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383)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悠悠一听,这价格还是可以接受的。别人担心国家的政策,害怕不敢买,自己可是清楚的知道今后的大政方针。

正好趁机多买几处,放着增值,这可是一本万万利的买卖。记得进入新世纪,四合院价格狂飙,动辄上亿。

新世纪的二十年代,京都的四合院,都是十几亿的价格,还有的被国家定为了重点保护文物。

听了姥爷的话,姥姥心有余悸的说:“到了再说吧,要是有合适的,也不是不能买。”

妈妈震惊的问:“妈,您真的能买的起四合院,这两年咱家的代销点挣了五万多。”

姥姥笑了笑:“比你想得还多,你就安心的上学吧,万事有妈在,你只管读书就行。孩子都大了,卫华又跟着俺们,你爸这两年的身体也好了。”

“嗯,我知道了。妈,咱家那小代销点,怎么可能挣到这么多的钱。怪不得这两年,咱家的生活这么好。”妈妈的心思还在钱上。

姥姥无奈的看着她:“那是你摊了个好闺女,开代销点的多了,你见谁家挣下这份家业。”

妈妈懵懂的问:“这里面还有悠悠的事,她才多大啊。”

悠悠抢着回答:“妈,我八岁了。”姥姥笑了,接着说:“婉莹啊,你啊,还真是好命,摊上悠悠这么个闺女。”

“姥姥,还有您这么个妈。”悠悠跟在后面捧姥姥。

姥爷看着他娘俩,噗的一声笑了,接着给她们讲个笑话:从前,有个双进士村,是因为祖孙俩人都是进士而得名。

其实啊,老进士唯一的儿子是个残疾人,天生的没有四肢,人送外号“王轱辘”,生活起居都得用人伺候。可是,他生了个儿子非常聪慧,十八岁就考上了进士。

“王轱辘”人残心也残,心性阴冷,仆人稍不如意,非打即骂,被他杖毙的下人每年都有好几个。

第295章 好消息

不过,他还是有顾忌的,那就是怕自己的父亲和儿子。下人受责罚时,就去找老爷求救。

一次,他嫌弃管家给他新买的丫鬟长得丑,对管家破口大骂,还要把丫鬟打死,让管家重新再买。

管家请来了老爷。他父亲气急了,随口骂道:“你还有脸嫌别人丑,也不看看自己的丑形。”

这下可犯了他的忌讳,他最恨别人说他丑。于是就顶撞他父亲说:“我这形咋了,咋着也比你强。”

一句话把老进士说懵了:“你还比我强?”

“嗯,我爹是进士,你爹是种地的。我儿子也是进士,你儿子是个轱辘。我爹比你爹强,儿子比你儿子强,咋着不比你强了。”

老进士气得倒仰,下人捂嘴偷笑。于是“我爹比你爹强,儿子比你儿子强”就成了双进士村的笑话。

悠悠听完后,看着妈妈笑。把妈妈笑恼了,狠狠的看着她,“你个小不省心的,还敢笑话我。爸,你也是,这都说的什么啊。”

妈妈说完,起身收拾各种零食,给舅舅他们送去。悠悠把放在铺下的包拉出来,递给妈妈。兄妹仨人跟在妈妈后面,去找舅舅他们。

舅舅的硬卧车厢是六个铺,他们的六张票正好也在一个车厢里,不过没有车厢门。爸爸和舅舅他们在聊天,桌子上放着一堆零食,也是姥姥带来的。几个孩子吃着,挤在车窗前,往外看着。

加上悠悠兄妹仨,简直把车厢吵翻了天。不过现在是白天,大家都看着他们笑,没有人出来制止。倒是妈妈紧着嘱咐他们小声点,不要影响到大家。

晚上刚五点,列车员就开始推着餐车买饭,有馒头包子和小米稀饭,还有小块的榨菜。爸妈带着他们回到了软卧车厢,买了包子、稀饭和榨菜。

火车上的包子不用粮票,价格也是两毛一个,不过比车站上个人卖的,小了好多,味道也没那好。稀饭五分一碗,榨菜二分钱一小块。

妈妈把鸡蛋剥了皮,放到稀饭里烫,经过了一天的时间,尽管在保温桶里,也不热了。

悠悠这时头一次吃成块的榨菜,可能是因为心里作用,吃起来口感特好。现在的食品,还是比较放心的。首先,食材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其次无任何违禁添加剂。

昊昊和迪迪,还是觉着腊肠好吃,一人拿着一根,吃的特香。妈妈怕他们吃多了不好消化,姥爷却说:“到睡觉还早着那,让他们吃吧,孩子活动量大,没事。”

吃完晚饭,爸爸让妈妈去了二舅他们那个车厢,他留在这里陪着两位老人和孩子。

姥姥和爸爸说起在京都买房子的事情,爸爸这里有个好消息。原来,他的治疗的病人中,有户人家想卖房子。

那也是位部队的首长,在京都的四合院是祖产。下面的孩子多,住在一起难免磕磕绊绊的。特别是儿媳妇,处处防着女儿,怕老人把家产给了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