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402)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悠悠现在是越来越孩子气,奔三的京华高材生,欺负起一年级的孩子来,丝毫没有精神负担。

老师带着他们去公社领的奖,每人上台领了十个作业本的奖品。虽然不值钱,可是封面上印着的大红奖字,让多少孩子们眼热。

昊昊还好,悠悠可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没少请假。村里的孩子都不服气,就连志亮都说:“悠悠的成绩不算,她连初中的题都会做。”

确实,妈妈上学去了,爸爸又经常出去给人看病。志远碰到不会的问题,经常急得打转转。悠悠看见了,就指点他一下,当然是启发式的。时间长了,他遇到难不懂的问题,就去找悠悠探讨。

大家已经习惯了悠悠的聪慧,也没人当回事了。这样一来,悠悠请假不请假的都没人过问,得到了极大的自由。

第310章 喜讯

姥姥隔个十天半月的,就会带着悠悠出去一趟,给李爷爷和杨奶奶他们几个送货。去自家的院子摘水果,今年的果树是第三年挂果,产量高多了。

罗新才奇怪的说:“嫂子,你这果树真好,光发粗不长高,摘果子是真方便。”悠悠听了半天无语,自己栽的这些果树,可都是矮化品种,长成参天大树才奇怪。

今年夏天,百货大楼又进了一种百褶裙,涤纶针织料的裙子,15元一条。针织料弹性大,加上百褶,穿上舒适又凉快。比起肥大的裤子来,穿着确实好看。

百褶裙就那么几种颜色,墨绿、紫红、黑色和蓝色,40以下的妇女,倒是都能穿。

悠悠的商城里,这种百褶裙,价格还不到三元。可是百货楼里的价格卖到了15元,竟然还经常断货。谁要是穿上一件,回头率那叫个高。

李保国见了姥姥就让她想法进货,悠悠隔天就给他送了2万件。价格还是10元,把个李保国高兴的,接着又要了5万件。

现在,悠悠根本不用费心。市场上流行什么,就跟着卖什么,反正现在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悠悠从商城里拿东西出来卖,根本影响不着现在的被服厂,只是补充了市场的部分需求,满足了人们的需要。

麦收后,娘俩碰到过王奶奶一次,她回城给孩子买东西。见面就拜托姥姥:“妹子,姐姐我手里还有些老底,三五万的不是问题,你就费心帮着孩子在京都买个院子吧。”

王奶奶帮姥姥收玉器和金条,大体上也就赚了五千多元,卖药赚了近三万元。她能说出五万来,看来王奶奶的手里,还是应该存了些硬通货。常言道破船还有三斤钉,看来确实有道理。

7月20日,妈妈放假回来了,昊昊和迪迪在妈妈后面跟了好几天,才恢复了原状。妈妈看着他们这样,难过的掉了好几次泪。

悠悠觉得自己快三十岁了,不会像小孩子一样了。可是,还是不自觉的就跟在妈妈后面,只不过没有昊昊他们明显。有时自己察觉出来,就好笑的摇摇头,看来自己的心里年龄也变小了。

姥姥对她说:“孩子们还是小,离了妈是真不行,这是怕你再走了。”一句话,把妈妈的眼泪说了出来。

妈妈回来时,带来了一个大包,里面放着的全是珠宝玉器。她瞒着几个孩子,偷偷的交给了姥姥,姥爷逐个的看了,赞不绝口,这些东西,件件是精品。

到了晚上,这些东西就被姥姥交给了悠悠,看着妈妈捎回来的账本,悠悠诚心的感激穿越大神,给自己创造了这么个良机。大大小小快二百件精品,才用了不到一千元钱。

姥姥留给他们的钱,还剩下一万三,看情况足够他们今年用的了。

妈妈还带回来一个好消息,今年京都平反回城的人越来越多。老首长让妈妈带信,他已经把爸爸和姥爷的情况反映到有关部门,让俩人安心的等待。他们的情况和别人不同,毕竟俩人的身份特殊。

姥爷说:“我这么大岁数了,在哪都一样,先办卫华的,他还年轻,得有自己的事业。一辈子窝在这里,确实委屈了他。”

“爸,您老人家说的不对,要不是您和妈妈,我根本就活不到今天,还有啥委屈可言。”爸爸动情的说:“咱们现在过的不是很好嘛,在哪里我都是给人治病,给谁治病都一样。再说了,咱们能平安的熬过来,亏了这里善良的乡亲。”

姥爷接着说:“咱们啊,就安心的等着,即使回不去,咱们的生活也不差。现在,比得上韩屯村的地方,还真不多。”

妈妈和姥姥唠道她的大学生活,学校安排的相当紧张,这批学生也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学习机会,争分夺秒的学习。

教室里、图书馆、食堂里到处都是拿着书本的学生。晚上回到宿舍,十点半熄灯后,走廊里的灯下,还围着一群人自学。