她想好事不行,没你成不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