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384)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老人看孩子们不团结,还真起了儿女均分家产的想法,可是就这一套院子。为了家庭的安宁,老人就想趁自己活着,把院子处理了,把钱分给儿女,省得以后住在一个屋檐下,纠纷不断。可是,他家是个三进的大院子,真的不好出手。

“年前,我给他看病的时候,听说还没卖出去,不知这段时间,卖出去没有。”爸爸的这个消息,让悠悠眼前一亮,赶紧问道:“爸爸,您知道他们卖多少钱吗?”

“听他们说过,好像是十万元,具体情况我也不知道。”爸爸转过头,对姥姥说:“妈,我还是托他们给咱看个带院子的别墅,听说那样的院子价格低,二三万就能买一套。再不行就买个单元楼房,几千元钱就能买到。”

带院子的洋房,悠悠的眼里冒着星星,洋房和四合院的风格完全不同,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住房。买,一定得买,必须得买。

“爸爸,您能在妈妈的学校里买到带院子的洋房不,要是那样,可是太好了,妈妈住在自己家就能上学了。”

姥爷倒是说:“不知道我那几个老友还在不,要是在的话,他们说不定知道。”

姥姥和姥爷谈论起以前的老相识,昊昊兄妹三人,玩了一会,外面的天色暗下来,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了,就失去了兴致。爬到上铺,睡觉去了。

爸爸搂着迪迪睡上铺,昊昊和悠悠兄妹俩,合睡一个上铺,姥姥和姥爷两人,一人一个下铺。

火车在第二天的下午二点,总算是到了京都。二舅他们继续坐车,姥姥把吃的都留给他们,悠悠在包里又放满了食物。

悠悠一家和桂金两口子,在京都下了火车。悠悠跨下火车的一瞬间,仰天长叹:京都,我来了。

七七年的京都火车站,比起后世,那是相当的狭小破旧,和后世相同的是,人流拥挤不堪。人们的穿着依旧是黑灰蓝,没有悠悠想象中的繁华景象。

走出站门,就看到两个军人,举着个牌子,上面写着爸爸和韩桂金的名字。

老首长派了两辆吉普车来接站,两个战士帮着把行李装上车,就拉着他们去了部队的招待所。到了地方,吃住都安排好了。

前来的小战士把大家送到房间:“您们先休息一下,晚上首长给您们接风。”

下午刚五点,老首长就来了,后面跟着两个随身人员。一年多没见,老首长身体比原来好多了,精神矍铄,步伐稳健。见了姥爷就打招呼:“老哥,咱们又见面了,您的身体也比原来好了。”

由于老首长在韩屯住了几个月,孩子们和他都熟悉,迪迪上去抱着他的腿:“爷爷,您去那里了,我都想您了,您也不来看迪迪。”

老首长把迪迪包起来,爸爸赶忙过去,把迪迪接过来。“首长,您的腰不能负重,还是得注意点。”

“没事,抱个孩子还行。迪迪啊,你那里想爷爷了。”

第296章 老友见面

迪迪委屈的说:“您走了,没人给我讲打仗的故事了,我和哥哥都爱听您讲故事。姥爷和爸爸都不会讲,舅姥爷会讲,可是他喜欢智茹,不顾得给我们讲。”迪迪小嘴巴拉巴拉的,说个不停。

晚饭是在招待所的小餐厅吃的,饭菜除了大鱼就是大肉,这在现在可是好东西,但对韩屯村的人来说,就是家常便饭了。

不过,那几瓶茅台酒是好东西,悠悠抽着鼻子,使劲的闻了几下,爸爸把酒杯看得紧紧的,恐怕她偷着喝一口。姥爷笑着看着她,给她剩了一滴,让她咂摸了个味。

老首长看着稀罕,姥爷把悠悠的喝酒光荣史说了,惹得大伙哈哈大笑。悠悠羞得啊,满脸的通红,大伙还以为她又喝醉了,笑的更欢了。

悠悠那个郁闷,自己的老脸啊,算是丢大发了,都是茅台惹的祸。

部队的招待所有专门的浴室,吃完饭,大家都去洗了个澡,轻松的睡下了。招待所每个房间四张床,昊昊和悠悠跟着姥姥住,爸妈带着迪迪住。

第二天就是正月十八了,是妈妈和桂金开学的日子。老首长给安排了两辆吉普车,一家一辆。部队的招待所在京都西郊,离城区较远。

现在京都的交通还是不太方便,老首长安排好了,悠悠家在京期间,由司机负责他们的交通和食宿,看来部队还是有特权的。

有部队的车辆开路,妈妈的入校手续很快就办好了。今天入学报道的新生挺多,他们大部分都是自己来的。像妈妈这样全家出动,坐着吉普车来报道的,几乎没有。这时候,大家的生活艰难,来回的路费都是负担。

前来报到的学生,年轻的很少,有的已经鬓角发白了,看上去有四十岁,看来,还真是老三届的学生多。女生也少,竟然还有抱着吃奶的孩子来上学的。拖家带口的,看着令人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